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数据资产在金融信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以及《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团体标准的编制情况。文章指出,创新型数据资产信贷融资模式为企业和信贷机构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探索,但也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管理。文章还详细描述了该标准的定位、内容、编制计划以及参与编制的单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数据资产在金融信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文章介绍了数据资产在金融信贷领域的应用探索日渐深入,新贷款业务发展趋势显著,为企业和信贷机构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探索。
关键观点2: 《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团体标准的定位和内容
文章阐述了该标准旨在给出企业从数据资源盘点到实现信贷融资全流程的标准化操作方案,涉及融资模式、适用范围、流程等。
关键观点3: 数据资产全流程管理面临的挑战
由于数据资源的特殊性,通过数据资产获得信贷融资对其权属、估值、处置等资产全流程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观点4: 《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标准的编制计划和参与单位
文章指出了该标准的编制计划,以及目前已经参与编制的部分单位,并呼吁有兴趣的单位和个人参与标准的编制工作。
关键观点5: 标准实施后的影响
文章展望了《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团体标准实施应用后,将会有更多企业成功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实现数据的价值最大化,金融机构将基于数据资产开展信贷融资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正文
当前,数据资产在金融信贷领域的应用探索日渐深入,
2021年起至今,已公开的数据资产授信融资额为4.764亿,2024年上半年达1.959亿,新贷款业务快速发展趋势显著。
创新型的数据资产信贷融资模式,既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案选择,也为银行等信贷机构提供了全新的模式探索。
然而,由于数据资源的特殊性,通过数据资产获得信贷融资,对其权属、估值、处置等资产全流程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创新型融资模式在市场实践中尚无统一的标准可以参照,需要生态链上各类机构通力合作,不断推动其向着规范化和市场化发展。
2024年8月9日下午,20余家数据资产化生态服务商、近百位产业、技术、合规、会计、资产评估等领域专家聚焦数据资产化应用实践,共探数据价值实现路径,共绘《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蓝图。
《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标准的定位是给出企业从数据资源盘点到实现信贷融资全流程的标准化操作方案,标准内容涉及融资模式、各个业务流程中的适用范围、流程等。本标准将
通过广泛吸纳一线实操经验,联合数据资产化生态圈各方视角,为企业数据价值的实现提供有效指引。
追根溯源,企业数据价值的实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一方面需要构建以合规为基础的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质量、安全和合规性,建立数据资源台账,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对于企业数据资源的整体掌控和动态跟踪。另一方面企业还需建立适配的财务分析模型和完整的价值评估体系,进行预期经济利益分析。
随着《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团体标准的不断完善,相信标准实施应用后,将有更多企业能够成功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实现数据的价值最大化。更多金融机构将基于数据资产开展信贷融资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数据交易服务也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
本标准已于6月7日正式立项,计划于2024年12月前完成编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标准编制还在进行中,如您也想与数据资产化实践者一同研讨,共同推动数据资产化向着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促进高质量健康发展。可扫码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后续会有工作人员与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