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晨报
一网打尽新闻晨报当日重要新闻详细报道、晨报读者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运20起飞赴韩,接英雄回家! ·  昨天  
新华社  ·  这个小镇,真亮! ·  3 天前  
新华社  ·  这些地方太美了!有你的家乡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晨报

【迎接党代会·精工出细活】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整座城市一天一天美了起来

新闻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5 08:36

正文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对于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探索早已开始,植根于上海人身上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基因再一次发挥作用。



记者  吴飞  制图 黄欣


即使在居住条件再紧张的年代,上海人在几平方米的房间里硬是要挤出一只角,安放一只玻璃橱,里面陈列着咖啡具、拉丝茶杯、长毛绒玩具、洋娃娃、唐三彩马、无锡大阿福以及空的茅台酒瓶……居住的空间即便再让人透不过气来,对自己的家,一面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一面怀抱现实主义态度,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上海人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时过境迁,老弄堂里早已翻出新天地,绝大多数上海人再也不用生活在“七十二家房客”式的逼仄空间里。然而,“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仍然活在上海的基因里——这是一种追求,无论何时都不放弃对都市生活品质更细腻更精致的追求。


也许“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大建设步伐会放缓,但如何在细微处润物细无声地让这座城市更加美好的追求永无止境。“螺蛳壳里做道场”旧话重提,所要强调的不再是在“螺蛳壳”里生活的苦涩和无奈,而是对这座已成气候的国际化大都市,如何进一步精明增长的考量。


这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如果拿缝制一件新装来比喻上海的城市建设,量体裁布、合缝成衣这些大刀阔斧的活儿都已经驾轻就熟,接下去所面临的挑战,便是在衣面上绣花的活儿——如何将后续的治理工作操作得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一种城市治理的“微操技术”,哪儿下针、缝多密都要精准异常。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而对于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提到的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对于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探索早已开始,植根于上海人身上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基因再一次发挥作用。于是,市委书记韩正不止一次强调,“上海自身的发展历史证明,我们推进城市工作,实现城市更好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根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符合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综合管理新模式;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无论是口袋公园、社区微更新、黄浦江畔空间的精致管理,还是就近养老服务的实践,无不体现着城市管理者正用一双巧手,精准地将绣花针扎进一处处居民心里的痛点,细细缝上,开出一团团精致的花来。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整座城市一天一天美了起来。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吴繁

给晨报君加油,点个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