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中国人每周工作时间越来越长:6月周平均工时48.6小时,涨2.9小时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周平均工时为48.6小时,为近6年同期次高,比2019年同期上涨2.9小时,超过“六天八小时”工作制。此外,今年1月、2月以及5月的周平均工时均为最近6年同期新高。2015年以来,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下称“周平均工时”)逐步上涨,2023年的49小时周平均工时为近二十年新高。
此外,工作时长增速也在加快:2015—2020年,周平均工时增幅为1.5小时,2020—2023年,增幅为2小时,以每年52个工作周计算,相当于2020—2023年个人工作时长增加了13天(8小时工作制)。(经济观察报)
1、
华为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学历不限专业
7 月 23 日消息,华为招聘发布文章,宣布再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
此次招聘,华为表示不限学校、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但是需要在数理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特别建树,如有重量级科研成果 / 论文 / 专利或国际顶级竞赛获奖等。
华为表示,还将为 「天才少年」 提供世界级挑战
课题、大牛导师、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
「天才少年」是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于 2019 年发起的一项招聘计划,旨在吸引顶尖人才。虽然具体薪酬待遇未在最新招聘海报中说明,此前年薪最高可达 201 万
2、全国首个、全员深造,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迎首届本科毕业生
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成为国内首个获批设立“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高校。同年,该校在物理学院和少年班学院招收23名该专业学生。7月23日,时隔三年,中国科大宣布首批“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并实现全员深造。
中国科大表示,“量子信息科学”首批本科生正式毕业、全员深造,标志着中国科大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本硕博一体化“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英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完备的高水平量子科技人才培养平台。(IT之家)
3、Google 发布名为 NeuralGCM 的天气预报 AI 模型
近期,Google 发布了一款名为 NeuralGCM 的天气预报 AI 模型。这个新模型已被证明比其他纯粹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这个新模型在预告 1 到 10 天天气的准确度更高。
Google 研究院的研究合著者斯蒂芬・霍耶表示,这个新模型是开源的。相比起传统的天气预报模型,需要数小时才能在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上运行,NeuralGCM 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地运行。
4、Meta 新模型 Llama 3.1 正式发布
今天凌晨,Meta 发布了 Llama 3.1 模型。此次发布的 Llama 3.1 共有 8B、70B 和 405B 三个尺寸版本。
作为 Meta 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模型,它有着如下特点:
-
包含 8B、70B 和 405B 三个尺寸,最大上下文提升到了 128K,支持多语言,代码生成性能优秀,具有复杂的推理能力
-
从基准测试结果来看,Llama 3.1 超过了 GPT-4 0125,与 GPT-4o、Claude 3.5 互有胜负
-
提供开放/免费的模型权重和代码,许可证允许用户进行微调,将模型蒸馏到其他形式,并支持在任何地方部署
-
提供 Llama Stack API,便于集成使用,支持协调多个组件,包括调用外部工具
5、曝番茄小说“签霸王合同”,网文作者被要求作品“喂”给AI引发联合抵制,最新回应:可解除,作家:或被限流
7月22日消息,近期有不少网文作者发帖表示,番茄小说签约协议中增加了「AI训练补充协议」,要求作者同意把作品用作AI训练样本,从而用于平台内容开发。有一位从事网络文学创作近十年的作者表示,近期的合约里多了AI相关条款,站内也没提示,很多作者都是回头去查合约才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签署了该合约。与此同时,不少作者也在与番茄小说同属字节系的AI软件豆包中发现了自己的“大纲”。
番茄小说AI事件发酵后,不少网文作者纷纷发帖维权,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涉嫌侵权,更是一种近在咫尺的威胁,日更万字不敌一键成文。有作者号召大家一起转移平台,甚至发起了“停更倡议”;有作者则希望利用“AI训练规则”通过生产大量低质、乱码的作品拉低AI的学习素材水平,寄希望于“教坏AI”;还有作者则在社交媒体招兵买马希望能自建全新平台,为网文作者建立全新自留地。
对此,官方表示,对于已经签署补充协议、或签约条款中包含AI条款的作者,已开放相关通道,用户可通过番茄作家助手app、番茄小说网作者工作台发起解除相关条款。但有网文作者表示,在向人工客服登记了「申请解除」后相关作品被平台「停止推荐」。番茄小说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作者在平台发布作品的权益与是否签订AI辅助写作条款无关,也不会影响该作品的正常推荐。(蓝鲸新闻 )
6、消息称微信或将登陆纯血鸿蒙:有用户收到回访电话
据国内媒体报道称,微信适配鸿蒙系统成果越来越近了,有用户近日已经收到了相关通知。报道中提到,有HarmonyOS NEXT测试用户自称接到了华为终端回访的电话,对方询问NEXT使用体验,问有没有当主力机以及为什么还不能当主力机的原因。“他说原因是没有微信。然后客服问他微信需要哪些功能才能当主力机,因为微信功能不是一次全上,他就说了一个付款功能和群聊天功能。他猜测纯血鸿蒙版微信很快就要来了,但可能不会直接上架。”
之前,腾讯的客服部门确认,微信团队正与华为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鸿蒙原生操作系统的开发适配和技术沟通。此外,华为的最新公告显示,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进程已经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目前已有超过5000款应用启动了开发工作,其中1500多款应用已完成上架,这预示着鸿蒙生态正日益丰富和完善。(快科技)
7、微信小游戏用户已达10亿,轻量游戏竞争持续升温
7月22日晚,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7月份过审游戏数量,共有105款游戏拿到版号。其中,休闲游戏有40款。在休闲游戏细分类别中,资金投入较低、收益风险较小的小程序游戏正受到游戏制作商的青睐。
腾讯方面表示,截至目前,微信小游戏用户已经达到10亿,月活用户为5亿,有240多款游戏季度流水超过千万元。7月份,其宣布了限时针对小游戏的相关补贴政策。无独有偶,抖音也在本月针对小游戏推出广告收入限时激励活动。可以预见的是,小游戏已然成为开启游戏轻量化时代的钥匙之一。(证券日报)
8、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 Wiz 已拒绝 Google 230 亿美元收购要约
9、“业绩难以支撑高租金”,永辉超市将关3家北京门店,三年亏了80亿
1、
Linux 是 Azure 云服务中最流行的操作系统
Linux 是微软 Azure 云服务最流行的操作系统,这不是新闻。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 Linux 基金会开源峰会上,微软 Azure Linux Platforms Group 项目经理谈论了如何确保 Linux 在 Azure 云上流畅运行。微软项目经理称,软件巨人对如何超大规模运行 Linux 的理解不逊于任何人。至今有数以百计的 Azure 和基于 Azure 的服务运行在 Linux 上,其中包括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 (AKS)、OpenAI、HDInsight,以及众多数据库服务。
微软的大量基础设施都在 Linux 上运行,而且有着不同的版本。微软维护了自己的内核 Azure Linux,在 2023 年发布了自己的发行版 Azure Linux。但 Azure Linux 只是众多 Linux 版本之一,微软必须配合支持所有这些版本。微软认可的一组发行版包括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Debian、Flatcar、Suse、Canonical、Oracle Linux 以及由 OpenLogic 而不是 Red Hat 管理 CentOS。它每个月从合作伙伴收到上千个镜像,而且许多发行版本身有多个镜像,举例来说,Suse 发行版有一个专门用于高性能计算的镜像。
2、Rust 固然不容易产生 C/C++ 的那些问题,但 Rust 有自己的问题,该蓝屏还是蓝屏。
“万无一失” 是可能的。可靠性到 99.995%,不就是万无一失吗。人类可以做到四个九。但 100% 是不可能的。这个宇宙里就没有 100% 的可靠性。
这次 CrowdStrike Falcon 的事情,当然可以在软件质量管理、运营体系建设之类的层面找一找问题,总结总结经验。但想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也是不可能的,无非是下一次在五年后还是十年后。微软最近两年开始用 Rust 重写内核,也号召大家用 Rust 写驱动。我们实验室试了一下,Rust 固然不容易产生 C/C++ 的那些问题,但 Rust 有自己的问题,该蓝屏还是蓝屏。(微博 t0mbkeeper)
3、Python 科学计算包 NumPy 2.0.1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