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我们是一线教师,我们都热爱数学。本公众号旨在传播数学文化,科普数学知识。你可以走近数学名师,追寻牛娃成长之路,还有烧脑趣题,数学教学经典案例分享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为什么有些书宁可不读也不可随便读?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头像是你本人吗?公司招主播,你考虑一下...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去世921年,苏东坡依旧是全国豁达之极的男人!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4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当公司就剩下我一个人,领导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飞蛾扑火,竟然隐藏着数学秘密

数学爱好者俱乐部  · 公众号  · 数学  · 2019-04-09 16:43

正文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千奇百怪的答案,就好像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运数字和偏好。


如果问世界上最神奇的方程是什么,那么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欧拉恒等式。


在这个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等式里,汇集了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五个常数。 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皇冠上的明珠,都代表着人类永攀科学高峰的征程中,留下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0 1 都是有理数,承载着算数王国的基石; 虚数i 作为虚拟世界的支柱,是代数学的象征; 无理数π 诠释着几何学的美; e 是自然对数的底,则闪烁着分析学的光芒。现代数学的三大分支,代数、几何与分析,都在这个公式里完美而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那么,在这个五个数里面,是否就隐藏着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呢?


没错,这个数就是自然常数e。


历史上, 人们把对数的发明、解析几何学的诞生与微积分的创始并称为17世纪数学的三大成就。 e作为自然对数的底,从那个时候起,就逐渐崭露头角,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跃升保驾护航。


在欧拉恒等式里,0、1和都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数字,虚数i则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只有e似乎最低调,在生活中,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甚至都不曾见过e的踪影。然而吊诡的是, 就是这样一个处处隐姓埋名的无理数,却揭示了宇宙中最深刻的秘密,并且反映了自然界诸多事物发展的底层规律。


其实,e一直在和我们默默地打交道,只是它隐匿得太深,要理解它还需必要的抽丝剥茧。比如,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钱包大小。

理财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常识。对于缺乏投资渠道的老百姓,人们更倾向于把钱存入银行。曾几何时,银行以优渥的定期存款利率吸引着大部分的居民存款。


假如某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00%,我们来看看一年内我们能从银行薅走多少羊毛。如果我们的初始本金是1元,很显然,一年后我们能获得2块钱的收入。


如果我们希望银行半年付一次息,所得利息继续作为本金存入银行,那么一年后我们将获得2.25元的收入。


如果我们希望银行更加慷慨一些,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利息计算,然后利滚利,一年后我们将获得2.61元的收入。


感谢各种宝宝的出现,我们终于可以实现按天发放利息,并且利滚利,这样算下来,一年后我们将获得2.71456元的收入。


然而,我们的“贪得无厌”总归要有一个天花板,即使银行按分钟、按秒来发放利息,我们一年后最多能获得的收益就是这样一个极限,而这个极限正是e。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出现过100%的年化利率。常见的利率也就是在2%-5%之间浮动。如果银行年化利率是4%,那么一年后的收入极限就是e开25次方,一年后的利息收入最多只有4.08%。


从某种角度来说,e就是复利的极限,也是增长的极限。e,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为人性的贪婪划定了边界。

原来,夜晚活动的昆虫为了确保自己的运动方向,通常以月光作为参考。它在漫长的进化中,已经学会了让自己的行动路线和一束平行光线保持固定的角度,这样就能以直线飞行。


海螺的外壳、向日葵的种子、台风的流动、水中的漩涡,包括DNA形成的双螺旋结构,甚至银河系的俯视图,都呈现出这个规律。原因就是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辐射线等角度的发展方向,最终就必然形成一种螺旋线的外形。这里面都包含着数字e。唯一的区别,仅仅是e的多少次方不同。在自然界的底层规律上,依然能找到e的踪迹。大自然在各种微观、宏观、生命和非生命体现象中都透露出对e的喜爱。


斐波拉契螺旋线——DNA的双螺旋结构

斐波拉契螺旋线——海螺的外壳结构

斐波拉契螺旋线——向日葵的种子排列

斐波拉契螺旋线——水中的漩涡

斐波拉契螺旋线——台风的流动规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