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超 李金柳 宋潇
来源: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事件
:
北京时间
11
月
7
日,美国中期选举各州结果陆续出炉,共和党率先获得参议院超过
50
个席位、民主党率先获得众议院中
218
个席位,意味着美国中期选举结果落定。我们的点评是:“分裂”国会出炉,财政扩张受限。
我们的观点:
一、“分裂”国会出炉。
北京时间
11
月
7
日,美国中期选举各州结果陆续出炉,共和党率先获得参议院超过
50
个席位、民主党率先获得众议院中
218
个席位,这意味着两院由此前同时被共和党控制,变为共和党控制参议院且优势席位增加,而民主党控制众议院。这一结果符合市场预期。
二、参众两院的角色。
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采取两院制,负责行使立法权,多数法案都可在两院中提出,并需经另一院审核。但与税收、财政相关的法案必须由众议院提出,再经参议院审议。此外,参议院具有批准人事任命和国际条约的权力,众议院则拥有提出弹劾总统的权力。
三、特朗普权力制约增加。
由于众议院将受民主党掣肘,总统特朗普推进国内政策的能力或被削弱。此外,未来不排除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发起针对特朗普的弹劾,但参议院仍是共和党控制,最终通过概率不大。
四、内政实施或受挫。
两党的政策主张存在差异,众议院被民主党占据多数后,共和党政策上,针对减税永久化的方案或无法实现,大规模基建计划也可能因加重政府债务受阻,此外反对移民的政策实施难度也加大;民主党主张上,将更多关注医疗保障、药品限价等公平措施,在医保、移民等问题上两党冲突或更加激烈。国会“分裂”或使美国内政推进受阻。
五、财政扩张受限,经济逐步见顶。
当前美国财政税收收入增速下降、赤字率或小幅上升,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未来可能加强财政约束,美国进一步扩大财政刺激将会受限,减税效应面临减退。美国经济增速明年或将逐步回落,意味着美债利率或将缓慢筑顶,美元大幅上行的风险可能有所下降。这也助于短期缓解新兴市场货币的汇率压力。中期选举结果逐渐明朗后,美元指数走低,而由于此次选举结果与前期各机构预测结果一致,因此对市场的短期影响不大。
六、对外政策影响有限。
总统在外交、外贸方面具有较大自主权,因此中期选举结果对外交和贸易政策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对于贸易政策,两党方向上存在一定共识,只是措施有别。中美贸易问题走向未来仍需观察月底谈判情况。目前来看,一方面,美国经济扩张放缓,会松动支撑贸易冲突升级的经济基础,并且两院争执也会分散政策精力,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内政受阻刺激特朗普对外政策推进会更加急切。
1.
美中期选举结果出炉
北京时间
11
月
7
日,美国中期选举各州结果陆续出炉。
共和党率先获得参议院超过
50
个席位、民主党率先获得众议院中
218
个席位,意味着美国中期选举结果落定。
两院由此前同时被共和党控制,变为共和党控制参议院,且优势席位增加,而民主党控制众议院。这一结果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中期选举是在两次总统选举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
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国会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其中一次与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另一次在总统任期当中举行,即“中期选举”。
中期选举包含三项内容:
(
1
)美国众议院全部的
435
名议员进行改选;(
2
)参议院的
100
名议员中的
1/3
进行改选,本次中期选举,共和党的
51
席中
9
席需改选,民主党的
49
席中
26
席需改选;(
3
)州长选举及地方各州、县的立法和行政机构选举。
2.
参众两院的角色
美国国会是其最高的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二者共同行使立法权,互相配合与制衡。
参议院代表各州的平等参与权,
席位由各州平均分配而与人口无关,每州均有两位议员,任期
6
年,共有参议员
100
位。参议院单独行使批准人事、条约的权力,并对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参议院比众议院名额少且任期较长,地位更高,较为独立不易受公众舆论的影响,对外交政策具有较大话语权。
众议院则代表以人口为基础的参与权,
席位以人口为基准分配,任期
2
年,共有众议员
435
位。众议院单独行使提起税收财政相关法案、发起弹劾的权力,但都可由参议院审核驳回,对内政有更大影响。众议院相比参议院更能直接反映民意,具有提起税收相关法案的特权,议员可专注于某一领域,并形成各种委员会向国会提供建议。
简言之,
多数法案都可在两院中提出,并需经另一院审核。但与税收、财政相关的法案必须由众议院提出,再经参议院审议;而参议院具有批准人事任命和国际条约的权力,众议院则拥有提出弹劾总统的权力。
3.
特朗普权力制约增加
由于众议院将受民主党掣肘,总统特朗普推进国内政策的能力或被削弱。
从历史看,美国中期选举后,总统失去国会控制权的情况其实比较普遍。
1970
年以来,除了
1978
年和
2002
年的中期选举中总统所属政党控制参众两院以外,其余中期选举结果均出现总统所属政党并非众议院或者参议院的多数党,大部分总统甚至都经历过执政后期国会两个议院都是对手政党完全把控的情况,也就是成为了“跛脚总统”。
此外,未来不排除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发起针对特朗普的弹劾,但参议院仍是共和党控制,最终通过概率不大。
此前特朗普前私人律师迈克尔·科恩、前竞选团队经理保罗·马纳福特接连认罪,如果特别检察官穆勒的“通俄门”最终报告中显示出特朗普确有相关不当行为,在民主党控制众议院的情况下,其被提起弹劾的风险将大大提升。但此次参议院仍由共和党把持,而弹劾的最终审理权在参议院,故若无突发事件发生,特朗普最终被弹劾的可能性不大。
4.
内政实施或受挫
两党的政策主张存在差异。
传统而言,民主党政策偏向自由主义,强调促进公平和减少贫富差距,赞成政府干预。而共和党政策则偏向保守主义,奉行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机制。在此次选举之前,共和党曾提到的政策包括进一步减税加码,实施大规模基建,驱逐非法移民、甚至取消出生公民权等。
众议院被民主党占据多数后,国会“分裂”或使美国内政推进受阻:
(
1
)税改
2.0
或将难产。
针对个人和小企业的减税政策永久化、储蓄方案等措施或将因为两党之间的分歧和财政约束而无法通过。
(
2
)基建刺激或难成型。
特朗普竞选时曾称将投入超过
1
万亿美元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但出于对政府债务加重的考虑,民主党控制下的众议院可能加强财政约束,导致基建投资计划难以完全落实。
(
3
)医保、移民等问题上两党冲突或更加激烈。
特朗普当前的医疗、移民政策,与控制众议院的民主党医疗保障、支持移民等重视公平的主张冲突,因而后续也很可能遭到阻力。
5.
财政扩张受限,经济逐步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