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2024年度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297个,涉及21个市(州)、129个县(市、区),其中公益类项目183个、产业配套类项目114个,建设内容涵盖农村生活、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及农牧产业、乡村文旅产业、林草产业等基础设施,累计吸纳5.8万名群众就业,同比增长42.8%;已发放劳务报酬3.57亿元,同比增长41.0%;劳动技能培训5.59万人,同比增长34.7%。据测算,每500万元中省以工代赈专项投资直接带动214名群众就业。
图1 参与专项投资项目务工群众身份属性情况
图2 参与专项投资项目务工群众年龄分布情况
二、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10.62万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6.86亿元、人均增收0.65万元,依托项目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0万人
2024年实施2596个“农推项目”(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涉及21个市(州)、162个县(市、区),建设内容涵盖中小型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旅和林草等五大领域,累计吸纳10.62万名群众就业,同比增长125.1%;已发放劳务报酬6.86亿元,同比增长118.3%;劳动技能培训10万人,同比增长159.5%。
图3 近年来“农推项目”实施情况
图4 2024年度各领域“农推项目”实施情况
三、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吸纳9.74万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2.37亿元、人均增收1.27万元,依托项目开展劳动技能培训9.88万人
2024年实施636个“重推项目”(实施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项目),涉及21个市(州)、157个县(市、区),建设内容涵盖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恢复重建等七大领域,累计吸纳9.74万名群众就业,同比增长78.8%;已发放劳务报酬12.37亿元,同比增长94.2%;劳动技能培训9.88万人,同比增长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