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我家住在解放路》报道
一条路的变迁,一座城的传奇,
几代人的故事,梦开始的地方。
全国70家电台联合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
腾讯新闻、去哪儿网、芒果动听APP制作的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
《我家住在解放路》
全国正在热播!
郴州火车站,座落于郴州解放路起点。
1968年冬天,铁路工人王崇明第一次来到这里。
51载光阴流转,染白了王崇明的须发,也让他见证了郴州解放路的发展变迁。
郴州火车站背倚苏仙岭,面朝流星岭,王崇明记事时,站台又挤又小,两个站台之间没有天桥,围墙斑驳中泛着黄,站房南北两端搭建着红砖黑瓦的矮小平房,只要下雨,地面就会积水,泥泞一片……岁月变迁的痕迹在王崇明的脑海中慢慢浮现,可他却觉得郴州火车站特别雄伟,那年他只有8岁。
1936年,京广铁路南段粤汉铁路全线通车,郴州火车站建成。
黄泥地、低矮房,当时还叫郴县站,除了候车大厅,周边一片空旷,当地人管这里叫“半边街”,距离城区有两三公里路。
解放路是火车站通往城中的主要干道。
1978年,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原本狭小、拥挤、萧条的解放路,真正开始“解放”发展,踏上了极速革新的快车道。
上世纪80年代中初的解放路风貌(城建档案馆供图)(周建生 摄)
解放路“领头”的火车站,站台扩建,还多了许多青砖房,铁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火车站成了“闹市”。
随着人流量陡增,带火了解放路的经济。
在解放路上,许多人“伺机而动”,摆起了小摊位,卖水果、卖杂货、卖服装、卖小吃……解放路一跃成了这座南方小城最繁华的街。那一年,王崇明18岁。
“那时都是人工售票,购票的乘客要长时间排队。
排队的人群经常从售票厅排满了整整一条解放路,这也带火了当时解放路上的经济,旅馆、饭店、服装饰品店、五金百货店、鞭炮玩具铺等等都在这里开了起来,解放路因为紧邻火车站,成了当时郴州城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
1987年,衡广铁路复线全线通车,郴州火车站继续扩建,郴州站站台向北扩展了约500米,还在站台上搭好了雨棚和天桥,终于成为了现在郴州站的模样,不断为解放路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那气派,可说是当时郴州市的标志性建筑,车站站房改善了,配套也更齐全,有了独立的售票厅,有了单独作业的行包房,有了候车区域,焕然一新。
再也没有乘客买票排长队排到解放路上去的景象了。
”
突然听到清脆嘹亮新奇的汽笛声,对王崇明他们这些平时听惯了蒸汽机车的粗犷鸣声和轰隆轰隆行车声的人来说,感到特别地新奇,王崇明知道,新时代的汽笛己经吹响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崇明调入郴州站工作,时刻往来于解放路和车站之间。
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他见证了郴州火车站经历的岁月变迁,也见证了解放路的日新月异。
1995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设市。在这24年里,郴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旅游、经济、城市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解放路从以前的黄泥路,变成如今的柏油马路,由狭窄的小道扩建成了宽敞的四车道,老铁路医院拆迁,周边的小平房、青砖房也被拆除,新的高楼建起来了。
2014年7月,华灯初上的火车站广场焕然一新,历时3个月的广场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如今已成为了城市公交集中站点,通达郴城各处,夜晚则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解放路社区的挂牌成立,还帮居民们甩掉了不少生活上的“烦心事”:杨芳家住解放路上的一个老小区,小区地势较高,抽水泵的位置也很高,所以小区经常停水。于是,杨芳把这个问题反映给社区领导。很快,社区组织施工人员把抽水泵搬到一个较低的位置,解决了社区用水问题。同时,针对小区地势高、出入要经过一个很陡的高坡,对老人来说出行不便、有安全隐患的问题,社区还安排附近商户,在陡坡的楼梯处装上了扶手。
解放路社区居民冬淑佩今年74岁,唐山人,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失去了一位小儿子,如今她的老伴儿因病瘫痪在床,需要她照顾一切。生活的磨砺却没有磨去老人达观的心,她说,这都源于自己平日常看电视了解时事——以前火车站广场这带“脏、乱、差”现象严重,治安案件多发,这些年,郴州致力于打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卫生、秩序井然的城市新形象,生活环境发生的喜人变化,令老人感到了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