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玩家张磊
大玩家,讲述年轻人的旅行、消费和投资的话题,内容由作者张磊100%原创。如果你对银行、用卡、旅行、投资知识感兴趣,不妨跟大玩家一起体验一下高品质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2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北京国家大剧院演艺中心招聘! ·  4 天前  
勤于奋  ·  2025年开工,继续操作国外LEAD赚美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玩家张磊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盖特纳

大玩家张磊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8-31 21:36

正文

最近几年里,每年的八月底和九月初都是一段艰难的日子。秋天张牙舞爪地来了,每天从早晨开始,眼睛又干又痒,鼻子又痒又干,颇不自在。和朋友对坐聊天,眼睛实在太痒,只能摘下眼镜,把手弯成 A 罩杯的样子,盖住眼睛继续聊天。晚上睡觉时打开热空调,仿佛置身湿润的迈阿密,倒是睡得还不错。


纵然眼睛难受,但也一直在读书。这周的闲暇时间里,我把蒂姆·盖特纳的书「 压力测试 」从头读了一次。


几个月来,P2P 行业的「雷潮」可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某种程度上说,这很像一次「金融危机」,类似的危机在美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最近几个月我读的书,也基本上是关于金融危机的。


大而不倒 」的主角是当时的美国财长保尔森;「 伯南克四讲美联储 」主要是伯南克站在中央银行视角回顾金融危机的救济措施。而在电影「大而不倒」中,还有个年轻人和保尔森、伯南克并肩作战,他就是当时的纽约联储主席,蒂姆·盖特纳(Timothy F. Geithner)。



在金融危机后,保尔森功成身退,盖特纳成为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长,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财长。但金融危机余波并未消散,摇摇欲坠的花旗和 AIG,要死要活的希腊和西班牙,不惜让国债违约都要捞取政治资本的共和党政客,都可能把复苏之中的美国经济拖入深渊。


「压力测试」不仅记录了盖特纳在金融危机期间的心路历程,也着重写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工作(毕竟,财长的权力更大,责任也更大)。


盖茨和巴菲特都推荐了这本书。但今天不分享书摘了。有些两点特别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永远有人才的美国


布什总统的时代,关键时刻有人站出来解决金融危机,而在整个过程中,总统似乎并不需要做什么。奥巴马上台,迅速组建自己的经营团队,各大部门走马换将,即使在金融危机之中也实现了平稳过渡。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奥巴马的团队集体「下岗」,特朗普团队也很快进入状态,一点没耽误美国经济强势复苏。


我们身边那么多优秀年轻人一毕业就去追求「铁饭碗」,但在美国, 退下来的领导干部就真退了,没有黄金降落伞,没有警卫也没有司机。有才华的干啥都行,没本事的就饿着咯。


人才在政界、学界、商界自然流淌,这是一个超级发达的状态——保尔森从高盛来,伯南克离开美联储就去教书了,盖特纳卸任后去华平做了董事长。也有频繁跨界的——盖特纳的贵人 Larry ,28 岁拿到哈佛终身教职,在克林顿时代就做了财长;后来做了哈佛校长,还去了 D. E. Shaw 一阵子;到奥巴马时代,又回到政府做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


平常心使人更强大


在盖特纳看来,金融行业没啥了不起。


我从来不认为金融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或者高端大气的专业。我那些进入华尔街工作的同学们,并不是特别耀眼或者聪明,当然也不会很愚蠢或者有道德问题。当阅读《说谎者的扑克牌》( Liar’ s Poker)时,麦克·路易斯( Michael Lewis)对债券市场生活的深刻描绘强化了我的想法,即金融不是我擅长的行业,我也无法想象自己会参与其中。


我记得 1987年,卡罗尔的母亲去世了,这个打击促使她开始写一本关于父母离世的年轻人的小说。 卡罗尔的经纪人打电话来催促我们用她微薄的遗产购买一种新型的证券 。经纪人的动机非常明显,他只是想完成他的工作,而不是让我们得到有意义的东西,这使我产生了难以忘却的厌恶感。


在纽约联储主席的任上,盖特纳收到花旗集团董事长的邀请,希望他出任花旗 CEO。盖特纳说,他从不渴望 8 位数年薪,也不愿意放弃他喜爱的工作,尤其是在危机之中。


做公务员的压力很大,财长任上的盖特纳不止一次想过离开。奥巴马还是强势挽留他干了四年。我认为,大家都应该尝试带着平常心去做那些重要的决定。如果太看重短期利益,扎克伯格很难力排众议拒绝雅虎 10 亿美金的收购吧。


-


这本书还有其他看点。比如作者每天 5 点半起来铁人三项,我个人的经验也表明运动是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有效手段;比如书中描绘了美国总统和国会的惨烈斗争,无怪奥巴马在总统任上老得这么快;比如作者在处置金融危机之前,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救火队长」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