东临黄海,以盐赋名,因盐而兴。盐城,这座历史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独具地域特色、历史底蕴厚重的海盐文化。而
盐城市博物馆,作为盐城重要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不仅承载其千年海盐文明的记忆,更是盐城悠久历史的守护者与讲述者、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核心阵地。在这里,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如同时间的信使,静静地诉说着盐城从远古渔盐之地到现代繁华都市的沧桑巨变。
文化演进的辙痕始终充满了“变”与“新”。自建馆至今六十三载,盐城市博物馆不仅在文物保护与展示上精益求精,更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从展陈设计到场馆活动,从文创衍生到多元融合,盐城市博物馆聚力打造四元创新引擎,驱动文化新航程。
盐城市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盐城地方历史发展的综合性博物馆,1961年成立,1983年上升为市博物馆,2000年迁入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2016年迁入盐城市解放南路267号盐渎明城馆区。2021年于建军西路126号先锋岛西侧建设市博物馆新馆位,
含四个常设展厅和两个临时展厅。
四大常设展厅以时间为轴,
立足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民俗非遗四个维度,
向观众讲述盐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两千一百余年的城市发展史,溯源盐城文脉传承与地域文化,解读城市记忆与民族精神。同时,博物馆还拥有社教中心、非遗展演中心、文创生活馆、咖啡厅等特色配套服务设施,为观众打造有温度、有品味的文化教育实践和文化休闲重要阵地。
盐城市博物馆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数字博物馆”建设,盐博推出了盐城市首个博物馆数字化智慧服务云导览平台,
基于“互联网+智慧博物馆”,以“混合现实”技术创新展览及导览服务,
提供“数字人3D形象”,不仅能够实时呈现游览路线,还有数字人“MR.盐”全程相伴讲解,
让公众在游览博物馆时更加独立与放松,进一步拓宽了文博信息展播的新边界。
博物馆还
定期开展博物馆公开课活动,并在视频号、抖音号等线上平台同步更新直播。
“盐博文物说”“一分钟博学文物”“声动盐博”等线上微课堂,
为公众带来更为便捷的博物馆文化体验,极大地拓宽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让博物馆触手可及。
在展陈布局上,盐城市博物馆注重故事性和连贯性,四大常设展通过精心设计的展线,将盐城的历史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
“天下盐城——盐城历史文化展”
分为“依淮傍海 淮夷生息——盐城的文脉渊源”“煮海之饶 以盐立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城”“赋半天下 人文璀璨——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盐城”“沧桑巨变 历史新篇——近现代盐城”四个单元,从盐城数千年来的海盐文化、移民文化、农垦文化、红色文化等,体现盐城依淮傍海、南北交会的地理环境,煮海为盐、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经济社会形态,表现以盐立城、赋半天下的时代烙印。
“海之韵——盐城生态文明展”
从“沧海桑田”“湿地之都”“森林之域”“百河之城”四个单元,描绘出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原始莽荒的湿地、自由栖息的物种、郁郁葱葱的林木、星罗棋布的湖荡,构筑了独特、多样、真实而又完整的生态系统,生命与自然在此循环往复。走进生态盐城,感受美好时代,这座古老的盐之城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水之秀——盐城非遗民俗展”
从“煮海为盐得安丰”“船过船儿心连心”“千肆百工逞巧技”“红尘古今百戏里”四个单元,活态化展示盐城地区地处江淮之间,沟河纵横,水网密布的特定区域方位和典型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特有的灵气、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民,同时,这一方水土下的人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形成的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风俗和生活习惯。
“盐之翼——当代盐城建设展”
分为“面朝大海 赋能未来”“依海而盛 产业新态”“四海春来 美好生活”三个单元,展现盐城立足新战略定位,在创新中调整产业格局,在加强外部协调中融入长三角,在扩大开放中逐梦深蓝的足迹。为奋进中的盐城喝彩,为美好的时代讴歌。
从千年海盐文明的曙光,到近现代生活的变迁,每一个展区都如同一章章生动的历史故事,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
2023年5月,盐城市博物馆结合“剧本杀”热潮,
创新推出文博剧本探秘游——“盐引疑云I迷雾重重”
,以北宋末年的盐引失踪案为故事背景,让观众穿越到宋朝,亲身体验案件的侦破过程。2023年8月,
“盐引疑云II疾风劲草”
在第一季的基础上,从“新角色”“新场景”“新剧情”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升级。
今年8月,盐博又推出3.0版本的“盐引疑云III遥望长安”,再次掀起了博物馆探秘热潮
,前来参与体验的观众络绎不绝,为盐博的“圈粉力”贡献了不少能量值。
国庆假日将近,该活动也将迎来返场,势必再次引发盐博创新活动体验热潮。
近日,盐城市博物馆备受瞩目的年度盛事,
“礼承华夏·寻美东方——第三届盐博汉服文化月”也已圆满落下帷幕。
自2022年起,每年8月至9月,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博物馆便化身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截至目前,
已连续三年举办“盐博汉服文化月”活动,
以汉服为媒,成功搭建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传统与现代交织,美学与创新并行,展示华服之美、汉礼之端,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领观众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浪漫文化之旅。
盐城市博物馆策划的“博物知盐城·文脉研学游”盐小博Citywalk系列研学游活动,
联动新四军纪念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民俗博物馆、黄海湿地博物馆、淮剧小镇、沙井头遗址等文化场所,
截至目前已开展了“铁军东进”篇、“海盐文明”篇、“湿地探秘”篇、“抚趣非遗”篇、“考古研学”篇,
通过“寻盐脉·探寻历史”“寻盐风·民俗互动”“寻盐味·地方美食”“寻盐韵·非遗体验”“寻盐迹·红色记忆”等形式,探寻盐城的古迹、古物、古人、古事,带领青少年们在“学”与“玩”中,全面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历史文明之醇,领略生态之美,体验非遗之趣,开启“博物知旅”。
该活动于近期入选“全国文化遗产五十强线路”。
盐城市博物馆还与多所中小学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开展研学打卡、送展送教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参观中学习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盐博还开设了各类文化课程和工作坊,如书法、国画、陶艺等,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
盐城市博物馆在文创衍生品开发上,注重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作为盐博展厅最后一站的
“盐梅堂”文创生活馆,结合盐城历史文化、围绕馆藏特色,开发了众多文创好物。
以盐城汉代漆器为灵感的茶具套装、以古代盐商文化为主题的纪念币、以盐城湿地生态为素材的绘本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满足了公众的购物需求,还成为了传播盐城文化的重要载体。
盐博的珍贵
馆藏战国文物
“祝其亭鉨”封泥
,
在“盐梅堂”化身别致印章,与文房四宝相结合,浸染笔墨的
香气,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以盐城“吉祥三宝”——麋鹿、丹顶鹤、勺嘴鹬为核心元素,融合时尚艺术形式进行创意设计制成的盐雕艺术品,
以“盐”为载体,生动呈现独具盐城特色的自然资源与雕塑文化。
今年6月,盐博结合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题,通过别具特色的非遗展示摊位、精彩绝伦的特色表演、匠心独运的文创产品,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活动现场,
大丰瓷刻、东台发绣、射阳草编、盐城老虎鞋等非遗项目产品在博物馆“盐韵市集”上进行展销,
盐博充分利用博物馆平台,向公众展现出了盐城非遗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盐城市博物馆打破传统博物馆的边界,将展览与旅游深度结合,不仅推出了多个以盐城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创意展览,
还巧妙地将展览融入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中,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
游客在参观展览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盐城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以
“博物馆+”的跨界理
念,盐博融合线上与线下,链接虚拟与现实,多元化解读博物馆,
与书店、演艺、剧本杀、影视等多业态合作,
通过跨界融合,打造可看、可听、可互动、可参与、更多元的奇妙文博体验。
如与电视剧《斗罗大陆2》破次元联动,
推出限定联名纪念劵,并在馆区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前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