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幸对部分产品涨价3元,例如生椰拿铁之前卖29元一杯,现在涨到32元。
无独有偶,瑞幸不是第一家,岁末年初之际,一批头部餐企都开始纷纷涨价:
蜜雪冰城在去年12月宣布涨价,有产品涨幅达50%;
肯德基同样在去年12月宣布涨价,部分产品价格上调2%;
西餐中的“平价王者”萨莉亚在去年7月就进行了涨价,总体涨价幅度在1-2元……
当餐饮业近几年一直深陷“价格战”的泥潭,为啥这些餐企选择“逆势”涨价?背后有何隐情,又透露出哪些信号?
瑞幸、肯德基、蜜雪冰城……
一批巨头掀起“涨价潮”
在2024年,许多餐企深陷价格战,争相加入“降价潮”之时,一批头部餐企品牌却开始涨价了。
包括萨莉亚、蜜雪冰城、肯德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进入2025年,瑞幸也加入这个行列,对多款产品悄悄涨价。
1.瑞幸“偷偷”涨价,产品上涨3元
从今年年初开始,“瑞幸咖啡涨价”的话题受到热议,不少消费者发现瑞幸咖啡普遍涨价3元。
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在成都、绍兴、深圳、佛山等地,瑞幸门店多个单品的价格上涨了3元左右。例如生椰拿铁之前卖29元一杯,现在涨到32元。
对于涨价原因,瑞幸相关负责人称不方便回复,而成都一家瑞幸咖啡门店店员告诉记者,部分品类咖啡确实调整了原价。
实际上,从去年以来,全球咖啡豆价格持续上涨,成为咖啡涨价背后的“推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7日,阿拉比卡咖啡豆对应的“美国C型咖啡”期货价格,在过去一年内实现了高达70%的涨幅,原因是受全球供应短缺,以及主要产区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咖啡豆价格“狂飙”,也让业内有了“咖啡豆涨价比黄金还猛”的说法。面对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瑞幸似乎也难抗压力,宣布涨价。
2.萨莉亚、蜜雪冰城、肯德基纷纷涨价
在瑞幸之前,萨莉亚、蜜雪冰城、肯德基几家餐企已经带头涨价。
其中萨莉亚在去年7月开始涨价。之前售价18元一份的牛肝菌鸡肉芝士烤饭,价格小幅上升至20元;原本售价11元一份的金枪鱼沙拉,价格上涨至12元。此外,水果沙拉、鸡胸肉沙拉也出现了1元的价格涨幅。
萨莉亚广州公司相关人员回应称,涨价系“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商涨价了”。
蜜雪冰城则在去年12月底宣布涨价。品牌位于广州、深圳和北京部分区域门店,所有产品的价格提高了1元,涨幅最高达50%,其他区域仍保持原价。
例如蜜雪冰城招牌的冰鲜柠檬水,原本卖4元一杯,涨价后卖5元,涨幅为25%;茉莉奶绿原价6元一杯,涨价后为7元,涨幅为16.7%;芋泥好暖椰从9元提高到10元,上涨约11%。涨幅最高的冰淇淋,从原来的2元涨到3元,涨幅为50%。
针对最新涨价原因,蜜雪冰城总部客服称,“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门店经营,我们针对个别区域产品进行了统一调整,其他区域的价格维持不变。”
肯德基也同样在12月底启动了调价,平均涨幅为2%,调整范围在0.5元至2元不等。这是肯德基近两年来首次产品价格调整。
肯德基方面称,结合运营成本的变化,公司会定期评估并谨慎调整价格结构。尽管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上调,不过优惠套餐如“疯四”特惠、“疯日”活动、“OK餐”以及“儿童餐”等,维持原价不变。
3.呼吁停止价格战,一批头部开始集体“反内卷”
在这波“涨价潮”之前,不少餐企就在去年喊出拒绝“低价内卷”的口号,呼吁停止价格战。包括喜茶、杨国福、西贝等,纷纷举起了“反内卷”大旗。
其中喜茶在去年9月发布了内部信《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品牌和产品》,率先对茶饮行业内卷说“不”。喜茶称当前行业陷入了同质化竞争,持续消耗着用户对茶饮产品和品牌的热情。喜茶决定“拒绝惯性的同质化思维,不做单纯的低价内卷”。
杨国福麻辣烫创始人杨国福对外称,不赞成通过低价策略来赢得市场。目前餐饮企业依然面临食材、房租和人工的“三高”,在“三高”的情况下继续做低价,企业将无法存活。
可见,面对持续的价格战,许多餐饮巨头都已经卷不动了。
巨头逆势涨价,打出反价格内卷“信号枪”?
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2024年,许多餐企都苦不堪言。为了争夺顾客,许多餐企纷纷采取了降价的手段,然后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整个行业也进入了低利润的时代。在这场激烈的价格战之中,大批中小型餐饮门店难抗生存压力,纷纷黯然离场。
如今,一批头部餐企从卷低价转向了涨价,背后有着怎样的信号?
1.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被压缩,卷不动了
头部餐饮品牌开始采取涨价措施,实则也是无奈之举。
一方面,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带来了巨大压力。例如瑞幸近期的涨价,主要是受咖啡豆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去年,咖啡豆期货一度创下近50年新高,价格涨幅高过黄金。作为头部品牌,瑞幸的供应链虽然较为成熟,但面对如此高的成本上涨,也不得不调整价格来维持利润。
包括萨莉亚、肯德基等,此番涨价都是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变化,来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营。相比头部品牌,中小餐企在面对成本上涨时,显得更加无力。
去年,全国多地蔬菜价格上涨部分涨幅超30%,还有猪肉、鸡蛋等刚需品类的价格也在飞涨。面对食材成本的不断攀升,许多餐饮老板却不敢涨价,担心因为涨价而流失顾客,结果只能换来利润的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餐饮消费力下滑,客流减少成为困扰每个餐饮品牌的难题。为了吸引顾客,许多餐企被迫卷入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在整个行业越来越卷的情况下,一大批餐饮品牌难以为继,最终选择关店。
2.无序、恶性的价格战“内卷”,是饮鸩止渴
近几年,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客流下滑,整个餐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餐饮业掀起了激烈的价格战。
各大餐企纷纷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试图压过竞争对手。然而这个举措只能带来短期的效果,最终结果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餐饮行业本身就存在很高的成本压力,从食材采购到门店运营,无一不需要资金的支撑。价格战虽然吸引了一时的客流,但却牺牲了利润。一些餐厅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不仅影响消费者的用餐体验,还会降低自身的口碑。
而长期的价格战,不仅损害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更是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尤其是中小商家,难以承受成本的压力,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被迫关店。
3.头部玩家开始逃离价格战,回归价值竞争
经过价格战的激烈厮杀后,一些头部餐饮品牌开始选择逃离。这不仅是一种战略调整,更是释放出了信号。
这不仅是简单的价格调整,也是代表一种理性回归,将重心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
餐饮企业的根本在于产品。一味的低价内卷,只会牺牲品质,而摆脱价格战,餐企能够在食材、工艺、服务和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提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打造品牌自身的护城河。如今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关注品质、服务和体验,这为品牌转向价值竞争提供了契机。
价格战的尽头是价值战,未来,餐饮业的竞争将不仅仅是以价格为导向,而是围绕产品和服务进行深耕,进入“以质取胜”的竞争阶段。
此次,瑞幸、肯德基、萨莉亚等一批头部品牌的涨价动作,也是代表了未来的趋势,越来越多餐企将进入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竞争阶段。
4.涨价是一种能力,背后是硬实力的比拼
对餐企而言,涨价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企业硬实力的一场综合比拼。
餐饮企业的利润,很容易受到原材料成本波动的影响。头部餐企敢于涨价,往往是因为具备了高效且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能够在采购、运输、储存等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领先。
如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所说:“涨价是一种能力,而南城香不怕打价格战。因为我们的供应链设计,就是考虑长远的成本优势。我们的组织架构,股权架构,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成本优势。这不是一个品牌,一年、两年就能拥有的优势。”
可见,涨价的背后反映的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影响力、客户忠诚度等核心竞争力的比拼,而这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而是企业长时间修炼内功的结果。
在这场持久的价格战漩涡中,一批头部餐企开始选择逃离。
这一转变不仅是应对成本的举措,更是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信号。
涨价背后也是一场企业硬实力的综合较量。头部餐企通过优化品质、服务和体验,摆脱低价竞争的桎梏,构筑品牌护城河。
各位餐饮人,您认为2025年,餐饮业的“价格战”会停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