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砍柴网(ikanchai) / 作者:周丽
微信推出6年多来,得到过无数的光环,受到过无数的赞誉,张小龙个人也得以封神。但是即使是张小龙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微信正变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迟缓了。
微信的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附近的人、游戏、钱包、表情等功能都成为各类社交网站模仿的经典。自年初,张小龙祭出的小程序似乎在把微信带入了一个奇怪的方向。如今,张小龙再次推出微信指数,又引来一片哗然。微信似乎已不再只是个社交工具了。
也许是因为腾讯广告收入的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微信商业化的“收网”,让人觉得微信广告业务还是一块尚未完全开采的金矿。
对腾讯来说,广告收入是承载其未来能否继续保持营收和利润高速增长的关键,而品牌广告则是重中之重,但如今腾讯的品牌广告仍然没有获得广告主的青睐。而在不少人看来,微信指数的上线对品牌营销意义重大。
对于公关营销和广告监测来说,任何传播其实都会考量社交媒体带来的影响,缺少了微信的数据肯定也是不完整的。作为依托微信8.89亿月活以及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而诞生的数据分析工具,微信指数可以对关键词搜索和图文朋友圈的趋势进行展示,方便看到某个词语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趋势和最新指数动态,微信指数也可以深度挖掘舆情信息、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数据特征,从而形成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
但更重要的是恐怕还是微信指数能够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点及变化情况,从而对品牌企业的精准营销和投放形成决策依据,最终能对品牌投放效果形成有效监测、跟踪和反馈。
单就目前来看,如今的微信指数仍然只是一个半成品,相比更加实用的百度指数,微信指数不仅没有提供相应的搜索图片,甚至连百度指数的地域分布情况和具体的时间节点也没有。更不用说不同关键词的对比趋势,单凭一个单薄的数字,对于真正对数据有需求的人来说,用处还是不大。
微信虽然在局部进行了一些开放,但是本质上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些用户因为社交关系链的影响,在使用微信时的状态、场景都是类似的,就有可能造成微信指数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有失偏颇之处。
而且用户在使用微信时,绝大部分的行为还是浏览,换句话说,用户根本没有在微信里培养起搜索的习惯。由此,基于用户的浏览、搜索行为数据而得出的指数,含金量能高到哪去?
如今腾讯想把微信指数作为微信商业化的助力器,在微信生态尚未建立完整,应用场景不够全面化的情况下,可以预见,随着微信指数的推出,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等等地方,将出现更多带有传播目的内容,为了就是为了冲微信指数。甚至不用多久,淘宝上就会出现刷微信指数的服务。无论是哪一种连锁反应,对微信来说一种负担。
当微信指数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场水军的盛宴,微信或许真的就只能“微”信了。
微信的诞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时候信任还是在的,当微信真正变成一个商业化的赚钱工具时,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远了。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表达你的态度
回复 “ikanchai”
加入"砍柴君和他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