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乱翻书
纸上谈兵,分辨科技史信号与噪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乱翻书

扎克伯格的野心和斯特罗姆的美学

乱翻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1-05-21 18:36

正文

扎克伯格总是嘲笑Instagram用户规模太小。


文/张卓 (致力于成为非虚构圈第一个段子手的互联网人)


1)


互联网无外乎只有一个指标:增长


所以Facebook无所不用其极的为了增长,用户的增长,收入的增长,各方面增长……其背后的策略细考究下来,是粗糙的,简单的,数据主义的,毫无美学色彩的。从这点来说,国内和Facebook最像的公司确实是字节系,和扎克伯格最像的也的确是张一鸣。他们都是数据狂人,增长狂人,工具狂人,都信奉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保持足够的清醒、克制、理性、保持在激烈竞争之下的核心动能——增长。


Instagram是Facebook十年前收购的公司,我是看完这本书,才注意到INS开屏有一个小小的for Facebook的字眼。很难把这两家公司联系到一起:惯常的认知,facebook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有,热点新闻,社交、朋友动态,投票,小游戏…… ins漂亮,美丽,彰显品位又不失趣味,当你和朋友说我们ins一下的时候,大家很容易明白,你们是要把美好的生活上传到这个产品里。


扎克伯格和斯特罗姆 (Kevin Systrom,题图右1,Instagram创始人) 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前者野心巨大,热爱竞争,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在价值观层面——至少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之前——根本不以为意。扎克伯格是没有价值观的人,他的追求是成为各方面的第一——如果不是2016年被控告操控美国大选为了堵住华尔街的口洋洋洒洒写了很多Facebook到底是什么的文章,扎克伯格对一份产品的价值观这几个字不屑于顾。 这是一个极其傲慢的商人。


斯特罗姆在扎克伯格的衬托下,简直太像一个艺术家,他会因为不满意办公室的布局而大发雷霆,他享受生活,参加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和名流吃饭,当外界质疑ins图片太精致了从而导致给使用者造成心理障碍减少发帖数时,斯特罗姆高傲地说,INS就是展示最美好的生活的。换言之,他根本不在乎增长。 这是一个极其傲慢的产品经理。


2)


增长和广告业务是相连的,增长越多,广告业务越好;

而控制增长,坚持社区的氛围和调性又是另外一条路。


增长所带来的问题很直观:劣质内容,虚假消息,不作为的超级平台;坚持社区调性所带来的争议比如用户规模小、不盈利、商业化速度太慢……似乎后者所遭遇的质疑更大,尤其在资本层面。


没有人否认知乎是一个好的产品,但知乎上市时的招股书引发一片哗然,原来知乎单个用户所贡献的实际收益这么低啊,原来这个产品一年的年收入才11亿啊;B站也被如此质疑过,甚至豆瓣这款我用了20年的产品已经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遗憾的产品——遗憾是指,它不赚钱。


所以叫好不叫座,你到底站在人民的一头,还是站在资本的一头。


可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增长——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强烈的认知。如果否定这个认知,很多事情就无从讨论。在这个价值体系之下,所谓资本的全球化进程就像车轮一样滚滚的前进着,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


资本家们先是通过大航海技术占领未开荒的土地,再是殖民其他国家…然后开辟新的阵地,从工业时代到金融时代,到现在的科技时代,从对土地的争夺到对商品的争夺到现在对DAU对时长和所谓技术的争夺……一切的本质都是不停的增长,扩张,实在没得搞了,就去地上到天上,从实体到虚拟,抢别人的地盘,互联网世界秉持这个逻辑,所谓太阳底下绝无新鲜事。


看看每天的互联网新闻,你会惊讶的发现,这群所谓最聪明的大脑所做出的决策和200年前的西班牙国王没什么区别——去占领,去抢夺,去收购,做大做强做成托拉斯。


增长才可以保证权力的合理和合法性。



Facebook就是一款最极致的资本主义产品,但它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什么? Facebook想要接管人类的数字生活,做线上数字王国。总统的管辖有地理疆界,Facebook没有。 ins的主张很明确,想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用户feel better。但是它的增长可真不怎么样,扎克伯格总是嘲笑ins用户规模太小。


斯特罗姆最终在被facebook收购了六年后,离开了ins。扎克伯格认为,ins并没有为Facebook带来什么样的贡献;而斯特罗姆认为,长期以来,扎克伯格都低估了ins的价值。


3)


很多事情很有意思,Facebook收购ins时,整个世界都对这两个产品缺乏深刻的理解。那大概在六七年前。


现在读这本书,你不得不承认,扎克伯格对很多事情的理解是最深刻的以及最能看透本质的,他坚持秉持增长的逻辑,他在选择收购一家公司时,标准非常简单:


同一个用户,既用Facebook又用XXX,那么后者就属于他要收购的范畴。
他那时就和周围人谈到,增长有两个层面:
第一,不断把不使用facebook的人转为使用者;
第二,就是把使用facekbook又高频使用另外一个的产品买下来。
这样一个用户的所有的冲浪时间就都属于facebook了。



所谓用户数量的激增,可所谓用户的时间激增。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扎克伯格认为,未来所有产品都是在抢夺用户的有限时间,这个理论大概2017年才盛行的,扎克伯格在收购INS时就已经提出了,他真是太聪明了,果真是一个大学期间就熟读希腊城邦史的人。


ins不是第一款基于手机摄像头所诞生的移动工具,但在10年前,当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ins确实引发轩然大波,一款移动端的软件真的这么值钱吗?这家公司只有16个人啊?以及这玩意到底有人用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