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绍斐
一键关注老中医,一针根治直男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达4974吨,创历史新高 ·  昨天  
界面新闻  ·  书籍成微信“蓝包”春节送礼首选 ·  昨天  
界面新闻  ·  足金饰品价格再创新高,最高报855元/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绍斐

老外到底多爱大熊猫?

杜绍斐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12-31 12:34

正文


「If you don't like pandas,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you. - 如果你不喜欢大熊猫,你肯定有毛病。」



这句斩钉截铁的大实话,出自华尔街之神「Jim Rogers - 吉姆·罗杰斯」11岁的小女儿Beeland Anderson。



这并不是11岁小姑娘对毛绒绒生物本能的热爱, 全世界人民都爱大熊猫,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多数中国人知道大熊猫在国外受欢迎,但从来不知道到底有多受欢迎,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中国官方媒体靠大熊猫在外网吸粉,效果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好。



2011年,CCTV的脸书官方账号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视频,关于中国新年的宣传片,观看者为0。


接下来,CCTV每天更新好几条视频,风雨无阻非常敬业,但无论什么精彩内容,都仅有2、3千观看,过万者寥寥,没人关注也没人看。


惨淡的点击


但一切在2015年11月3日那天发生质的变化。


这一天,CCTV在脸书上发布了一条视频「What is a Panda Nanny? - 大熊猫保姆是啥?」画面糊了吧唧,剪辑毫不用心,内容更是简单,一位饲养员小姐姐抓着只熊猫宝宝拍脑袋,把这货抱来抱去。



就这条视频,瞬间获得1000多万点击,17万分享,直到3年后的今天,都还有外国用户在视频下面留言,对熊猫保姆这个职业羡慕得五体投地。



从此,CCTV每隔一阵子就发一条熊猫视频,10万+是起步点击量,50万+也属正常,粉丝数也跟着水涨船高, 如今已高达4800万,比BBC多100万,比CNN多1000万。


足以见得,互联网用户们对熊猫的热爱不分国界。



但大熊猫绝不仅仅是个网红,在各国都是备受追捧的巨星,从9个月到90岁的男女老少一网打尽。其中,英国是个中翘楚,从他们的官方媒体BBC的动作就能发现。


2011年中国赠送给英国2只大熊猫「天天」和「杨光」,作为以严谨公正闻名的公营媒体,拿着皇家特许状的世界最大新闻机构之一,BBC开始了它的大熊猫狂热报道之路。


天天的美颜


首先是扛住舆论批判,把天天评为「Faces of the year 2011 - 2011年度女性面孔」,跟西班牙亿万富翁Alba公爵夫人、凯特王妃的妹妹Pippa Middleton和摩纳哥王妃Charlene Wittstock排在一起:



接着,连篇累牍报道关于大熊猫的每一件事:「Baby pandas team up to resist their medication - 熊猫宝宝组队拒绝吃药」「Giant panda cub tries to find his feet - 熊猫宝宝找不到它的脚啦」之类屁大的琐事。



不但关心自己家熊猫,还关心别人家熊猫:「Finland's new pandas enjoy snow - 芬兰的新熊猫喜欢雪」「Baby panda born in Belgium zoo is 'true miracle - 在比利时动物园出生的熊猫宝宝是真正的奇迹」:



当然,它最爱报道的还是天天怀孕的消息,比英国王妃怀孕的消息都来劲,虽然最后基本都被证明是假孕,但并没有影响BBC对熊猫后代的密切关注,「Giant panda breeding programme at Edinburgh Zoo suspended - 爱丁堡动物园的大熊猫繁殖计划暂停」之类的消息层出不穷。


前阵子,杨光因为发现肿瘤而被阉割,BBC第一时间发推特:「Edinburgh Zoo panda Yang Guang is "recovering well" from surgery after having both testicles removed - 杨光切了蛋蛋以后恢复得不错」,为大熊猫的繁衍事业操碎了心:



不怪BBC对大熊猫狂热,主要是英国人民喜欢大熊猫喜欢得发狂,这事在苏格兰独立公投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4年,全世界目光都放在苏格兰独立公投这件大事上,连国内中考高考的政治试题都把这事作为热点事件分析得底朝天。


然而,在攸关地区独立的大是大非面前,苏格兰人民却因为2只大熊猫的归属问题陷入两难境地。「天天」和「杨光」虽然是中国赠送给英国政府的,但3年来一直养在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一旦苏格兰独立,熊猫就要归还给英国。


杨光英俊的脸


对此,苏格兰人民对英国首相卡梅隆只有一句话:「Keep You Hands Off Our Pandas!- 把你的爪子从我们的熊猫身上拿开!」


哪怕不独立,但熊猫永远属于我们苏格兰, 「You'll never take our pandas - 你永远也得不到我们的熊猫」是苏格兰人民最后的骄傲。



在热爱大熊猫这件事上,加拿大人民也不遑多让。


2013年3月二顺和大毛这一对大熊猫乘坐专机到多伦多市时,全加拿大人民沸腾了,能去现场的就举着牌子去机场迎接,去不了的怎么办?没事,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广播电视台CBC开了个在线直播节目「The star power of pandas - 熊猫的巨星之力」。



从大熊猫在飞机上吭哧吭哧啃竹子,到落地以后加拿大前总理Stephen Harper亲自迎接,事无巨细一点不落,加拿大人民面露傻笑跟着看了好几个小时:



CBC还邀请多伦多动物园哺乳动物负责人、负责协调大熊猫运输的加拿大联邦快递发言人、还有多伦多议员Raymond Cho作为特邀嘉宾,一起讨论大熊猫讨论了整整一周。


这一年,多伦多动物园的游客数量高达140万人次,要知道加拿大总人口才3600多万。


看不出是二顺还是大毛


特别是两只熊猫宝宝「加盼盼」「加悦悦」一周年生日时,多伦多动物园专门为宝宝开了个盛大的周岁Party,CBC全程直播,全民参与为宝宝庆祝生日,包括现任总理Justin Trudeau:


Trudea u搂着熊猫宝宝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加拿大还整了个「National Panda Day - 国家熊猫日」,每年3月16日,全国小朋友一起庆祝滚滚的节日,比过儿童节还热闹:



最夸张的是,加拿大内部为了争夺大熊猫,还有议员亲自撸袖子开撕。


按照中国和加拿大租借大熊猫的协议,大熊猫要在多伦多和卡尔加里各呆5年,今年年初就得把它们送去卡尔加里。


但多伦多市议员Georgio Mammoliti一心只想把熊猫宝宝留在多伦多,直接放狠话:


You're not getting the cubs. Even if you want them you can't get them, they're going back to China in 2018。


你们别想得到幼崽,就算想要也得不到,它们2018年都得回中国。


还打算跟中国告个状,把熊猫们留在多伦多:



然而,卡里加尔动物园的发言人不吃这一套,拿出合同以理服人:


J ust wanted to clarify that we have a very clear contract that states we will receive both adult pandas from Toronto as well as the two cubs。


大哥,合同上说好了我们应该收到多伦多送来的2只成年大熊猫,还有2只幼崽别忘了。


被争夺的加盼盼和加悦悦


不止加拿大人民,凡是获得租借大熊猫资格的国家狂热起来都一个样。


2017年,柏林动物园斥资1000万欧元建了个熊猫馆,以国宾之礼把「梦梦」和「娇庆」迎接到德国,德国人民全都乐疯了。



作为首都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动物园每年有140万人参观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数字,但自从俩熊猫来了以后,这个数字暴涨到490万人次。



柏林动物园园长Andreas Knieriem更是因为安顿大熊猫有功,直接被评为「Berliner des Jahres - 年度柏林人物」。



更夸张的国家是比利时,2014年,「好好」和「星徽」抵达比利时,斥资1000万欧元建的熊猫馆已经是标配,总理Elio Di Rupo拎着个熊猫玩具在布鲁塞尔机场亲自迎接,100名记者现场直播采访迎接大熊猫的全过程:



特别是幼崽诞生以后,周末要排队3、4个小时才能看一眼熊猫宝宝,连工作日都得排1小时队:



但这都不是最疯狂的,关于这2只大熊猫到底应该住在哪个动物园,直接引发比利时南北局势紧张。


比利时南边讲法语,北边讲荷兰语,南北差异分歧一向很大,但南北比利时人民对熊猫的热爱是一致的,所以当大熊猫安排在南部蒙斯市附近的Pairi Daiza动物园时,北部人民直接炸了。


Pairi Daiza动物园里的好好和星徽


比利时副首相Kris Peeters代表北部人民亲自吵架,质问政府不尊重北部法兰德斯地区170多年历史的安特卫普动物园,把大熊猫放在南边就是偏心。


身为法语社会党领导人的比利时首相Di Rupo表示:你在胡扯,我们选动物园只看专业性不看血统。


求熊猫而不得的安特卫普动物园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每日邮报、卫报、BBC在旁边看热闹不嫌事大,一条不落全部报道,全是挑事标题: 「China's panda gift aggravates Belgian tensions - 中国的熊猫礼物加速比利时局势紧张」,一副比利时明天就要分裂的样子:



在争抢熊猫这件事上,比利时人民的热情超过了他的欧洲朋友,但比起日本还是差的太远。


早在1972年,中国就向日本赠送过2只大熊猫「康康」和「兰兰」,用「轰动日本」这个词根本不配描述当时的盛况:


2000名记者拥到机场抢新闻,熊猫向公众开放后,队伍排出好几公里,甚至还有3000人彻夜排队就为了看10秒钟大熊猫,1年内有920万人次参观过大熊猫,当时日本总人口才不过1亿出头:



对熊猫的狂热一直延续到今天,全日本最古老名气最大的东京都恩赐上野动物园,养着两只2010年租借给日本的大熊猫「真真」和「力力」:


真真和力力


先不说游客有多疯狂,堂堂上野动物园,136年历史,占地面积和动物种类比北京动物园还多,主页居然全是熊猫,怎么看熊猫吃饭,怎么参加熊猫日纪念活动等等信息一应俱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熊猫馆主页,这让动物园里其他507种动物怎么想?



特别是2017年真真和力力的宝宝诞生后,整个东京都疯了:



所有纪念品都变成跟熊猫有关,东京最著名的伴手礼Tokyo Banana蛋糕,从曾经的豹纹、斑点变成熊猫脸:



为了给熊猫宝宝起个好名字,在全日本范围内开展征集活动,半个月内收到25万份投稿,最后才把宝宝名字定为「シャンシャン - 香香」:


香香的百日照


从此,香香的任何动静都变成全日本人人关注的大新闻,香香长牙啦,香香最新体重37.8公斤啦,香香1岁啦,香香自己住啦… 据网友说,日本电车上滚动的新闻,香香在前,新任天皇登基在后:



并且,要看香香得摇号,为了避免游人过多让香香受惊影响健康,上野动物园只提供2000个参观名额,但参观申请最多收到过24万个,中签率跟北京汽车摇号差不多:



为了满足日本人民云吸熊猫的生理需求,动物园还开了个熊猫直播网页,总共分8个区域,休息区、用餐区、游戏区,想看哪里点哪里,已经非常贴心了。


点击量具体怎样不知道, 但负责直播业务的日本视频运营商J-Stream在直播上线当天股价涨停倒是真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