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懂笔记
似乎在一夜之间,无人商店蜂拥而至,目前舆论热议的零售业失业潮,是否会随之来临?
在过去的这3个月里,中国掀起了一股无人超市大干快上的热潮:
6月初,“缤果盒子”(BingoBox)登陆上海,第一家号称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无人值守,可规模复制的无人商店。
7月初,京东、阿里巴巴纷纷宣布将要开设无人商店。娃哈哈更是高调宣布与马云合作,将在未来几年在全国开设10万家无人超市。
7月10日,京东CEO刘强东就对媒体表示:“要在全国开设50万家京东便利店以及大量京东无人超市。”
相信接下来无人超市将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么多无人商店开业,只是引发收银员下岗吗?“无人化商业”就像一场蝴蝶风暴,将引发从生活方式到工作就业再到经济转型的巨大变化。作为个体,技术变革对人们职业前途的影响随时发生,你做好准备没有?
京东CEO刘强东:要在全国开设大量京东无人超市
无人商店并非是新生儿
其实“无人化”零售模式早就发生在传统超市领域了,在国外,到大型主流超市买东西,例如Target、Ralphs等,或到Home depot等大型购物商店结账,都可以使用自动结账机器。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总共有92,600部自助结帐系统,到2014年,全球超过430,000部自助结帐系统投入使用,并且这个数字还将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自助结账系统QueueHop也同时在香港部分商家进行产品测试,进行软件的本土化,预备于在2017年底,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这一切都证明了,“无人化”的支付体验的确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便利,也能节约商家在与人力资源成本上的支出。
另外,各大小区、写字楼楼下所设置的饮料自助贩卖机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无人化的零售模式。自助服务大大方便了社区的人,也降低了运营的人员成本。可惜,昂贵的机器以及高昂的维护费用,也正挤压着自助贩卖机运营商的利润。
那么,“马云家”的无人超市,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无人化”呢?
上文所介绍的海外“无人化”超市,其“无人化”仅仅只是在结账的时候带给消费者快速、便捷的体验,而在商场内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导购的,依旧是活生生的“真人”,并且注重为顾客提供更好地采购咨询服务。
而淘宝也好、缤果也好,其无人超市则是提供了另外一种“无人化”的服务,那便是“无人零售”:无人服务、无人引导、无人结算、自助购物。懂懂笔记在第一时间去杭州淘宝造物节上的淘宝会员店体验了一番无人商店。刷二维码验证身份,进入超市,全程没有一个导购员,都是自己根据需求尽情选购。当你购买完商品要离开时,必须要经过两道“结算门“。
第一道门:感应你即将离店的信息,并自动开启。第二道门:这才是最关键的一道门,当你走到第二道门之时,屏幕会显示“商品正在识别中”,马上再显示“商品正在支付中”,自动扣款,大门开启。虽然说超市内没有售货员和收银员,但是你想“浑水摸鱼”那是不可能,把物品放在兜里“偷偷”带出去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多人拥挤在一个货柜前抢爆款,戴上墨镜和口罩系统也能准确识别出来。
无人零售的优势显而易见,那就是人工成本大大降低,提高购物便捷性,让城市看上去更智能,更有科技感。当然,如果继续深挖,那还真难以挖出无人超市更多的社会意义。
无人超市会否带来失业潮?
“中国特色”的无人超市的诞生伴随着许多不同声音,褒贬不一。其中争议的一点莫过于担心无人超市“消灭”了商场所有的功能职位。导购员下岗了,理货员下岗了,收银员下岗了,甚至有人开玩笑的说,再加上一个智能扫地宝,连清洁阿姨的饭碗也要丢了,以至于都发出诸如“再不努力可能就无工可打”,这一类振聋发聩的呼声。
那么无人超市是不是真的会导致零售行业新的失业潮呢?我们先来说说无人超市所无法替代的岗位。从无人超市所能呈现给我们的模式来看,收银员、导购员和理货员会首当其从被智能所替代。
为了更加具体的数据,懂懂笔记走访了位于深圳深南路的一家永旺超市,根据负责人的反馈,这一家大型的超市里共有员工55人,其中有收银员、导购理货员20人,也就是说,即便随着无人超市的发展,未来这家超市可用人工智能取代的人员也仅占超市的36%。同样的问题,懂懂笔记在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走访了永辉和物美等几家超市,得到的反馈几乎也是如此。
实际上,从整个商超的产业链条来看,物流环节是无论如何无法被代替的,而且物流的配送在现阶段还是少不了人工的干预;其次,配货员也是无法被替代的,如何更好地陈列,及时的补充商品。虽然有人会想到,未来的无人超市补货、配货是否会像物流分拣一样,可以有机器人替代人力完成。我们不可否认有朝一日或许商超配货机器人会出现,但在现有阶段,配货、补货的合理性依旧是无人超市发展的软肋。
商超配货机器人,似乎也已经开始大量上岗了
此外,采购员和企划员这两个需要带有较强主观意识的岗位,或许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被“无人化”所替代。最后,熟食区域也无法实现“无人化”,毕竟还是要因人而异现场制作食物,所以服务员是一定会存在的,这一点就算淘宝无人商店里的轻餐处也逃不开。
综上所述,懂懂笔记不得不承认,无人超市的确是威胁到了一部分人的饭碗。但也只能说,历史的车轮在转动着,从古至今,一个产业的崛起,必然挤压另一个产业的生存空间,而一个产业的衰败必将让渡其他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据网易智能的报道,最近的一项新的分析表明,以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未来人工智能能创造的工作,只占因人工智能失去的工作数量的19%。劳动力的调整可能不仅限于技术蓝领工作,而且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选择用人工智能来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增加昂贵的人力投入。人工智能毫无疑问的将成为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必然因素。
抓住“无人化”孕育的新就业机遇
既然说,无人超市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那么在“无人化”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又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同样备受争议的Amazon Go, 这一在国外被称作为就业杀手的新商店形态,不去看它那神奇的自动化技术,只看它的运营,不难发现,它的人类员工数量其实比同规模的便利店还要多。Amazon Go 规模和一家普通的7-11差不多大,一家7-11往往就只有两个员工,一个负责收银,一个帮顾客装食物。而 Amazon Go的里面,却需要一个厨师团队来准备外带食物,因为它的定位是为高端顾客服务,而这些顾客想要购买的是新鲜制作的食物。
Amazon Go带来了新的工作岗位:厨师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Jeff Bezos)就指出过,在未来几十年内,零售行业有三点不会发生变化:“顾客喜欢低价的东西;顾客喜欢送货速度快;顾客希望更多更快的选择。”所以无人超市搭配高端的顾客服务将成为必然趋势。
或许,智能化、无人化会带动行业的发展,更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从而促使收银员、导购员等流水作业的人员能转型去从事更需要创造能力的工作。
另外,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5年间,有互动元素的工作机会增长了一亿,流水线式的工作机会则被淘汰了三百万。从这一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或者说自动化、智能化,催生了更多的工作岗位,甚至比淘汰掉的工作岗位要多得多。
贝佐斯认为,无人商店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亚马逊在不久前就对外宣布,将在美国增加十万个包括软件开发和仓库管理等在内的工作岗位通过加大对物流的投入,给用户带来更快速的消费体验。在贝佐斯看来:“创新是亚马逊的准则之一,这也将为美国创造了数十万工作。我们新增的工作不仅是在西雅图总部和湾区,还包括客户服务部门丶包装部门丶物流中心以及全国各地社区中”。
可以说,在无人超市减少了流水作业岗位的同时,也孕育了比以往更多的运营管理、技术开发、物流仓管等具有交互性和主观性的岗位,成就了更多的工作机遇。
面对AI大潮,我们如何适应变革
1952年12月5日开始,伦敦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雾霾让这个城市一举成名,“雾都”的帽子重重的扣在了伦敦头上,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待到伦敦的烟当年呛死了人,政府才开始禁止居民烧煤取暖。
当年英国靠煤吃饭的群体相当庞大,结果呢?禁止烧煤取暖后没有人因此饿死!因为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极强,当政府下令不让烧煤时,总要有别的产物代替其供暖吧。结果,英伦三岛的天然气就来替代了,而开采天然气,铺设管道,都是需要人力来作业,这正好调节了那部分靠煤吃饭的群体的生计。
伦敦污染竟然催生了屋顶灰土清除工作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产业的发展带动另一个产业的洗牌,自然淘汰了不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些落后事物,甚至是人。
变革,同时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甚至是机遇和红利。而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当下,懂懂笔记认为,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代的步伐,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拥抱变化。这样才能永葆每个人在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的竞争力,适应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商业环境。
最后,相信无人超市在短时间内还将是头号热门话题。无论是抱着好奇的心理,还是出于实际的需要,对于这样的一种新生事物,大家都想去凑个热闹。这无可厚非。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我们也无需人人自危,担心生活、就业受到影响,而是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无人超市也不是完美的产物,它的发展也将是循序渐进,所带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突破。
我们相信,技术的发展也在加速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近一百年人类所取得的成就几乎超越了人类上下五千年所取得的成就,可见技术的进步还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面对这种技术进步,人只有不断地去接触新事物,掌握新技术,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迎接新时代。
这一个时代的变革,我们所有人都在共同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