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地图
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叫有思想。绝不浪费你的时间。轻松又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理论研究 | 县域统筹乡村建设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  9 小时前  
中国交建  ·  TOP20 | 二公局三公司:坚持稳中求进 ... ·  6 小时前  
中工国际  ·  元宵纳福 | 谜语藏智慧,花灯映团圆 ·  8 小时前  
中国交建  ·  王海怀会见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毕湘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地图

新中产家长圈风险对冲:先垄断亲家(科学早恋)

思想地图  · 公众号  ·  · 2021-04-27 19:00

正文

文|十三姐

来源|格十三(GSSW13)


最近看了一个特有喜感的帖子,讲的是关于“科学早恋”。

说在海淀某非常著名的中学里,有个老师吐槽:早恋的俩孩子,家长互相之间很看得顺眼,两家人干脆像亲家一样交往了,还 跟老师说“你不要干涉”,顶多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比如考试名次下降就把他俩的座位安排到教室两端……

其实家长的心态也挺好理解啊!你想啊,现在婚恋市场其实很萧条,走上社会后找对象真的很难。如果两家人能从小就知根知底,这岂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么?

对有前瞻性的父母来说,这件事值得高兴的点挺多的:

第一,孩子居然愿意恋爱。第二,恋爱对象是异性。第三,眼光也不差。第四,在学业压力这么大的地段和时段居然还能恋爱,说明学有余力,精力充沛,至少没有抑郁。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其中有几个前提性关键词很重要:“海淀”,“非常著名的中学”。

我们都知道,中国教育看海淀,海淀牛校连成片。

海淀牛校的俩娃谈恋爱了,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早恋界的鄙视链顶端么——win-win对冲。

我要是这孩子的父母,我也不拦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1. 孩子都比较优秀;2. 家长教育理念差不多;3. 家庭对子女投入成本基本也相似。

这就是眼下最与时俱进的门当户对。


再往深里琢磨,还意味着什么?1. 都是北京人,没有地域差异。2. 都是相似家庭,亲家无较大高低差。3. 家庭条件相当,实力肉眼可分辨,不存在什么猫腻。

一个成熟的亲家,优秀的亲家,高瞻远瞩的亲家,看的不是眼下,看的是未来十年,甚至是下一代。

两个学霸能相爱,至少以后孙子不用我来带。

学神组合多傲娇,未来孙子学习不用我来教。

据老师说:“两家的家长已经互相认可,逢年过节像亲戚一样走动,压岁钱都会多封一份。”
这叫什么,天使投资,A轮。
现在就看好这个媳妇/女婿,时不时地进行一点投资,看似是一种付出,实则收获很多。这都是聪明的亲家啊!
等两个孩子都考上不错的高中,开始B轮投资。
进了大学,C轮投资。
从小自己亲眼看着栽培大的,和孩子长大后冷不丁不知道从哪弄回来的,能一样吗?这波投资,不亏。
有人要质疑了:万一孩子们以后分手了,不就亏了么?

那你这格局就不够了。你想啊,这一波投资, 让孩子从现在开始体验啥叫“门当户对的爱情”,体验“共同携手进步的艰辛”,体验两口子共患难的感觉。以后他俩成了最好,万一不成,分手了,他们下一次找对象也不会眼光下跌,找个不如现在的吧?那就意味着他们会找个教育背景更好、家庭栽培更好、学历和能力都更好的对象。
这么一来,下一次婚恋的风险就降低了。
更关键的一点是,“准亲家”可以预定未来媳妇/女婿的成长目标,或多或少可以参与到自己孩子未来配偶的成长过程中,不动声色地往自己喜欢的方向培养。
比如我就经常劝我的准亲家们:“让你女儿学学跳舞啊!会跳舞的女孩子多可爱啊!”
除此之外,我还会劝她们送女儿学画画,学音乐,学朗诵,学写作......因为我感觉我儿子这个大直男在这些领域将会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必须找个有文艺细胞的女孩对冲一下。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准亲家们好像也有这类心思,比如有一次听说我儿子学了棒球,她们都很愉快,甚至为了让我坚持,不惜要给我儿子付学费。
爱情是纯洁的,尤其是早恋。人家谈恋爱逛街看电影买衣服包包,早恋的亲家可以带娃学习运动买《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其乐融融。
真的,一个深谋远虑的父母,不光投资自己娃,还投资未来亲家的娃,如今想想,这是大智慧啊。
走上社会以后找对象,风险就不可控了。只有当孩子还在上学的时候,圈子相对小和稳定,才能很容易看出各自的家庭是否势均力敌。
婚姻是经济结合体,两个企业的战略重组,每一场婚姻本质上都是投资。
我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婚姻投资学”这门技术。
结婚,对条件相对好的一方来说,是风险投资。对于条件略低的那一方来说,就是风险对冲了。
当两个条件都不咋地的人在一起,那叫联合经营,摊薄成本,混口饭吃。
当两个条件好的人在一起时,那叫资产并购重组,有利于做大做强,当然,也可能在分崩离析时扭盈为亏。
像海淀著名学校的学生早恋这种事情,相当于两个高净值人群捆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