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旗扬时事
主要分析国际国内各种时事和走向预判,包括政治、时事、经济、股市、楼市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主编温静丨今天发生了什么? ·  17 小时前  
主编温静  ·  推荐一批待播古装悬疑剧 ·  17 小时前  
主编温静  ·  多家电视台,上新一批“00后”主播! ·  昨天  
大白话时事  ·  春节低谷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旗扬时事

一边是乔迁之喜,一边是血腥镇压!以色列又赢了一局

旗扬时事  · 公众号  · 时评  · 2018-05-16 17:17

正文

昨天,5月14日,既是以色列建国70周年,又是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搬迁到耶路撒冷的大喜日子。


特朗普派出了女儿伊万卡和女婿库什纳代表自己参加新馆揭牌仪式,参加活动的美国高官还有财长努姆钦。

特朗普干了一件之前美国总统都不敢干的事情,他先是在去年12月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现在又将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有了美国公开支持,以色列自然眉开眼笑,弹冠相庆。不但将一条街道改名为“特朗普”大街,还将一支足球队更名为“特朗普”队。


耶路撒冷是三大一神教的共同圣地,再加上巴勒斯坦问题,谁在这里单方面做出改变,都会引发严重冲突。特朗普在明知会死人的情况下,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包括盟友们反对,做出了这一决定,并付诸实施。


从美国国内看,犹太集团力量对白宫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以色列利益凌驾于美国利益之上。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举行抗议活动时,以色列军队开火镇压,目前至少造成59人死亡,2700多人受伤。


然而,西方舆论界并没有用“屠杀”去形容这一惨剧,而是“冲突”这样一个中性词,轻描淡写地出了几篇报道。


当中国网友在网络谴责这一血腥事件时,却有一股力量出来反击并引导舆论,它们说得很极端,意思是美国和以色列强力镇压穆斯林有什么不对?


如果它们记忆能力不是小鱼的话,应当记得,1992年爆发的波黑战争,是谁在公开支持波黑穆斯林?1999年科索沃战争,又是谁在支持阿族穆斯林从塞尔维亚分裂出科索沃?车臣战争时,又是谁要普京跟叛军谈判?


被美国视为对手的国家,其国内的分裂势力背后,是谁在煽风点火,鼓劲打气?当盘踞中东的伊斯兰国被打散时,是谁在帮它们逃出绝境?


怎么到巴勒斯坦问题上,亲美分子标准又变了?说到底,这些人的标准只有一个:美国做什么就支持什么,哪怕是杀人放火,罪恶滔天。


“人权”大棒不见了


西方媒体在这起事件中,除了避开“屠杀”一词之外,连图片选择都小心翼翼,不刊登过于血腥,过于暴力的以色列军警镇压画面。是怕圣母们接受不了血腥暴力吗?


那如何解释西方媒体在罗马尼亚蒂米索拉事件中,拿孕妇肚子被剖开的照片刷屏?又如何解释不断在网络上发布叙利亚小孩被毒气杀死的照片?只有一个原因,因为那些是白头盔们和他们先辈们的杰作,是宣传的一部份。

如此残暴地对待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示威者,欧洲人权组织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再也看不见科索沃战争时期那种为穆斯林哭天喊地的节奏了。


双标就是伪善,“人权”背后不就是政治吗?NGO的圣母们哪里去了?


阿萨德在叙利亚干过这种事吗?当大马士革,阿勒颇,霍尔姆斯出现示威人群时,用手足无措来形容他都不过份。可是他成了西方舆论中的“屠夫”。


米洛舍维奇也是“屠夫”,他为塞尔维亚领土完整所做的一切,跟今天以色列干的事情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海牙法庭敢不敢发一张传票给内塔尼亚胡?


今天,联合国安理会要通过一项对加沙地带暴力事件进行独立调查的决议,并发表谴责以色列行为的声明,结果被美国一票否决。

一个家里立着好大一座“人权”牌坊的灯塔国,居然连谴责也舍不得。难道这样耶路撒冷问题就会被平息吗?不会的,只能令越来越多的人为此丧生。


安理会五常,英法中俄都反对以色列将耶路撒冷全城当作首都,特朗普作出迁馆决定后,不但欧洲盟友不跟追随,而且连日本也拒绝搬迁。


一方面,大家在中东都有能源利益存在,在这个阿拉伯人极其敏感的问题上,都不愿火上烧油。


另一方面,从历史来看,巴勒斯坦人是受压迫一方,这七十年来,巴以双方的地盘面积出现了根本性逆转。


只要西方舆论保持沉默,一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人权于是也消失。


美国的约束与纵容


从杜鲁门时代开始,历任美国总统都有一项头疼又必须面对的工作,就是推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谈,缓和世仇。一边要约束以色列的野心,一边要平息阿拉伯盟友们的怒火。


1979年之前,美国在中东有三大支柱:以色列,沙特,伊朗,另外还有一个北约成员国土耳其。


以色列,沙特,伊朗三国互为敌对国家,又都是美国盟友,如何平衡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每一年都在考验着美国外交功力。


而在美国内部,犹太游说集团的压力,也影响了美国外交政策制定,对于以色列一些“先斩后奏”行为,美国经常要扮演事后确认者的角色。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军队占领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这里是以色列的首都。


然后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兴建犹太人定居点,驱离巴勒斯坦人。


国际社会认为所有的犹太人定居点都属非法,并对中东和平构成威胁。


因为耶路撒冷在二战之后,就是国际托管地,谁也没有权利说这里是谁的领土。英国作为托管者,为了让流亡犹太人有一块建国之地,把非洲的乌干达划出一块,让犹太人作为立国之地。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今天以色列会是一个非洲小国。所以犹太人恨英国佬,他们一定要回到“迦南”,这块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


1948年他们在美国支持下建国了,苏联也不反对,从战略上来说,以色列势必成为美国一块“飞地”,英国则失去了管理权。


美国历届总统对以色列非法占领的土地都有不同的态度:


杜鲁门让犹太人建国变成了现实(国际承认)


艾森豪威尔强迫以色列撤走所有非法占领土地,以色列一直跟美国磨。


肯尼迪也不赞成以色列强占巴勒斯坦领土。


肯尼迪被暗杀后,约翰逊总统不再强迫以色列人撤出占领区。


尼克松实行模糊政策。


1976年3月23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斯克兰顿发表声明,承认以色列违反了国际公约,不接受所谓的既成事实。


卡特下台后,里根却公开承认耶路撒冷主权属于以色列。


老布什反对在东耶路撒冷修建犹太人定居点,但没有采取行动。


克林顿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在国会通过了迁馆提案,认为以色列在定居点活动合法。 克林顿时代美国财政赤字好转,并非偶然。


911之后,小布什因为搞反恐战争需要整个国际社会配合,所以美国对犹太人定居点反对是比较坚决的,议题设置为:以色列应当与阿拉伯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奥巴马这八年,直到临走前,才狠狠踹了犹太人一脚。2016年12月23日,安理会针对一项谴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与东耶路撒冷兴建犹太人定居点非法行为的提案。


表决前,内塔尼亚胡和已经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要求奥巴马动用否决权,封杀决议案。


在表决现场,安理会15成员国之中,英法中俄与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全部投出赞成票。美国代表鲍尔当场接到白宫安全顾问莱斯的电话,传达奥巴马指示,要求她投下弃权票。于是,鲍尔向安理会示意美国弃权。


14:0,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刻结束在非法占领区的活动,同时要求巴勒斯坦停止暴力煽动。


这是36年来,安理会第一次通过谴责以色列决议,这时离奥巴马交班只有23天时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