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 岁,自述房事后左下腹痛 10 小时,呈阵发性剧痛,伴头晕、冷汗、腰酸等症状,休息后无明显缓解。
急诊经阴道超声发现子宫次切术后,残留宫颈未见异常。右侧卵巢大小和回声正常。
左侧附件区可见囊性为主团块,大小约 6.7×4.8×4.3 cm(图 1),部分囊内可见分隔及细密光点,隔上可见血流信号(图 2)。盆腹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
图 1 左侧附件区囊性为主团块
图 2 团块分隔上可见血流信号
门诊以「左侧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收治入院。次日,再行经阴道超声,发现左侧附件区囊性为主团块略增大,呈7.5×4.9×6.7 cm,部分囊内可见分隔及细密光点(图 3 和图 4),隔上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图 5),可探及动脉频谱(图 6)。考虑患者左卵巢黄体破裂,左卵巢扭转不除外。
图 3 和图 4 示左侧附件区囊性为主团块体积较之前明显增大,囊内见分隔及细密光点
图 5 CDFI 示团块分隔上的血流信号
图 6 PW 示团块内分隔上的低阻动脉频谱
临床行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大网膜、肠管与宫颈残端致密粘连,左侧卵巢位于乙状结肠与左侧盆壁粘连形成的凹陷内,左侧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积血包裹于肠间隙内。
病例讨论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位于卵巢表面,其张力较大,质脆而缺乏弹性,内血管丰富,易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破裂出血。另外,盆腔炎症、凝血功能异常也会引发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出血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与月经周期明显相关。破裂多发生在右侧卵巢,左侧较少见,可能与乙状结肠保护左卵巢免受外力影响有关。
黄体破裂出血后刺激腹膜而引发腹痛,本病发病十分急骤,患者可因大量失血而导致休克。
黄体囊肿出血分为 3 个阶段:新鲜出血、血凝块形成及血凝块溶解。
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黄体囊肿的周边可见典型的环状或半环状血流。
黄体破裂患者超声图像可归纳四种类型:单纯卵巢囊肿型、卵巢囊肿+附件区包块型、附件区包块型;盆腹腔大量积液型。
本例患者情况较为特殊,子宫切除状态,卵巢与肠管粘连,黄体出血局限在肠间隙内,所以无法准确判断为黄体破裂导致的急腹症。
判断妇科急腹症黄体破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本例中,超声表现为左侧附件区囊实性包块,结合患者腹痛诱因及病史,初步临床诊断为黄体破裂,但因
患者
子宫次全切后,盆腔粘连明显,所以黄体破裂超声声像图特别不典型,增加了诊断难度。
[1]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37.
[2] 张隆英. 急性卵巢黄体破裂保守治疗36例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12:164-164.
[3] 鲁红, 徐佩莲, 宋伊丽. 妇科超声检查[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58.
[4] 张晓红, 魏丽惠. 黄体破裂—一种不可忽视的急腹症[J]. 中国妇产科临床, 2000,1(2):103.
推荐阅读: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