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国家电投集团曾武,被查 ·  昨天  
半月谈  ·  你的DNA,其实能当“硬盘”用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中学收723元作业打印费”,官方通报调查结果 ·  2 天前  
半月谈  ·  三句话让AI算出了我的一生运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品读 |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要学着允许一切发生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2-15 22:1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关于养老的话题,指出人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境和想法。文章通过不同故事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渴望在熟悉的环境中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养老。同时,文章也强调了接受事物不断变化的重要性,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带来心灵宁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到中年对养老生活的畅想与现实的差异

文章中讨论了朋友间经常提及的养老话题,许多人期望远离喧嚣,在陌生地方享受安静时光。但实际上,很少有老人真正喜欢去偏僻的地方养老,因为年纪越大越需要社交和人际联系。

关键观点2: 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文章通过一位正在喝茶的大爷为例,展示现实中的老年生活多是与朋友一起,热闹非凡,而不是孤独地生活在偏远地方。大多数老人更倾向于与熟悉的人和环境保持联系,以获得社交支持和安全感。

关键观点3: 事情和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文章通过两个故事说明时间和事情的变化导致人的心境变化。人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需要接受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实,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发展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可以让心灵得以宁静。


正文

*本文为《品读》2025年第2期内容

人到中年,养老这个话题已频繁被朋友们提及。畅想退休后的生活,许多人不谋而合:远离喧嚣之所,找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夏天一个人出去避暑,冬天自由自在去海南晒太阳……安静地感受时光流逝。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伺弄一块田地,种种菜、养养花,“采菊东篱下”,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惬意!

一次正讨论得热火朝天,旁边有位正在喝茶的大爷忽然问:“你们确定老了以后要离群索居?”当然确定,这是大家向往已久的事情!可是大爷笑着摇头,说,“你们只是现在生活得太紧张,感觉累了,想要度个假。真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不会再想着往偏远无人的地方跑了。那时候,巴不得天天扎在人堆里呢。”

大家冷静下来细细思索,觉得大爷说得有几分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老人喜欢去偏僻的地方养老的。年纪越大就越需要身边有人,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状况方面。到了一定岁数,离开熟悉的地方、亲人和朋友,而跑到陌生的异地,岂不是孤独终老吗?即便真的想去养老,大部分老人也会成群结队,大家住在一起,购物、遛弯、钓鱼、打麻将、看风景,依旧热热闹闹。没有谁会想要自己周边冷冷清清,就像这位正喝着茶的大爷,还不失时机地对着路过的老伙计招手:“别走别走,咱俩下一盘!”这样热气腾腾的老年生活,才最是治愈人心的良药。

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境以及不同的感受与想法。时间在变,事情也在变,此时的决定不一定适合彼时。如果忽略这一点,就容易陷入某种执念。

我有位朋友在与交往多年的老友决裂后分道扬镳,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释怀。他指责老友重利轻义,多年的情分居然抵不过那点利益;他后悔自己不该与之合伙做生意,否则也不会闹到这般天地。后来他又开始自我怀疑和否定:是不是老友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作朋友,一直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这些想法令他痛苦不堪,迟迟走不出来。

“你知道刻舟求剑为什么行不通吗?”一位长者耐心劝解他,“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结局注定是失败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朋友终于明白,两人当初的情分是真的,如今的破裂也是真的。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接受了这一点,他的心结终于打开了。

我身边还有位特别优秀的同龄人,生活和事业都经营得有声有色。当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笑着说:“有句话叫‘彼一时,此一时’。一帆风顺时,我提醒自己提防可能发生的危险;处于低谷时,我安慰自己好事也许很快就会到来。所以我始终对未来抱有敬畏之心,也充满希望。这大概就是我如今生活得还不错的原因之一吧。”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学着用发展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就可以理解一切,并允许一切发生,从而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宁静。

原标 题《此时与彼时》
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