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拓展省委“三争”行动,立足实际,先行先试、守正创新、奋勇争先,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即日起我们推出“典型经验”专栏,陆续推送系列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今日推送——
厦门市海沧区司法局东孚司法所
:
聚焦三大目标 当好三种角色
充分发挥司法所“桥头堡”作用
近年来,东孚司法所准确把握职责定位,聚焦“三大目标”,当好“三种角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名、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2名,获评全省首批五星司法所,先后得到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和省司法厅等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多元调处解民忧。
率先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探索总结“聚、精、会、神”一线调解工作法,被省厅作为工作机制创新案例推广。2024年化解矛盾纠纷1038起、其中重大疑难纠纷112起。
法律服务惠民生。
完善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服务模式,打造辖区群众“法律服务智囊团”,实现7×24小时响应。开展“法治安商,司法助企”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法治体检”56次、法律咨询692人次。
法治宣传启民智。
举办“议苦思甜”系列法宣座谈会,构建“法商养成系列课程”“小法官夏令营”等普法教育品牌矩阵,组织普法进社区50余场,积极为群众答疑解惑,累计收到锦旗、牌匾、感谢信、表扬信等70余面(篇)。
统筹推进显作为。
建立司法所统筹推进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机制,积极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供法治保障。2024年,参与办理涉街道行政复议案件14起,提供法律意见100余条,准确预警可能产生的群体性事件或矛盾激化风险,提出处置建议38次。
助推治理显成效。
全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乡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指导修改制定村规民约14件。
保障重点显担当。
抽调精干力量进驻辖区各征拆点,主动排查收集征拆纠纷信息,提前预防次生矛盾风险,累计成功调解征拆纠纷500余起、标的额突破36亿元,保障了重点项目征拆顺利推进。
严格管控有法度。
深入开展“两类人员”隐患排查整治,严格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加强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和应急处突,严防脱管失控。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对象信息核查、无缝衔接、走访调查、动态评估、“双列管”等措施,会同公安机关加强重点人员教育管控。2024年,对社区矫正对象依法训诫5人次、警告4人次、撤缓收监执行1人次;社矫对象连续9年实现零重新犯罪。
真心帮扶有温度。
坚持矫行与矫心并进,积极协调落实帮扶帮教举措,2024年帮助社矫对象向民政部门申领低保救助2名、协助社矫对象获得创业扶持低息贷款3名,慰问生活困难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5人次,排查化解涉“两类人员”情感、债务、邻里等纠纷10余起。
引导回归有力度。
联合人社部门对“两类人员”开展就(创)业指导培训10余场次,2024年促成5组“两类人员”结对互助,3名“两类人员”成功创办企业,并成为就业安置基地。
↑开展普法宣传
下一步,东孚司法所将全方位抓基层、打基础、创特色、树品牌,全面提升司法所履职服务能力,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福建、法治福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