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生命季刊”,选择“关注”,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善良正义与自私冷漠
文/雨林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五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又重演了!这次在马路上不幸被车碾压身亡的是一位成年女子,其余情节就跟小悦悦的遭遇相差无几——第一辆撞倒她的出租车肇事逃逸;尚有活命机会躺在马路上等待救援时,路人纷纷路过而毫无反应,再度遭受汽车碾过而终于失去活下来的机会。
事件发生后,也如五年前一样在网络中掀起一阵声讨与感叹。可以预料这些声音也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沉寂下来……然后,再等下一个令人发指、惊叹、沉痛的恶性事件发生,然后,网络上再度热闹起来……
网友的留言几乎都是一面倒地同情那位在无助中失去生命的受害者。他们感叹社会冷漠、人性自私。有从伦理学观点来研究分析的,有从民族性来批判的,有从社会变迁剖析人为何道德沦丧的,大家都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感叹和最深刻的悲哀。我不怀疑众多发表意见者的正义感和爱心,可是从小悦悦事件后我已经注意到这个事实并感到非常困惑:
为什么所有坐在电脑屏幕前、或持着手机刷屏的人都那么富有热心和正义,而所有走在马路上的行人或司机却都是那么冷漠自私?
为什么网上的人都那么看重陌生人的生命,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却罔顾他人的生命、不肯对眼前躺着受伤的人施予半点援助呢?
难道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两种文化?
不。事实上走在路上的人回到家里也会上网;而在家里上网的绝大多数网民也会因不同原因而走到马路上。他们不都是同一个社会、国家、文化底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吗?为什么在网络上跟在现实生活中反差如此之大?
圣经马太福音19章中记载一个人去找耶稣,问他应该要做什么善事才可以得永生?耶稣说你想当完全人吗?好,你可以去卖掉你所有的财产分给穷人,然后再来跟从我吧。这个人听了以后就忧忧愁愁地走开了,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代价太大了,权衡得失利害以后他决定走开。同一卷书第8章也提到一个文士要来跟随耶稣,信誓旦旦说无论耶稣往哪里去他都要跟从祂,但耶稣却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我却没有枕头的地方。换言之,你跟着我就意味着要付上居无定所、一无所有的代价,你还愿意跟从我吗?
第26章中彼得跟耶稣说,不管别人怎样,他跟随耶稣的心志绝不跌倒,他宁愿与耶稣同死也不会不认祂;但是才几个小时以后,当彼得面对一大群怀有敌意的陌生人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自己认识耶稣。在面对可能被逮捕遭拷打的巨大代价时他选择了躲避,假装自己不认识耶稣。
从以上三个例子中看见,人内心都有美好的愿望,一般人都愿意立志成为高尚正义的人,当他们发出正义声音的时候内心也似乎是真诚的。可是问题在于行善立志所要付出的代价。当人在一个安全无成本的环境下很容易做出善的选择,但是毫无代价与成本的善还是真正的善吗?当一个人需要为善付上代价的时候,他的抉择才真正显示了这个人善的本质,他能够为一桩善行付上多少代价?蒙受多大损失?承担多大风险?这不是在电脑屏幕后面可以测试出来的,而是要在马路上面对躺着的陌生伤者时才会被测试出来。那些选择绕过小悦悦、绕过白衣女子假装看不见她们的路人,他们不是没有伸出援手的意愿,而是权衡了代价与利弊之后作出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
圣经揭露人性的自私败坏实在是最深刻与真切的,以赛亚书64章6节说: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人内心的自私败坏不在于人不知道什么是善良与正义,而是在于人只愿意在不付代价、不侵犯自己利益和安全的情况下行出善良正义;人内心的贪婪不只是在于对物质利益的无限占有,而是人想要轻省地享受善良正义带来的美好崇高的自我感觉,却一点不愿放弃自身的实际利益。因此在上帝眼中看来,这样的义也不过是披在丑陋人性外面的一件污秽衣服罢了。
这样看来人要追求善良正义真是遥不可及了。要怎样的人才能甘心为帮助陌生人而牺牲自身利益、蒙受实际损失呢?前面的三个例子中头两个人最后都消失在人群中,就像任何一个视频中拍摄到的路人一样。但是彼得却经历了生命的翻新与重建。从他三次不认耶稣的失败中,他看见自己一向所逞的义不过是一件污秽的衣服,不堪现实状况的一点试探与挑战。他直视自己的败坏人性,痛哭承认自己的无能,后来他目睹了被钉十架的耶稣的复活,他体会了来自自己肉体和人性以外的爱和饶恕,那种爱和饶恕使他旧有的人生观、那种只想以善与义来满足自我的人生观完全崩溃瓦解。之后,耶稣的爱成为自己行善行义的唯一动力与目的。耶稣对他说:彼得你爱我吗?爱我就要喂养我的羊。从此彼得以这份不属于自己、只属于耶稣的爱来喂养主托付给他的羊,也就是服事、帮助、带领他能力所及的所有人群。不再权衡个人利益得失、不再惧怕承担责任与风险,他已经因为耶稣基督十字架的得胜而胜过了人性的败坏和肉体的软弱。这才是真正的无私,这样被基督的爱所充满的新生命才会有能力,在滚滚烟尘的马路边,在冷漠匆忙的人群里,在危机四伏的社会中,向一个躺在地上、浑身受伤、弱小无助的陌生人伸出援助的双手。
亲爱的读者,现在请你离开电脑屏幕,来到耶稣基督面前叩问自己,若是我当时走过那位白衣女子身边,我会向她伸出援手吗?愿主的爱充满你!
雨林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新加坡,参与福音机构事奉。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查看公众帐号”,点击“关注”即可。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众号:cclife2013gmail
生命季刊网页:https://www.cclifefl.org/
击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看到生命季刊的视频短片及文章。
使用苹果手机的读者,您若愿意支持生命季刊微信文字事工,请按住下面的本刊微信专用二维码,然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为本刊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