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安晚报
《西安晚报》创刊于1953年,是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面向广大西安市民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报纸。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西安这座城市的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狼族摄影  ·  春天拍花的第一站,川西的梨花最惊艳 ·  昨天  
狼族摄影  ·  春天拍花的第一站,川西的梨花最惊艳 ·  昨天  
胶卷迷俱乐部  ·  胶卷单反的手动对焦与景深控制(新手篇)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富士XF 16-55mm F2.8 R ... ·  3 天前  
色影无忌  ·  传闻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安晚报

易俗社《软玉屏》:一部改变了虐奴时弊的“讲究戏”

西安晚报  · 公众号  ·  · 2024-12-29 10:26

正文





有着“当代关汉卿”“东方的莎士比亚”美誉的易俗社著名编剧范紫东先生,一生创作剧本近70部,除脍炙人口的《三滴血》外,还有至今仍经常上演、深受观众喜爱的《软玉屏》等。这出戏对于易俗社办社宗旨,有着怎样的反映?对当时社会风尚起到了怎样重要的影响?在12月29日播出的西安晚报《易俗社名家谈经典》最新一期节目中,易俗社秦腔名家王黎,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软玉屏》是一部秦腔连本戏,讲述了一个百转千回、剧情复杂离奇,结局大快人心的故事。王黎表示,范紫东在20世纪初期创作该剧,是受当时一桩“虐婢案”的影响,范紫东以笔为武器,创作出秦腔名剧《软玉屏》,该剧由易俗社演出后,轰动剧坛。



话至此,王黎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予以佐证《软玉屏》在首演后,对于民众思想启蒙的巨大作用。这个故事,也再度印证了易俗社 “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办社宗旨。


除了针砭时弊,《软玉屏》能够作为易俗社的“看家戏”传承百余年,还源于其在戏剧创作与表现手法上,十分精妙。



在包括王黎在内的许多戏曲人、戏迷眼中,该剧气势开阔,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故事跌宕,悬念叠起,故事剧情有着复杂化、理性化等特点。此外,这部秦腔的唱词与道白也颇具文学性——多采取形象化的比喻,用精美的语言表达意思。总之,整部戏非常讲究。


在王黎看来,《软玉屏》和其他剧目最大的不同,是场场有矛盾设计,每场都在推进剧情,直到全剧的最后一场戏,矛盾还在突起,再加上戏剧性和喜剧性都很强,让人一看就放不下。


王黎在当年排演《软玉屏》时扮演女主白妙香,有大量的女扮男装戏份,“所以我演这个戏时,觉得很有意思的。”她说。


本次视频系列栏目将在 西安晚报微信视频号、西安晚报抖音号、西安晚报快手号 等平台同步播出,期待您扫码(下方)观看。


西安晚报抖音号


西安晚报快手号


西安晚报微信号



文:记者 孙欢

摄影:记者 尚洪涛

摄像、制作:姚玉甲

策划:刘秉军

监制:朱玲

编辑:谢馨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突发!至少23人死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