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英伦圈
我们邀您,品味在英国; 我们陪您,生活在英国; 我们随您,探索在英国。 在英伦,用爱围成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英伦圈

【英伦事】留英美女博士的学霸之路,原来你们文科生都这么拼…

英伦圈  · 公众号  · 英国  · 2017-07-19 05: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英国有着数量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在这其中,选择来英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又占据了绝大多数。 一年之后,大多数人选择回国,在英短短一年的读研岁月于是就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变得模糊。

尽管如此,留学这件事,在每一个体验过的人眼里还是会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


在七月这个老留学生回国、新留学生躁动的留学生迷茫期里,我们就和一位一直在“研究”留学生的留学生聊了聊来自她的体验。


张思齐


2017英国留学生十大人物 第三名


现为爱丁堡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生; 英国社会学协会和英国中国研究协会会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研究课题为中国新一代学生移民在英国的经历与感受。


凭着自己对学术的一腔热情和踏实努力,张思齐已经在《国外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她曾在包括2017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英国社会学会年度学术研讨会)、2016 Annual Conference of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PG Networking(英国中国研究学会学术年会)在内的不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进行大会发言。


她还即将在由挪威举办的‘Gender and Generation in times of Chan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17英国中国研究学会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中进行大会发言。


是 “才女” 也是“拼命三娘”


张思齐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也是个名副其实的“才女”。她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饱读诗词歌赋、练习硬笔书法,尤其在文科学科上早早地就展现了极大的兴趣和过人的实力。不仅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还在各种文学、英语比赛中崭露头角。这一方面为张思齐后续各个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她认真专注、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张思齐在校园中的毕业照


张思齐说,她从小就有长大要当大学老师的想法。在她眼中,老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大学期间在新东方担任主讲教师等经历更是让她切身地感受到了作为老师,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油然而生的欣慰与成就感。大学本科毕业后,张思齐决定继续深造,2012年她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经济社会学专业。


这是张思齐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武汉独自生活。初次来到遥远的英国,语言、饮食、风土人情都和国内有很大不同,不过最大的不适应恐怕还是来自英国的教育模式。很多复杂的专业术语需要学习,几十页一篇的reading一堆一堆地砸来,需要上交的report和notes一个接一个,张思齐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在学习和玩乐之间做出取舍。


生活中的张思齐

张思齐身上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大概要属她超强的自制力。为了好好学习,她真的可以做到不为外界分心。硕士那年的圣诞假期,为了努力写出一篇好论文来,她下定决心推掉了所有好友的邀约,闭关看文献搞论文。复活节假期也是如此,本来第二学期连轴转的上课、赶论文、做项目就已经几乎没有停歇,她在假期里还写出1万5千字的论文,写完后立即投身复习考试,考试结束继续准备写硕士毕业论文。她好几次在LSE Old Building自习到凌晨12点多被以为早没有学生了的楼管锁在楼里。在学习上,她就是个拼命三娘。


当然,这一切背后的辛苦在收到来自老师赞扬的评价后都是值得的,这种自己努力拼搏来的成就感也是支持张思齐前进的最大动力。


张思齐在2016全英春晚中担任礼仪

坚定踏上PhD之路:

要做最懂留学生的留学生


硕士学习期间,张思齐不仅学习自己的专业社会学,还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相近学科——人类学作为辅修课,她几乎每周五去主动找老师探讨自己的学习心得、论文构思,了解老师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理解。满怀着对学术的一腔热爱,张思齐在研究生阶段就毅然地明确了自己要继续读博深造。


申请博士的过程中,她自己做了很多功课,提前了解每个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再进行自己的选择,写邮件给心仪的老师沟通意向。最终,她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哈利·波特》诞生地的爱丁堡市,也是英国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之一——爱丁堡大学追逐自己在社科领域继续前行的梦想。

张思齐在“英国社会学会2016学术年会”中进行大会发言


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学术,张思齐都是一个十分细心并且勤于思考的人,她倾向于将生活和学术紧密相连。社会学的研究听起来大都高深莫测,但其实全都根植于社会生活。


正是自己的留学生活体验加上与同学朋友的聊天见闻激起了张思齐想要对在英中国留学生身份进行近一步探索的欲望。她的课题基本都是和留学生打交道,对他们进行采访调研。谈到这个过程,张思齐不但没有被学术上的困难所吓倒,反而享受其中。她说:“有时候我采访完被采访者后也会被他们问各种问题,这时候我会发现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种采访和受访的角色切换十分有趣,它总是能打破一些研究过程中惯有的思维限制,让我能更好地去思考自己在研究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样的。”

张思齐出席2016英国皇家赛马会


谈到读研和读博的最大不同,在张思齐看来,毫无疑问读博更看重一个人独立自主的学术能力,既要有对所做研究的热爱,能不断钻研和提出想法,也要懂得随时面对一种一个人在沙漠里前行的孤独感和未知感。硕士阶段按部就班的选课上课,每门课都会有一个接一个的学习任务和deadline约束着你,而博士学习,尤其是文科博士的学习则更需要高度独立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制定学习任务,并几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地执行。在这几年的学习中,她通常会给自己提前制定详细的计划,比如:年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每天结束后看到把自己做完的事情一个一个划掉,心里会有一种满满地充实感。


社会活动大放异彩,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张思齐作为形象大使在2016春节大型庆祝仪式中展示传统服饰


张思齐有着对学术的一丝不苟,却不是个书呆子。她平时非常喜欢探索生活的乐趣,总爱背上相机去记录自己留学生涯的美好瞬间。活泼开朗的她喜欢主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接触了解不同的人,挑战新鲜事物,在生活中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多才多艺的她自大学以来就是校广播台的节目主持人,来到英国后,拥有丰富主持经验的她是2016年“苏格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曾是“校园十佳歌手”的她还在“2016爱丁堡新春元宵园游会”上作为演出嘉宾进行歌曲表演。 2016年她担任爱丁堡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学术就业部部长,组织各种学生活动,这让她的生活也变得繁忙而充实。在她看来,学习不仅仅停留于书本,也需要继续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


张思齐主持2016年苏格兰春节联欢晚会

在国外待的时间越长,她越发觉得自己更加热爱中华文化。她认为,正是因为接触到了多元文化,才更能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与众不同,所以她也希望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余时间中,她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以宣扬中华文化,比如担当礼仪、形象大使展示旗袍汉服等等服饰。


她曾作为形象大使在“2016纽卡斯尔春节大型庆祝仪式”中展示中华传统服饰;也曾是全英学生学者联谊会礼仪队成员,出任 “2013全英春晚”“2016全英春晚”“全英多校联合春节联欢晚会”等多个大型晚会的礼仪小姐;还承担过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举办的“2016伦敦新春音乐演奏会”的翻译工作与接待工作。


张思齐在2016爱丁堡新春元宵园游会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最后,张思齐还与我们分享了她对于是否该读博这件事的看法:“兴趣很重要,要搞清楚自己对于做学术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兴趣,博士需要足够的毅力。如果你已经有读博的想法,那就坚持自己的想法吧!不要因为一些社会期待而给自己留遗憾,博士生活会是人生中非常精彩的一个部分!”


(英伦圈原创,转载请注明。采访&文字:Sue,图片均由张思齐本人提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