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iboWpgibpt9m31KXovU6T5t5bnPUvokwR0Q4DdMWawibaHZ3xdnWWicpMx2Nd8dE5kiakMW05RX0GFGMYgcDcUpiaXw/640?wx_fmt=png)
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就诊症状,其中中枢性眩晕,尤其是后循环缺血导致的孤立性眩晕较为凶险,可危及生命。
目前大多数医院无法急诊行颅脑核磁检查,而且早期核磁检查结果存在假阴性,因此通过床边检查早期识别中枢性眩晕至关重要。
头脉冲一眼球震颤一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以及 HINTS plus 包括头脉冲试验、眼球震颤方向观察、眼扭转偏斜试验以及听力评估,其简单易行且能迅速区分中枢性和周围性眩晕。
首先看看研究怎么说
研究显示对于至少合并一项血管危险因素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 HINTS 检查可有效识别中枢起源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敏感性 100%,特异性 96%[1]。
近期的一项系统综述显示,HINTS 检查阳性的患者较阴性的患者后循环卒中风险增加 15 倍[2]。
这么有效的检查究竟怎么做?
1. 头脉冲试验
又称甩头试验,基于前庭-眼反射(VOR)。
神经通路及定位:
(1). 当头向右侧转动时,同侧外半规管内淋巴液朝向壶腹流动;(2). 壶腹嵴毛细胞的纤毛朝向动纤毛方向偏倒,引发去极化;(3). 神经冲动沿着前庭神经传至脑干的前庭神经核;(5). 分别通过外展神经引发外直肌的收缩;同时,传至对侧动眼神经核,通过动眼神经引起内直肌收缩。结果导致眼球朝向对侧运动,形成慢相;(6). 当眼球移动至眼眶的最外极限时,启动中枢矫正,使眼球朝相反方向快速返回,形成快相。患者面对检查者而坐,紧盯检查者的鼻尖并放松颈部,将患者头部快速转向一侧,正常反应为眼球代偿性向相反侧运动,不出现延迟(A 图),一侧前庭功能病变患者眼球先是朝头部转向的方向转动,随后出现纠正性的相反方向的扫视眼动(B 图)。阳性:水平半规管(感受器)--前庭神经(传入神经)--前庭神经核(反射中枢)--内侧纵束、眼动神经(传出神经)---眼外肌(效应器),VOR 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表现为甩头试验阳性,但通常被认为是外周性前庭损害的体征。阴性:由于 VOR 没有涉及小脑,小脑卒中患者则表现为正常的(阴性的)。总之,甩头试验正常高度提示中枢性前庭病变,异常也不能完全肯定就是外周损害,因此需结合眼震及眼偏斜等检查综合判断。偏心凝视时,眼外肌在神经整合器控制下发生强直性收缩,克服眶内容物正常的弹性阻力,保持眼球稳定于偏心位置。当小脑或脑干(主要是小脑绒球、前庭内侧核)病变干扰神经整合器,患者偏心凝视时,眼球发生缓慢向心漂移回中线,后快速矫正性眼球反跳将眼球带回偏心位置,形成凝视性眼震,被认为是支持中枢性前庭综合征最敏感的标志之一。将视靶从病人双眼正前方向左、右、上、下等方向分别偏移 30 度,视靶在每个位置停留数秒钟,必要时时可延长停留时间,注意观察眼球震颤出现的方向和类型。凝视眼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出现,凝视眼震方向一般朝向凝视侧。眼扭转、眼偏斜、头歪斜是眼倾斜反应(ocular tilt reaction,OTR)3 个特征性体征,提示耳石重力传导通路损害。左图:正常人向右倾斜时,右侧椭圆囊耳石器受到刺激,便会出现头向左倾,两侧眼球均向左旋转(逆向旋转)、左眼低斜视及右眼高斜视的生理性眼偏斜反应。右图:左侧椭圆囊、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核,或右侧中脑-间脑或小脑病变时的向左病理性眼偏斜反应[3]。OTR 三联征不总是同时出现,有时主要表现为眼偏斜,可通过交替覆盖法来检查眼偏斜,对中枢性前庭病变特异性达 98%[4],但敏感性低,多见于脑干和后颅凹病变,被称之为基底动脉栓塞先兆。遮盖一只眼,对侧眼仍然注视前方视标没有发生运动,然后遮盖对侧眼睛,观察另一只眼的运动方向。阳性表现为双眼眼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出现一高一低,眼球向上眼伴有内旋,眼球向下眼伴有外旋,在去除覆盖后可见眼球在垂直方向上纠正性轻微移动。在 HINTS 检查不能鉴别中枢和周围性病变时,可用手指粗查听力评估有无听力下降来协助鉴别,称之为 HINTS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