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利维坦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写诗的时候叫“二十月”)的订阅号,纯粹个人兴趣——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诗歌、小说、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路在隐身  ·  ​405室的气味 ·  昨天  
王路在隐身  ·  两个游戏运营人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极越员工获“n+1”赔偿 ·  3 天前  
KnowYourself  ·  怎样避免成为一名「老登」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利维坦

抓狂:12黑点的错觉

利维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09-20 08:59

正文

利维坦按:呃,说实话,第一张图就已经看到我晕菜了,主要是视觉干扰,记不住之前到底看到了几个黑点了……


还有,谁能够数清楚第二张图闪烁的点数??



文/Carl Engelking

译/聂硕

校对/石炜

原文/blogs.discovermagazine.com/d-brief/2016/09/12/why-this-12-dot-illusion-gives-us-fits/#.V9gYy5N97R0


图片来源:雅克·尼奥(Jacques Ninio)


日本心理学教授北岡明佳(Akiyoshi Kitaoka)在脸书上发了这个帖子,让很多网民头都大了。


请看上面的图片,试着一次性看到12个黑点。祝你好运。说实话,我们不是在逗你玩,其实是你的眼睛在欺骗你。


本周末,北岡明佳发布了这个图片,此后被分享了一万多次。电子游戏开发商威尔·克斯莱克(Will Kerslake)在推特上分享了这个图片后,它便迅速传播开来。这个图片很快便出现在了Reddit网站上。现在,每个人都在绝望地追着看小黑点儿。


这个图片叫做“尼奥的(Ninio’s)消失错觉”,是以法国科学家雅克·尼奥(Jacques Ninio)的名字命名的。尼奥在巴黎的法国科技研发中心工作,他的专业是视知觉。事实上,灰线的交叉处共有12个黑点,可是大部分人都注意不到。尼奥在《感知》(Perception)杂志中是这样解释的:


“网格中的小白点,有着黑色的轮廓,它们不容易被察觉。我们一次性只能看到其中几个,聚在一起,并且在整个页面上无规律地移动。而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灰线好像是连续的,这样就产生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灰色交叉点。”


基本上这是眼睛跟你开的玩笑。网格错觉,比如“尼奥的(Ninio’s)消失错觉”,是赫尔曼方格错觉的一种形式,其利用的原理是视网膜的侧抑制。当光线刺激我们的感光器,相邻感光器的活动会极大地减少。这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感知物体边缘,但同样也会误导我们的大脑。比如当你盯着网格的时候,就会导致相应的传感器细胞错误的感知了其受到的刺激。


我们的视觉系统并不擅长在视觉中心的边缘去观测物体。人们很容易就能注意到一句话中的一个单词,但对于页面最顶端或者左边和右边的单词就会很模糊。最终,我们的大脑用语境信息补充了周围的空白。


科技媒体网站“边缘”(The Verge)的作家雷切尔·贝克尔(Rachel Becker)是这样解释的:


在白色的背景下,出现这些规律性的灰色线条,大脑便会猜测还有更多同样的线条,于是就忽视了断续出现的黑点。


下面还有其他的案例,遵循的是同样令人费解的原理。在尼奥的这项研究中,你能看到白点或者黑点在交叉处闪烁了吗?


1985年,在卑尔根市,赫尔曼创立了模糊方格错觉理论,图为闪烁效应。(图片来源:《感知》)


最后一个视觉错觉的例子。这是麦克纳尼·莱文(McAnany-Levine)的消失错觉(同样由北岡明佳给出)。你能看到13个白点吗?



是不是已经觉得头痛了?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联系:微信号 thegoatjoe


推荐文章
王路在隐身  ·  ​405室的气味
昨天
王路在隐身  ·  两个游戏运营人
2 天前
界面新闻  ·  极越员工获“n+1”赔偿
3 天前
KnowYourself  ·  怎样避免成为一名「老登」
4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  彭于晏:成为大圣之前
7 年前
我要投旅游  ·  旅游行业观察周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