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资本拥簇的工业富联在去年登上股A资本市场。时隔一年解禁期将近,面对资本逐利的天性、公司业绩增速下滑及精神领袖从政的影响,资本是继续对其寄予厚望还是割肉另寻金主?
“独角兽”光环加身的工业富联迎来上市一周年。而第一批打着战略配售进入工业富联的机构将迎来解禁。
6月4日,工业富联发布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一年期限售股达4.91亿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2.47%,将于2019年6月10日起上市流通。根据当前的股价,合计市值约64亿,占当前流通市值的43.9%。
去年5月23日,工业富联以每股13.77元的价格发行19.7亿股股票,募集总额约为271.2亿元。从当年6月8日开始上交所开始交易,工业富联股价如过山车般变化从最高的26.36元/股跌至最低的11.11元/股。在经历一波5G利好行情后也跌至当前的股价13.10元/股,如若套现亦是可能低于当初的配售价等同于“割肉”。
在这一年中,市场风云变幻莫测,工业富联从经历互联网转型到破发再到精神领袖郭台铭从政,无一不牵动投资者的脉搏。
而解禁的股票,是曾经参与配售,锁定期为一年的机构。这些机构上到“国家队”中央汇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下到中国人寿、新华资管等知名战投。而其中20家参与“战略配售”的机构中,14家获配的锁定期为一年(50%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50%股份锁定期为18个月)。
具体来看,此次申请解除限售股份的战投中,上海国投协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申请解除上市为3627.45万股,新华资管、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
中国人寿
申请解除均为1704.7万股,上述四家合计8741.55万股,占此次解禁股的17.80%。
新股被套,退出便要割肉,“何去何从”的难题,放在了如今被套的机构投资者面前。
2018年5月22日,工业富联IPO以每股13.77元的价格发行19.7亿股股票,募集总额约为271.2亿元,发行后占总股本的10%。从A股历史来看,此次工业富联募资额排名第12,是近3年来最大规模的IPO,其采用战略配售、网下发行和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战略配售占发行总股本的30%,剩余部分的股份按照网下发行70%和网上发行30%的比例来分配。
2018年5月27日,公司披露IPO战略配售结果,工业富联此次战略配售获得众多知名机构的追捧,最终,包括中央汇金、
中国人寿
、BAT、
东方明珠
等在内的20家机构投资者获得配售,总计获
配股
数为5.908亿股,以13.77元/股的发行价计算,战略配售涉及资金约81.35亿元。
其中,中央汇金、中国铁路投资、中国人寿等的锁定期是50%锁定12个月,其余50%锁定18个月、东方明珠、同方金控,以及阿里、腾讯、
百度
各获配2178.6万股,锁定期为36个月、义乌和谐锦弘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获配2178.6万股,锁定期为48个月。
当时,在经过机构狂热的追捧的同时,多家券商分析师看多工业富联。有分析认为“工业富联未来定位为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该行业的市盈率在40倍左右,远高于工业富联目前17倍的市盈率,这意味着未来公司股价有较大的上涨潜力”。
然而现在看来这只独角兽以13.08元/股的的股价及15.16倍的市盈率甚是不尽如人意。
上市之后的工业富联在经历股价腰斩再到破发,面对股价大幅波动,不仅仅是大行情的颓势,更是上市公司不尽人意的业绩表现。
工业富联将自己定位为“工业互联网”企业,对标知名企业西门子及通用电气。然而在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旗下业务并非是人们熟悉的苹果手机组装,后者为台股鸿海精密所掌握,工业富联的主要收入来源则为网络通信设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