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点击上方蓝字“
观点
”,欢迎关注并置顶,即可快速获取房地产新鲜深度资讯。
预判未来三年将是兼并整合的重要时期,大地在这个时期内也会抓住机会,通过自建和收购进行规模上的扩张。
编者按:8月7-10日,博鳌房地产论坛将连续第十七次在海南举办。十七年来,几乎所有房地产英雄人物及标杆企业,都参与了这个全行业年度盛会。
“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主题下,在激烈的论剑中思辨,在专业的交流中融合,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海纳百川,为中国房地产注入新的生命力。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观点地产新媒体特别推出“2017博鳌特稿”系列报道。
观点地产网
巨幕影厅中,摆放好落地麦克风、吉他和架子鼓,搭建起银色金属质感钢架,闪烁天蓝色星光,一场小型演唱会就绪。
将演唱会搬到电影院,这是大地影院集团去年底才提出的设想,2017年开始进行试验,九场演唱会举办下来,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说,效果超出了她的预期。
提出这一设想的背景,是影院行业银幕投入高,单银幕产出低,导致出现此行业现状的原因,大地影院集团于欣认为是“票房增速没有和银幕增速匹配上”。在此情况下,增加非票房收入就成为其实现盈利的另一重要方式。
但对于每个影投公司而言,正面临着的并非仅为银幕投入高,单银幕产出低,还有行业之中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这一行业背景下,市场份额的争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于欣称:“要抓住机会,通过自建和收购进行规模上的扩张”。2017年初,大地影院集团通过收购橙天嘉禾已新增76家影院,由此开始拉开与身后追逐者的差距。
影院突围
2016年,被外界视为影院行业困苦的一年,这一年中,影院租金上扬,银幕投入偏高,单银幕产出却偏低。于欣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指出,导致这一行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票房增速与银幕增速不匹配。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合计455.21亿元,较2015年增长3.76%,这个增幅几乎是近十年最低。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银幕总数已达41179块,比2015年新增9552块,增速达到30.2%。
这一行业现状之下,增加非票房收入成为许多影投公司的选择。
2017年以前,大地影院的非票房收入就已经包括餐饮与零售,收入占比达到23%,这部分内容大地放置于其“电影+”的战略中。
于欣向观点地产新媒体介绍,最初考虑“电影+”是基于电影文化族群,“电影文化族群是因为电影而产生的族群,这个族群的生命力非常强,他们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和复合型的特点”。
2016年底,为增加非票房收入,同时也是考虑到电影文化族群还有更多的内容需求,大地影院集团再于其“电影+”战略中增设新板块,即“电影+创意文化”。
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电影+创意文化”板块将包括演唱会、舞台剧、儿童剧、游戏等多元化内容,通过将上述内容搬至电影院,从而获取门票、广告、粉丝周边等额外的非票房收入。其中,演唱会已率先在2017年进行试水。
按照于欣所称,将演唱会搬至电影院的效果目前超出其预期。因此大地影院集团计划把“创意文化”板块的内容于二三四线城市规模化,于此同时,将非票房收入占比的初步目标定在了30%。
对于未来,于欣表示,“电影+”战略会在目前四个“+”的基础上再加入更过元素,因此电影文化族群有无限“+”的可能。
规模发展
银幕投入高,单银幕产出低,事实上仅为影院行业现状的一部分,包括大地影院集团也不得不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
于欣提及,前述所指的影院租金上扬就与影院行业竞争激烈大有关联。而从近几年的市场份额僵持之态来看似乎也能嗅到影投行业中的一股股硝烟气息。
据媒体报道,2016年1-12月份,各大影投公司的票房收入排名中,除了万达院线以13.8%的市场份额领先之外,后几名影投公司的市场份额都较为接近。比如第二名的大地影院,票房占比4.9%,第三名的横店院线为4.1%,金逸影视以3.9%排到第四,第五位中影影院投资票房占比3.6%。
市场份额分散,也正说明影院行业的收购兼并空间极大,于欣也指出,目前影投行业已经进入了收购、并购整合期,“随着电影行业走入平稳增长的时期,很多小的投资人开始考虑退出市场”,而这也成了各影投公司争取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期。
据悉,2016年影院行业的收购兼并案包括:万达院线收购大连奥纳、万达院线收购广东厚品、万达院线收购赤峰北斗星;中国电影收购大连华臣;完美世界收购今典院线、今典影城和今典文化……
2017年,大地影院集团也做出了收购兼并动作。1月25日,大地影院集团对外宣布,以33.87亿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橙天嘉禾旗下所有的中国大陆地区影城。
橙天嘉禾于中国拥有76家影院,532块银幕,遍布36个城市,且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
于欣指出,收购橙天嘉禾补充了大地影院集团的城市布局,一线、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银幕占比分别由9.5%、33.7%、56.7%提升至12.2%、39.3%、48.5%。
同时,收购还将巩固大地影院集团市场第二名的位置,和第三名拉开距离。另外,今年大地新增影院将会超过100家。
于欣说:“预判未来三年将是兼并整合的重要时期,大地在这个时期内也会抓住机会,通过自建和收购进行规模上的扩张。”
以下为观点地产新媒体对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女士的采访实录:
观点地产新媒体:这几年一直听到一种观点,商业地产进入了寒冬状态,影院和商业地产关系很大,在这几年影院方面有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于欣:
商业地产进入寒冬对影院有一定影响。第一,很多商业地产经营不善对影院经营会有一定影响。第二,新建商业地产项目很多都延迟交场了,要么是资金不到位,要么招商不到位,因此这对影院建设速度也是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商业地产不景气,但影院方面的租金还是持续走高,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开玩笑,整个商业地产中只剩下影院这个业态是属于甲方市场,其他业态都进入了乙方市场。
前几年影院一直很火爆,商业地产里电影行业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这种激烈的竞争也推高了租金。这几年整体商业地产不景气,不但没有把影院的租金降下来,反而致使电影院的租金涨高了。
观点地产新媒体:有人说过去一年电影行业其实很苦,大地影院有没有遇到相关的问题?
于欣:
大地在大环境下很难独善其身,这些问题我们也都遇到过。主要是因为全国银幕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票房的增速没有和银幕增速匹配上,所以必然造成银幕产值全行业开始出现往下走。
换句话说,主要是影院终端建设和内容生产速度没有匹配上,影院终端建设一直高速发展,但是电影内容生产较慢,出现了严重供给不足,就必然会造成单银幕产出降低。
这是阶段性的供给不匹配,是整个电影行业的短期调整。电影行业已经经历了十年百分之三四十的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未来我们看到更多的会是平稳增长。
观点地产新媒体:以33.87亿收购橙天嘉禾,大地影院是如何看待橙天嘉禾的价值和这一次收购的意义?
于欣:
收购橙天嘉禾最重要的意义是补充了市场布局,大地之前主要在二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以三四线城市为主,而橙天嘉禾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收购之后,大地之前一线、二线和三线及以下的银幕分别由9.5%、33.7%、56.7%变为12.2%、39.3%、48.5%。
此外,还巩固了大地影院市场第二名的位置,使大地和第三名拉开了距离。我们通过双方的资源整合,能够更加深化推动“电影+”战略。
观点地产新媒体:是否还会通过收购兼并扩大规模?
于欣:
电影行业已经进入了收购、并购整合期,现在市场份额比较分散,随着电影市场走入平稳增长的时期,很多小的投资人开始考虑退出市场。
预判未来三年是兼并整合的重要时期,大地在这个时期内也会抓住机会,通过自建和收购进行规模上的扩张。
观点地产新媒体:大地影院上半年除了兼并收购以外,还将演唱会搬进了电影院,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于欣:
这个想法来自于大地的“电影+”战略,我们当时考虑“电影+”是基于电影文化族群,电影文化族群是因为电影而产生的族群,这个族群的生命力非常强,而且他们的需求也具有多元化和复合型的特点。
所以,这个庞大的文化族群上面我们可以加入很多元素,演唱会是其中一个元素,是“电影+创意文化”的一部分。未来我们在创意文化部分除了演唱会,还会再加入舞台剧、儿童剧、脱口秀、游戏等,给电影文化族群更多电影内容上的消费。同时,也希望把电影院打造成一个泛娱乐文化平台。
大地针对演唱会做了硬件上的调整,以适应演唱会的需求,已经在四个城市办了九场演唱会,非常成功,每一场都爆满。
这几场还是以试验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还是理顺商业模式,看看这个市场是不是真的有此类需求;消费者、电影文化族群对演唱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反应,而事实证明,市场对此反应非常好,超出了之前的预期。
观点地产新媒体:除了创意文化板块,大地“电影+”还包括什么内容?
于欣:
还有“电影+创意餐饮”“电影+创意零售”,这些主要是为了增加非票房收入,也是满足电影文化族群的刚性需求。
看电影前或看电影后,总有时间能够赶到饭点,观影者可能着急看电影,有时候不一定有时间吃饭,大地会提供一些轻餐满足暂时果腹的需求。
我们还要考虑“电影+创意餐饮”里的内容不能和商场里的餐饮业态矛盾,他们可以在商场里大吃一顿,而大地会提供一些小轻食来满足他们的需求,零售则更多的是集中在电影衍生品上。
我们还有一个板块,“电影+创意互联网”,但“电影+创意互联网”更多是背后的运营体系。
创意互联网里会员是核心概念,大地和BAT、猫眼等都建立了联合会员,双方拿出共同的资源经营联合会员,给会员更多的权益,使得会员的忠诚度更高。异业的联合会员,这背后是一套互联网经营思路,以及互联网的技术体系在支撑。
另外,大地APP会嵌入很多在线视频,给观众更多线上、线下的选择,看电影是整块的时间,看视频是碎片的时间,我们希望观众在整块的时间和碎片的时间里都能沉浸在电影文化里。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