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5
月
22
号上午,第
14
期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政治哲学工作坊”在法商北楼马克思主义学院
217
会议室举行。海南大学马院讲师秦子忠以“
为应得一辩——从罗尔斯的‘反应得论证’谈起
”为题做了学术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朱佳峰主持本次报告会,华东师范大学马院晨辉学者徐峰、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汪志坚担任报告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陈乔见,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马华灵、惠春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陆凯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李阿慧博士,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马院博士生黄霞等同学参与了报告的讨论。
应得有源远流长的传统,但在启蒙运动的平等主义叙事中遭受挑战,并在罗尔斯《正义论》中面临被驱逐出政治哲学领域的威胁。由此,为应得一辩的理想切入点是考察罗尔斯的“反应得论证”。主讲人从三个方面展开辩护。一是理清罗尔斯的反应得论证到底反对什么:主讲人首先以比较性术语给出应得的一般性内涵,其次依据是否将先天性禀赋的差异看作等价而具体化出两种应得理念,最后表明罗尔斯的反应得论证只反对其中的一种应得理念。二是论证竞争性应得如何可能:主讲人首先考察柴特奇克(Alan Zaitchik)、谢尔(George Sher)为应得辩护的工作,并表明两人只取得局部性成功,即柴特奇克只是证明非竞争环境中的自动应得的合理性,谢尔则只是证明竞争环境中相同能力者基于努力差异的竞争性应得的合理性;其次借助不同能力集的区分,由此整合并推进柴特奇克、谢尔两人的工作;最后论证“当高级能力者追逐于其偏好的领域时仍有充足的领域留给其他次级能力者”这个条件能被满足,因而不同能力者间的竞争性应得也是合理的。但这个辩护也只是防卫性的,因为它尚且默认中心-边缘的理念为其前提,因而它并没有真正化解罗尔斯的反应得论证的批判力量。由此进入到正面性辩护。三是展示多元主义应得的吸引力:主讲人首先区分两种社会结构,并表明关于先在性禀赋的价值优劣的判断会敏于中心-边缘式社会,而钝于框架-多元式社会;其次通过考察妇女从属地位现象来说明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不是女性体质,而是她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结构本身有利于男性体质;最后论述框架-多元式社会如何满足多元主义应得的几种情形。这个论述是技术性的,其关键点是阐述框架-多元式社会结构更能满足多元主义应得依赖的这个前提条件——将先在性禀赋的差异看作是等价的,因而更能落实平等待人的理想。
报告结束后,汪志坚博士、徐峰博士就报告涉及的关键概念与论证进路进行了点评,并就天赋概念、利益概念、应得概念、框架-多元式社会概念,不同天赋的价值评价,以及个性与成功的关系等话题提出质疑与建议。朱佳峰博士就论文的写作方法、概念使用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提出了有益的批评与建议。陈乔见、马华灵、惠春寿等博士也就报告中涉及的其它概念与论证细节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互动。其他人员也就各自感兴趣的理论问题与主讲人展开交流。
1、
批评至上,杜绝吹捧
:
我们要求评论人直击论文纰漏与不足,谨慎夸赞。
2、反复质疑,反复回应:
我们允许主讲人、评论人和提问者之间互相诘问,互相辩驳。只有时间限制,没有回合限制。(但我们保证两小时以上时间)
3、帮你改论文,还给你发钱:
我们的目的是为主讲人的论文提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但是同时我们还给主讲人支付薄酬。
政治哲学工作坊征稿启事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工作坊的目的是为全国各高校的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法哲学、伦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共同的学术交流平台。
欢迎全国各地的学术同仁(尤其是青年学者、硕博士研究生)向本工作坊提交学术论文,要求如下:
1.
论点明确:请务必在摘要和导论中明确交代论点是什么,如何展开论证
2.
说理清晰:请务必以清晰明确的语言展开讨论,拒绝故弄玄虚
3.
论文的字数以3万字为限
我们承诺为每篇入选论文邀请专业的评论人!
我们将支付薄酬给所有主讲人和评论人!
政治哲学工作坊团队成员:
马华灵、朱佳峰、惠春寿、徐峰
政治哲学工作坊统一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政治哲学工作坊微信公众号:ecnuworkshop
政治哲学工作坊豆瓣小组:https://www.douban.com/group/60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