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股备忘录
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圆圆说财实盘  ·  牛市旗手再次启动!抓住这次上车机会!!! ·  昨天  
钟正生经济分析  ·  2025年开年宏观展望:资产篇——在波动中谋布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股备忘录

周二,股市将这样走!(万亿资金即将进场,绝好机会在这里?)

A股备忘录  · 公众号  · 股市  · 2017-07-03 20:47

正文

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今日板块攻击图


今日大盘 沪指微涨逼近3200点,创业板强势

市场概况:

7月3日消息,今日早盘,沪指小幅低开,随后震荡下行,盘中指数在上证50指数带动下反弹,至午盘时成功翻红,午后开盘,沪指维持横盘震荡,盘面题材无明显变化。创指则分化上扬,自早盘开始持续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3195.91,涨0.11%,创指报1835.99,涨0.99%。

盘面上,钢铁、养殖业、西安自贸区、水利、新疆振兴等板块涨幅居前,饮料制造、证券、银行等跌幅居前。(来源:新浪财经网)




重要新闻 七月解禁市值大增,中国6月财新PMI至三个月高位

1

上半年A股再融资骤降45% 减持规模下降73%

2017年上半年已经过去。数据统计显示,A股市场上半年在新股发行、再融资、二级市场交易、产业资本增减持方面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今年上半年,伴随着IPO的常态化,A股市场再融资规模同比下降了44.54%,减持规模下降了73.23%。

2

七月解禁市值环比大增五成 本周36家公司解禁900多亿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沪深两市共有36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数共计69.81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81%。

3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 至三个月高位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 50.4,高于预期的49.8,前值49.6。此前公布的6月官方PMI为51.7,前值51.2。

4

“债券通”正式启动 千亿美元资金进场可期


7月3日,“债券通”正式启动。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又一盛事。市场人士指出,“债券通”启动后,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模式将由此前的“中介代理”升级为“一点接入”式,这是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举措,也符合人民币国际化大方针,不仅将有助于完善两地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也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债券市场而言,“债券通”为国际投资者配置内地债券资产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快车道”,未来有望吸引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资金进入内地债市。

行业情报站 中药产业进入良性发展时代,单晶硅片供不应求

1) 水污染防治法修改通过 将引爆万亿级市场空间 (来源:经济参考报)

2) 供需稳中趋缓 钢铁行业盈利仍将维持在高位 (来源:天天基金网)

3) 长江“第1号洪水”成形 水利管网建设有望加速 (来源:中国证券网)

4) 电子行业成机构调研重点 (来源:证券时报网)

5) 半年报即将到来 机构扎堆调研绩优锂电池公司 (来源:证券时报)

6) 中医药产业进入良性发展时代 (来源:证券日报)

7) 特斯拉CEO马斯克:首批30辆Model 3将于7月28日交货 (来源:同花顺综合)

8) 单晶硅片供不应求 两大单晶龙头入股“绑定”上游原料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看多 反弹远未结束,逢调整即买入

天风证券:反弹窗口期未关闭 左侧减仓时机未到

过去一周,A股主要指数继续上涨,我们在前期周报《反弹窗口期未结束,买什么性价比最高?》中强调市场反弹尚未结束。6月全月,MLF到期4313亿,央行续作4980亿,存量增加667亿;逆回购到期13800亿,央行续作14200亿,存量增加400。因此6月最后两周,资金利率普遍下行。进入7月,每周的MLF和逆回购到期量加总依次为,2500亿,4595亿,695亿,1385亿。到期压力主要集中在第二周,除非出现明显的信号,表示央行放弃对冲,否则我们继续维持5月下旬以来对市场的短期判断,即在产业资本出现大幅增持、《减持新规》、IPO节奏放缓、并购重组出现提速迹象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偏好处于修复阶段,反弹窗口期仍未关闭。


6月下旬以来,随着央行对到期流动性的对冲和良好的预期管理,资金利率在市场最担心最谨慎的季末不升反降,银行间利率shibor连续两周从高位回落,是否意味着利率拐点已经出现?站在目前时点展望下半年,其一,银行自查报告的提交工作尚未结束,金融去杠杆还有多少空间未可知;其二,金融监管两大重磅文件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均为落地,市场对两大新规的预期也相对混乱;其三,传闻已久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还需时日,金融去杠杆和金融反腐的基调在此之前很难确立。在以上三件重要工作有结果之前,资金利率仍然处于“易上难下”的阶段,难言拐点。


易上难下的利率将制约周期股的盈利,抑制成长股的估值,把握滞涨二线白马的补涨机会。

重视下半年混改落地的广度和力度,央企首推建筑、地方首推天津(医药集团).

梁明启:整体趋势向上 后市逢调整布局

早盘,沪深两市出现了高低开互现的状态,开盘之后,震荡向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近期的量能一直制约着指数的向上进攻,前面我们就提到过,这里如果没有量能的配合,很难发动较为有力度的上攻,今日盘面上,虽然钢铁,建材,包括一带一路概念以及次新股表现较强,但是上证50却展开调整,上证指数全天维持探底回升之后的震荡状态,截至收盘,两市涨停家数超20家(不含当日上市新股及ST),存结构性交易机会。


作为本周第一个交易日,其指数技术方面的看点都有哪些呢?首先,日K级别,今日盘中回探至10日均线位置附近出现止跌企稳,最终上证指数收出下影线较长的锤头线,说明10日均线位置存在支撑,其次,从成交量上看,这里的横盘震荡均基本维持了缩量的状态,说明这里主力资金在以时间换空间,同时表明此位置抛压并不大,那么短期整理之后还有上攻的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指数呈窄幅震荡走势,这种震荡是基于连续上涨之后的正常需求,所以,目前指数仍然运行在合理范围之内,操作上,在热点持续性较差的环境下切勿追涨,而应逢调整低吸,重点关注二线蓝筹,以及中报预增个股。

看平 股市大概率震荡,将会“七”平“八”稳

方正证券任泽平:股市震荡业绩为王

7月3日,方正证券(601901)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表市场观点称,股市震荡分化业绩为王,债市配置价值凸显。未来变盘可能来自货币政策转向、监管高压退潮和改革预期重启。


任泽平认为,2016年初我们提出“休养生息,向低估值有业绩的方向抱团”,2017年初以来提出“从流动性驱动到业绩驱动,买就买龙头”。证监会放缓IPO、修订减持规定、支持并购重组,银监推迟自查上报期限,央行未跟随美联储加息、维稳流动性,我们维持“监管维稳,市场喘息”判断。供给出清,剩者为王,赢者通吃,新5%比旧8%好,市场风格继续在低估值有业绩行业龙头的方向,从消费向金融、周期以及部分成长行业扩散。


未来变盘可能来自货币政策转向、监管高压退潮和改革预期重启。重大事件关注6-7月银行报自查结果后银监会整改进程、6-7月混改提速第三批试点扩围、9月底雄安新区规划提交中央审查、10月19大、11月30日前完成三三四检查整改和问责等。行业关注家电、食品饮料、银行、保险、非银、游戏龙头、通信、电子、环保、房地产等。


任泽平表示,2016年10月以来,我们基于滞涨和去杠杆提示债市风险,2017年5月下旬提出“经济通胀回调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债市跌出价值,配置价值凸显”。6月我们对债券市场的观点转向积极:我们可能正站在新一轮债市牛市的前夜,建议哑铃型配置。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2015年看空股市之后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2016年9月份提出“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预计短周期或调整到2018年,关键看长效机制。


光大策略:A股在7-8月份或将“七”平“八”稳

5月底开始的此轮反弹行情主要是由减持新规、IPO放缓、货币政策收缩和金融去杠杆边际放缓、A股纳入MSCI等一系列政策面或事件性的利好所驱动。向后看,我们认为本轮反弹进入下半场,市场短期的驱动因素将逐步由分母端转向分子端,盈利的权重在提升。PMI、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等表明经济短期韧性仍在,预计A股(非金融)中报业绩仍能维持30%以上。其次,在央行“呵护”下,6月市场资金面平稳过渡,预计后期仍将维持紧平衡操作,但在经济下行和通胀回落预期下,市场利率继续上行的空间有限。此外,下半年即将召开的19大的政策预期也对市场风险偏好提供较强支撑。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环境虽与“春季躁动”时期有些区别,但存在一定可比性。当前市场环境可以简单概括为“中报业绩有支撑”、“市场利率难上行”、“政策预期有保证”,A股或将“七”平“八”稳,短期向下空间不大。

前期需求下行的一致预期反应较为充分,周期板块调整较大。从当前周期品价格端数据看,周期板块中报业绩仍有较强支撑,存在一定程度的预期修复空间,短期建议重点关注钢铁、煤炭、水泥和稀土等行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经济需求加快下行是较为确定的,因此周期反弹行情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可能相对有限。在中期的维度上,我们仍然建议偏重防御于金融和消费性板块。


看空 莫被反弹冲昏头脑,七月不容乐观

安信证券:七月不容乐观,补涨之后是调整

我们不太看好在当前环境下,一线白马龙头到二线品种扩散的持续性,我们认为当前所谓的扩散只是“次品补涨”,其基础不是市场环境显著改善,而是市场对一线白马龙头的估值信心不足,不愿意跟随。但是在市场环境没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追逐次品(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逻辑下,二线品种的盈利增速与确定性,市场流动性等都更逊一筹)甚至还不如追逐新品(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A股将从“确定50”走向真“漂亮50”,如新能源汽车、自动化等方向).


短期来看,我们维持此前观点“6月资金面不会太紧,但7月也不会太松”,我们认为6月超跌反弹的基础在于流动性好于悲观预期。但在当前市场开始有乐观预期利率走过拐点持续向下,我们认为这个基础已经不再存在。


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金融去杠杆力度温和与节奏放缓,不改变资金继续离开金融市场的背景。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数据,我们认为中性偏紧的政策基调将会继续体现。如果央行后续发出显著超预期信号(例如MLF操作上调利率等),将终结本轮超跌反弹。


因此,我们总体上认为投资者对7月份市场需要谨慎,我们认为7月流动性环境依然是“中性偏紧,金融去杠杆”,同时投资者需要规避中报业绩雷区。我们认为在当前“次品补涨”(而非所谓的扩散到二线品种)之后,市场很可能出现超跌反弹后的调整。

国金证券:强调涨上来的风险 反转的基础并不存在

金融去杠杆在途中:目前银行处于自查和规范整改阶段,三季度监管细则出台可期;证监会、保监会则继续强调“始终保持从严监管的高压态势”经济整体可控,金融去杠杆仍在途中。


7月份28天逆回购和MLF将集中到期,预计资金面仍将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6月资金面的紧张预期终成“虚惊一场”,相反呈现出“年中资金面稳定”的偏暖态势,6月份股债均出现了反弹,但并不意味着7月份资金面就此“高枕无忧”。7月份28天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集中到期(7月共有9175亿元资金到期,其中逆回购有5600亿元,MLF有3575亿元,大多资金量将在上半月到期),且考虑到当前国内宏观经济任性较强,6月底,央行已连续五日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且当前金融去杠杆的方向并未出现变化,我们预计7月份资金面仍将维持紧平衡的状态,制约着市场向上的空间。


7月解禁市值较6月份环比大增,新股维持每周6家发行节奏。 随着5月27日减持新规出台之后,A股市场董监高等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确有了明显的收敛,但大股东减持的意愿依旧存在,由此,我们仍需观察后续A股潜在的解禁压力。

新股方面,证监会照例于每周五披露IPO批文,本次共下发6家上市公司批文,募集资金不超过28亿。由此,今年上半年IPO共核发了225家批文(去年同期70余家),IPO筹资额1133亿(去年同期418亿)


投资建议:短期“漂亮150”行情躁动,躁动之后是落寞。监管层近期态度发生些微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央行对流动性短期持呵护态度;②证监会在“新股发行、并购重组”方面,表态上小幅回暖;③《减持新规》的出台以及IPO批文发行速度放缓;④对于部分金融机构提交自查报告,允许放宽一定期限,体现了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去杠杆。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使得市场出现了一定的企稳迹象。(我们在5月底研报中提到“减持新规以及 IPO 的放缓有助于市场的企稳反弹”)。但当市场涨上去来后(如反弹至3200 点及以上),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涨上来的风险”。本轮市场的反弹更多的基础在于“政策预期差的博弈”,市场反转的基础目前来看并不存在,中长期仍受制于“估值”与“盈利”的双重约束。

站在当前时点,由于前期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过于集中,且外加监管政策阶段性有所缓和,使得机构投资者开始守“旧”掘“新”,试图通过寻找中报业绩的确定性,进一步去挖掘细分板块的龙头公司成为当前的主流策略,行情的演绎有望由“漂亮 50”扩散至“漂亮 150”,与此同时,亦意味着“其他剩余的3000余只股票价格还是有继续下挫的风险”。


个股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