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深夜舔屏!这才是我想看的《舌尖3》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2-26 19:24

正文

岛 君 说

从2012年推出第一季开始,“舌尖”系列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纪录片界的超级大IP,这部作品掀起的收看热潮也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入春”的转折点。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同样延续了高话题性、高收视率,2月19日至21日播出的前三集收视率均超过2%,第三集“宴”收视率高达2.23%。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最新一季有哪些变与不变?总导演刘鸿彦表示,第三季依旧延续了透过食物与人物展示中国文化,在“中国味道”里不仅尝到“味”,还要品出“道”。


来 源:视觉志(ID:iiidaily)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瞬间引起轰动,火遍全国,创下近二十年来中国纪录片最高收视纪录。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续写辉煌,再次引得无数网友深夜舔屏。


舌尖系列以美食记录中国,不仅讲述了一个个温情的美食故事,更是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的时代缩影。

自从《舌尖2》结束后,“舌尖”的粉丝们就翘首以待第三季的到来。据悉《舌尖3》踏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拍摄地多达115处,拍摄美食达400多种。


而就在今年春节,一别四年,备受瞩目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终于带着满屏香气 重磅回归

但和前两季的广受好评相比,《舌尖3》从播出后就备受争议。不少人评价其“变了味”,不够诱人。一些网友更是表示,舌尖系列这一季让人失望。


然而看完第六集“酥”,我却想表示:

今天,《舌尖上的中国3》没让我们失望。

“酥”讲的是中国点心。


点心,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最为温情的部分。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构成了别致的中国点心。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精致的糕点都是国外的,而《舌尖3》用我们熟悉的镜头语言,带我们走进了中国的原创点心世界,同样惊艳。


贵妃饼

洁白,圆润,如明月

面果

独具匠心,造型逼真

你能想象这栩栩如生的柿子却是用面粉做的吗?

不仅外形和水果相像,而且看起来是什么样,吃起来就是什么味道。

定胜糕

既可就酒,又可果腹

瓜子酥

中式面点的魅力

荷花酥

一朵荷花的完美绽放

龙井茶酥

在点心中品一抹茶香

而跟随着镜头,我们也一点点了解点心背后的故事。


中国点心大多与历史相连,与民俗相通。每一种点心里,都凝聚着一方人的情怀,寄托着一方人独特的心思,很多时候,吃到嘴里的已经不仅仅是美食。


山东各色花式面点,人们叫做大馒头,面香又有嚼劲,朴实的称呼里却有着最质朴的情感。蒸一锅豪气冲天、壮硕实在的大馒头,瞬间便有了童年的味道,爱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民间有谚语:十五的元宵,端午粽,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糕…不同的节日里有着不同的点心。


对很多地方来说, 重阳糕 是重阳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阳做糕,百事皆高”,软软糯糯的糕团,带着糯米特有的香味,是老人喜欢的点心,也蕴含对老人最诚挚的祝愿。

徽州独有的 嵌字豆糖 ,豆味儿、芝麻味儿和微甜的糖味儿让人唇齿留香,而它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每块糖中,都蕴藏着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糖中有字,字里含意,意间带甜。

同样在古徽州,还流传一种极具特色的点心——渔亭糕,颜色似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形肖徽州雕刻精彩纷呈,有人称其为“能吃的徽州石雕”,渔亭糕上不同的图案也有不同的寓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