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啥特别喜欢看某公司的热闹(《
《仙剑世界》价值22亿的教训
》),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几年前和他们家打交道的一些记录——虚构的!虚构的!
1
某公司发行:必须,立即,马上按我要求来,否则万一开测,你这个思路,数据肯定不合格!
我:合格数据是多少?
发行:“(一个发梦的数据)”
我:哇!这么好的数据!是你们做的?
发行(骄傲):是的!是我全盘负责的!
我:那个项目我去看看
发行(不高兴):已经死了
我:啥?
发行(往我们老板控诉):你们的人很不配合啊!我们的合作很难做啊
2、
我们领导(接完老板电话):想想办法?
我:好的!(但是,想屁啊,王者荣耀,列王纷争,乱世王者,热血传奇加起来也没人家期望的数据好啊)
我:你看,你这个数据我们实现有难度,王者荣耀,列王纷争,贪玩蓝月他们也做不到啊
发行:你不懂,他们上市公司,数据是故意 做低的,现在这些(我这个要求的)其实数据随便做!
我:哈?
3、
发行:这样,我指点下你们
我:好好好
发行:你把你们最低充值额度和活动档提起来,首充6元激活送ssr对吧?提到30元,然后累充提到100元这一档,付费arpu不就上去了吗!
我:那直接提到648吧
发行:不行,那太贵了!用户不会充的。
4、
我:你之前都做过那些产品啊?
发行(谦虚状):不多不多,2到3款是有的,他们的付费活动全是按我要求来的!渠道测试时候这方面数据都可以
我:啥名字?我去学习学习?(嗯,说这话前其实搜过,都死了)
发行:游戏本身都太烂了,研发团队也不配合
我:所以?
发行(不高兴):你是不是也不想配合?
5、
最后快上线前,对接他家这个业务部门自行开发的sdk(是的,虽然还是共享他们家整体的账户体系,但是人家新兴部门自行招人开发了一整套sdk,正好试点),结果接入支付模块的时候,发现按对方文档,充值成功的回调信息要产品方,也就是我方后端发起确认——觉得哪里肯定不对劲的我,找了我们技术合伙人在线联系对方,对方首先表示按文档来,文档没问题,然后事态升级到找来该sdk开发部门总负责人亲自对线,发生了如下对话
对面:“充值的请求是你们客户端发起,当然是你客户端判断!”
我们:“那你服务端不做验证吗?”
对面:“你们游戏的服务端验啊!”
我们:“我们游戏的服务端拿什么验证你们充值回调成功或者失败啊?”
对面:“对啊,所以要你们的客户端给啊”
以上对话重复n次后,对方愤怒了!拿出了大杀器
发行负责人+sdk技术中台负责人(往我们老板控诉):你们的人很不配合啊!我们的合作很难做啊 !
然后,就在老板强压下按他们的这方案执行了。
最后……最后除了老板之外的所有人预期下,产品上线就完蛋,完蛋的原因之一,也包括了心灰意冷的服务端,怎么都封不住的本地封包直接刷充值点券的玩家行为。
但是这某公司的对接我们的发行负责人,还是高升了——有一说一,人家的ppt真的写的很好,例如用对数拉柱形图,展示我们这垃圾产品和一圈竞品数据的对比,明明没有撒谎,数据也很离谱操蛋,但是字间距,行间距,用对数做柱状对比图……ppt看起来就是那么的差距不大,赏心悦目,这份功底确实是值得学习……吧。
谢谢大家看到底!如果看完我的杂谈文字野路子经验,你也有感触,欢迎点在看、关注、分享或者给点个「
赞
」哟
其他……
《
关于我经常提到的游戏业内群怎么加入?
》
免费的经验:
《
详谈到底什么是游戏运营三张表
》
《
自己遇见大佬做游戏时候的6步方法
》
《
游戏创业里王道正统和香酥鸡拷贝这件事
》
付费的坑:
《
小游戏研发初创团队立项前建议思考的问题和融资,立项,测试相关经验谈
》
《
游戏业内的闲扯,研发侧大佬线下复盘游戏研发和团队的真知灼见
》
《
页游年代的游戏产品综合评分量化标准文档
》
《
小游戏大制作:聚焦核心玩法,注重用户体验
》
《
一份虚构的TPS市场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