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雪球
雪球唯一官方账号,炒股,看雪球就够了,关注雪球,做更聪明的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网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昨天  
e公司官微  ·  机器人概念股批量涨停,相关上市公司回应 ·  2 天前  
e公司官微  ·  尾盘猛拉!A股突变,批量20cm涨停,科技股 ...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第一!《哪吒2》再创纪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雪球

招商银行股东大会见闻,干货满满!

雪球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27 19:52

正文

炒股,看雪球就够了


每晚雪球君给您离真相更近的剖析


最近招商银行屡创新高,银行股投资大拿 @知常容 昨日去参加了招行的股东大会,并写下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想。雪球菌看到田行长的发言感触很深,把精彩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田惠宇: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冲击第一阵营。这几年我们从战略上明确了没有这个指标,特别是在规模上,包括我们资产、网点和人员的规模。我们只想到要提升公司价值和股东的回报,让我们的员工在这个舞台上干得爽,别的没想。




2017年5月26日,招商银行2016年股东大会在老地方召开。本次会议参加人数较多,估计有两百名左右股东参加会议。气氛很热烈,李建红董事长,田惠宇行长,李浩副行长,王良董秘等出席了会议。 出席完会议,最大的感受是: 坚持正确也是很困难的,但坚持正确是有价值的。招行有好的大股东,好的行长,好的员工,现在终于可以让大家看到金葵花的盛放,公司成功摆脱系统性冲击影响,走上发展快车道。 王者归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最近招行的股票涨了不少,关注的人也多了,更多人开始关心招行的未来发展,关心公司的内在价值有没有增长的潜力,关心公司的价格会不会继续上升。今天的股东大会,股东们提了很多问题,关于风险管理的,关于金融科技的投入,关于公司究竟值多少钱,关于优先股,分红,关于中间业务等等,董事长,行长,管理层进行了详细,诚恳的回答,具体内容参看以下纪录。简评: 一如既往的诚恳,一如既往的专业,一如既往的干货满满。


知常容本人2005年开始就出席招商银行的股东大会,一直跟踪招行。招行一直是中国所有银行中是最真实的银行,比如最近的不良贷款风潮中,管理最优秀的招行,口碑最好的银行,风险意识最强的银行,却成了股份制银行中不良率最高的银行,不良资产最多的银行。我确信这是真实度最高的银行。这份真实,难能可贵。


回到公司的价值,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创造的自由现金流,招行从目前来看,基本可以肯定不良资产的增加趋势已经转向,一季度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双双下降。一季度新增不良62亿,大致为去年一个月的新增不良额,形势喜人,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坏账计提成本,去年是660亿。超过净利润的620亿,资产质量好转对利润增长是最好的催化剂。不过 管理层回答问题时也指出,经济还没有完全肯定复苏,拨备谨慎一点好,反正情况彻底明朗后,拨备也是属于股东的利润。


预测2017公司的收入方面,贷款总额增长可能并不高,公司贷款向战略客户倾斜。客户结构更稳健,市场对公贷款的需求在复苏。净利息收入应该是稳中有增。中间收入方面,监管收紧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加上本身中间收入和资本市场的走势关系紧密,以招行的雄厚客户基础,非利息收入预计也是稳中有增。投行业务有较快增长,但基数太小,占比不多。应收款项投资方面,大力收缩同业理财。影响有限。综合来看,全年收入会稳中有增。


综合收入端,成本端,特别是成本中占比最大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变化。招行这两年有望逐步加快利润增长步伐,重回黄金时代。


从最近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招行在客户端的优势在不断扩大,私人银行管理资产全国第一。手机银行,摩羯智投,金融科技不断扩大领先优势。招行也致力于提高客户的体验,致力提高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的银行,在新科技投入最多的银行,员工素质最优秀的银行。值得寄以厚望。


至于和其他行的比较,每个人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价值观,求仁得仁。民生赚过“多的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利润,现在补补课,还还债也是应该的。兴业果断配置,准确预测经济,利率走势,金融创新,产品创新,也要承受短线投机的风险。平安银行利润导向,把员工潜力发挥到极致,可惜学的是民生,现在用三年的时间发现自己走错路,回头还来得及,可惜又是大力发展高利率高风险的个人消费贷款,叫人捉急。


最后,知常容认为,招行目前还只是回归的第一步,潜力巨大。价格还远远不能体现公司的内在价值。但作为银行本身,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中国经济形势稳中有好转迹象,还是要密切关注。特别是出口,也要受到欧美经济复苏的速度的影响,整体经济增长还是有不确定性。 当然中国正式壮年期,发展方向还是向上的。价值投资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考虑各种未来的可能,所以有些人全仓招行,风险还是太大了。可以适当自我提高警惕。


以下是股东会问答环节记录,未经公司审阅,可能会有差错。



问:我十多年前开始持有招行,从哈尔滨过来的,招行的APP和金融科技投入不少,记得管理层曾经承诺加大Fintech投入,未来是否还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管理层对科技在金融行业中产生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田行长:首先感谢你不远千里来深圳参加股东会,管理层深受感动。招商银行在科技(金融相关)领域内,我相信是走在行业前列的。没有科技的力量推动也没有招行的今天,特别是对于我们的一体两翼(战略)。 在科技大潮下我们也毫无疑问会加大这块投入。去年股东会也宣布了我们的政策—— 每年会拿出我们税前利润的1%(2016年约合7.9亿人民币),来作为我们的Fintech资金。 这一块钱我们怎么用已经有数。 我们说招商银行的二次转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上半场是“一体两翼”、调结构、轻型银行,下半场重点就在科技方面,科技会是下半场招商银行转型的核心动力。谢谢你。


问:董事长和行长的话铿锵有力,让我们很有信心。


李建红:你的话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鞭策。作为我们招商局,今年已经成立145周年,我是招商集团的第24代“掌门人”。我们有一条深刻的体会,做企业一定要立足于“百年大计”。百年大计,其实就是诚信经营、稳健发展。我们不会计较,一时、一地、一个项目、一件事情上的暴利。我们更注重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做企业145年,做银行30年,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要对股东负责,尤其对历史负责。每次的行长会议我有参加和讲话,讲了3次,都是“王者归来、做行业的领先者,做行业的先行者”。暴利时代我们不会追求暴利,但是三期四期叠加的时期来临时候,我们也能很从容。水落石出,方兴未艾。这一点,股东也好、董事会也好、管理层也好,是高度一致的。所以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谢谢!


问:去年董事长说招行未来一段时期会保持30%的分红率,并且努力提高。今年股东们收到30%的分红率,但没有收到努力的部分,请问2017年度的分红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 想请教招商银行至少值多少钱?


李建红:我们曾经说过两点,在这方面保持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合理的回报水平,今年还是这样。招行是注重长远的,一时一时当然我们也很在意。一季度的指标出来一看都不错,实际上实业,因为招商除了银行还有很多实业,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既有金融也有实业,我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对产业的判断,一季度的形势比较好一点,但是没有大幅回升。二季度的指标相对有点回落,前年我们对经济形势有一个预测,17年会好于16年,但是没有根本性地走出L形底部的时间。有人说招商一直很稳健,去年有时候太稳健了,但是我宁可相信底部的时候会长一点,我们的准备得应对得充分一点,万一有变化,我就会很从容。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分配上,好的时候也不会马上说翻一番,差的时候我们也能保持30%的回报,所以我们是希望长期回报,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田行长:第二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 招商银行值多少钱,我说值很多钱你信吗,我肯定会说值很多钱,因为我对它是有感情的。你问一个公司的管理层,一定会讲自己的公司好。 但是估值的是这个市场,价值发现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所以最终招商银行价值多少,是由市场给的,由投资者们决定的。 第二点,我想起四月份路演时也和投资者讨论过这个问题。过去对银行的估值基本上是同质化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大家是拼速度拼规模,这个时候估值比较好估值。基本上一家银行的几倍,PB多少,银行间差异不会很大。但是经历过几轮周期的洗礼之后,银行间的差异化,会逐步体现出来,越来越清楚。


问:对田行长的回答不是很满意,我的问题是管理层如何看待估值上我们领先同业这个情况,有什么隐忧?如果还认为我们价格低估,为何不增持?


李建红:招行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增持?首先招商银行现在的价值和价格比较,我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认为我们的价格还应该更高,这是实事求是。关键是我们可持续,我们稳健,我也想增持,但是监管没有让我增持。你应该关心招行股权变化的时候,16年国务院把长航划归给招商,这样我们突破了30%线,我们第一时间按监管部门要求披露公告,但是后来各种因素,具体因素我不能告诉你,各种原因导致大股东没有进展。在依法合规下,我们肯定要在监管部门的管理下,配合我们的股权关系,所以这样的话,以增持到极限的话,我们增持,当然也不排除哪一天监管部门,主管机关同意突破,那我们可能也会大踏步的进入,其实我内心是希望增持的,但要符合监管要求,希望你能理解。


问:数据表明国外如美国理财市场规模占GDP的比例100%—150%,我国占50%—65%,怎么看这个数据和市场?另外,中间业务收入提出营改增影响,基本持平,中间业务增长现象是短期因素还是长期常态?


答: 理财业务是我们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业务,之所以说它重要,是由招行一体两翼结构决定,零售为主。我国居民理财业务需求还是网上走,我们在资本管理,资金来源分为三部分:个人,公司,机构,其中个人资金达60%—70%,占绝大部分。 中间业务收入今年一季度相当于去年来说是负增长,有营改增的因素,也有15年甩尾的因素,两个因素叠加之后负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中收不会太高,主要是因为监管政策,去杠杆的形势下,政策从严后,从国内资管票据,还是托管,代销,过去主要的中收增长点,都受影响,所以对于,中收的增长预期在未来会进入相当平稳增长的阶段。


问:我是做并购的,想问一下,2017年在招商银行在国际并购中资金安排政策方面,尤其是人民币目前走出去受限制,外汇管制,这一块有没有什么机会,政策,羁绊,招行有没有一些什么措施?


答:其实外管对资金走出去,去年压力比较大,今年一季度其实好一些,目前我们处理的几单业务,基本上正常合理的,有确实需求的资金走出去,国家政策还是鼓励的,你说的这个情况,政策性特别强,它可能在一个季度之内就会调整,微调,那么即便如此,不管是去年还是今年一季度,我们重要客户境外并购,我们基本上能满足,除了和监管机构沟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境外的机构,招行这几年加大了走出去,国际化的步伐,实际上我们在境外的功能是完整的,所以对核心客户的需求,我们基本能满足,谢谢。


问:(知常容):我是深圳市知常容投资研究公司的,我参加股东会有十年了,可能是这里最老资格的了,第一个问题是我想问一下,关于招行的风险偏好,招行三十年来,在风险管理上都费了比别人更多的心思,但是呢,包括2000年的危机和14年的不良,招行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就是我们总结了什么教训和经验?以后我们的风险偏好怎么样?比如个人消费贷款,在国外来看到了一定的程度,还是风险比较大。第二个问题,关于员工激励停了,员工激励有没有什么新的方案,更多员工参与激励的?


李建红    答:员工激励是压力比较大的一件事,主观上,招商也好,蛇口也好,我们愿意在改革上探索,制度上创新,但是在这个方面,权力也有限,股东大会批准了,还要主管部门批啊,我们也是不断地提议,但目前为止,没有什么进展,所以你问这个问题,我都不好意思,这不是我们的问题,当然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条路不行,我们走其他路,想想其他办法。关于你讲的风险偏好呢,我在股东大会上讲过两次,我们有对风险偏好的一个理念,就是强烈的风险意识。 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风险管控比一时的赚钱更重要,所以这个我们董事会和经理层,包括考核,我们是两个优于,风险加权资产要优于各大银行平均水平,股东回报要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 这两个指标集中在一个班子,一个银行要长期的一个制度安排,考核体系还是很难的。我们很高兴看到惠宇行长,经营班子这几年在执行董事会政策,发展,很好的落实,圆满的实现了两个优于。那么这几年金融企业,实际上你看这个不管是不良上,还是风险管控上,我们也是这个观点,银行大一点,小一点,好的差的,在允许的范围内就行,但是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绝对不能发生,所以招商银行非常稳健,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强,风险管控比意识赚钱更重要。


田惠宇答: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不愧是招行的老股东。招行一直以来坚持稳健,这个大家都清楚,你说的总结招行一些教训和经验,其实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总结,有很多,最后到我脑海里有两条,我觉得很重要, 一是节奏的把握,二是结构的把握,所谓的节奏的把握就是你在大家趋之若鹜的时候,你要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要提前布局。 比如你说的消费金融,最近我们一直在讲这个问题,要关注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爆发过个人信用危机,迄今为止。如果有这么一天,我们怎么样布局,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能够相对不在其中,因为满世界执牌机构,非执牌机构,大量的消费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还有一些非执牌机构,消费金融牌照都没有,一个人多头贷款。我们的公司业务出现过这个情况,一家公司多头贷款,完了不同的银行对一家公司多头授信,最后叫八个瓶子,七个盖,东挪西凑,一旦出现资金紧张的时候就会断裂。那么这种情况在消费领域会不会出现,至少我们要保持一份清醒,这就是金融。 结构呢,我们说银行是一个强周期行业,亲周期,银行与经济的波动密切相关,高度相关,招行目标就是做成一个稍微弱一点,不要太亲周期,而不是亲上加亲。所以在结构上,我们要逐步的持续的提高我们的零售业务在整个招行这个机器里面协作的战略。全世界的经验都表明,对个人这部分的利润对经济的波动影响较小,就如董事长说的,在高歌猛进的时候,在暴利的时候,我们不想暴利,但是在经济调整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平稳增长。其实这一点,我们从董事会的战略也好,到管理层也好,到全行的员工也好,都是深入人心的,大家没有丝毫的动摇,也就是这样,我们对我们的估值有信心。解读招商银行的估值,你就解读招行的战略,把战略看清楚了,布局的问题你就看清楚了,具体来说什么价格真是不好说,我怎么跟你说,50、100,那是不负责任,这投资者自己判断。 你看好招商银行,从招商战略开始,战略执行开始,从员工精神面貌开始,从招行服务开始,从招行风险偏好开始。


问:招行这几年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金额都比较大,这么大的贷款减值准备是不是会影响利润表现?2017年一季度的不良核销非常小,我们是不是有主动控制不良率的诉求?当然我认为招行是在藏利润,把不良率主动没有放在1.76以下去执行较低的监管标准,这个问题是否能够回答一下?


答:拨备大概每年在600多亿左右,包括今年我们的预算还是有不少问题,主要还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的基本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是“L”形的大趋势,左边是不是到底了,我们也认为基本上是到底了,问题是这条横边中,我们一直认为它是会不断波动的,不具备向上反弹的基础。任何商业银行都应该把风险放在第一位,长期来看,如果中国经济真是到了反弹的时候,就如你说的我们这些拨备其实都是利润,所以你现在拿一点红,拿一点税交掉,还是从长远来看更好地发展,你作为投资者一定是从长远来看,所以希望你能理解,我也想把利润拿起来,多漂亮,两位数,ROE多高,我们关键看有没有持续性。所以,如果你长期持有招商银行,该是你的钱一定是你的钱。


问:我理解不拿出利润会少交税的问题,但这样会不会影响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问题,我们发行优先股是不是也有相关的诉求,我们因为少交税导致核心资本不够,然后又发行优先股是不是违背发展逻辑?


答:其实税是交的,只不过放在递延所得税资产里面,不影响的。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我们的资本不够了,我们再去市场募集,我觉得这也是不合适的。但是你提的一个问题很重要,按照新的巴塞尔协议3和4,超额的拨备部分到底该计入多少到二级资本,这里面的确有一个平衡,我们也关注了这一问题,今后也会认真研究。总体而言,我们希望是股东的回报,风险的防范和盈利的增长达到一个有机的平衡。


问:活期存款占比非常高,是不是可持续的?中收的影响是全行业的吗?能详细介绍一下应收款项类投资和非标资产吗?


答:第一个问题,存款结构跟中国的货币结构还是有很大的关系,有一段时间M1的增速要快于M2的增速,说明大家有持币的想法,因为市场的投资机会并不多,所以很多银行的活期存款比例是在上升的。与此同时,招商银行活期存款占比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的客户是来自于我们的高净值的零售客户。年初我们在做预算的时候,看到M1和M2的剪刀差在缩小,我们预计活期的占比应该是逐步缩减的,但从今年的1月到4月来看,我们活期的占比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一季度的活期存款占比达到62.9%,其中零售的活期存款占比达到71%以上,这种活期存款占比有没有持续性,取决于中国的货币结构状况。 第二个问题,中收主要的原因还是营改增问题,今年一季度所有银行的营收几乎都是负增长,我们认为上半年这个趋势依然是存在的,应该到下半年开始,我们整个营业收入包括中间业务收入,按照同口径比较还是会维持增长。 第三个问题,其实去年我们的应收款投资披露应该是非常充分的,比所有商业银行披露的都要充分。今年一季度相比去年年底而言,我们的应收投资的增长主要还是一些非标的增长。这种非标增长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公司银行业务由于贷款需求不足,市场整个贷款业务需求是在下降的。今年一季度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好转,贷款需求加大了,所以我们的应收投资增加也受到了贷款增加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增加是通过应收投资款投资的自营非标来增加,现在来看这些贷款增加和自营非标增加的都是一些战略客户,评级和违约率比以前的客户要好得多。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