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电力设备│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邬博华、曹海花、叶之楠、司鸿历等
邬博华 / 长江证券机构客户部负责人、研究所联席所长、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12年行业研究经验,清华大学工学学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全面覆盖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代表性的报告:
《寻找超预期系列之非欧美海外——下一代的主力军》
《大储新兴市场增量几何?》
《于破晓时分再论湖南裕能的高弹性》
《否极泰来,扬帆待发——从海外龙头财报看海外风电景气度》
《砥砺自强,乘势而为——电力设备出海行业深度报告》
2022下半年开始,锂电、光伏、风电受供需错配影响,价格盈利水平持续下行,直至2024年四季度,各领域供需开始出现积极变化,例如锂电国内需求超期、光伏开启产业自律、风机招标规则优化等,至此,产业链价格整体止跌企稳,底部夯实。展望2025年,风光锂供需均有望拐点向上,量利修复可期。风光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源网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储能和电网领域的相关发展,2024年储能及电网需求升级不断得到验证,2025年预计维持高景气。此外,行业结构性机会持续不断,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固态电池、光伏铜浆、BC电池片等,非欧美新兴市场高景气,均有望带来相关标的投资机会。
具体分板块来看,锂电产业链经历两年多的下行周期调整,2024年末盈利已处于历史低位。展望2025年,国内动力延续渗透率提升趋势,欧洲动力受益于碳排放考核,特斯拉也有新车周期支撑,同时考虑海外储能需求高增和潜在抢装预期,终端需求增速有望达到25%—30%。同时从供给端看,盈利处于低位叠加融资收紧,产业链新增供给放缓,各环节供需改善,行业迎来盈利预期修复。此外,板块不断孕育结构性机会,一是电池产品升级带来高压实铁锂、快充负极等高端产品盈利提升;二是海外需求迎来拐点,海外供应链有望迎来量利改善;三是新技术方面,关注固态电池等产业落地进展,带来相关标的投资机会。
光伏2025年全球装机增速预计为15%—20%,其中,非欧美海外市场增速超过40%,并仍有提升空间,国内市场仍然有望平稳发展。核心关注点在供给侧,受行业自律推动,产业报价及产出均开始回归理性,行业供需错配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反映在价格上,底部回升趋势明确,现在部分环节已经出现涨价信号,春节后随着需求修复或将迎来更大面积的涨价潮。破除“内卷”的同时,行业创新持续推进。2025年在电池片技术路线上,包括Topcon、BC、HJT均有望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从辅材降本角度看,包括铜浆、铝浆、0BB、叠栅等减少银浆耗量的方向亦有望带来技术红利。
风电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拐点。海上风电领域,核心在于量增的拐点,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规模有望翻倍增长达到15GW左右,并且海外海风装机增速预计达50%左右;同时,考虑国内深远海项目的推动和海外海风的可观发展空间,我们判断海风装机的快速增长具备持续性;此外,盈利上随着产品结构改善和规模效应提升有望迎来修复。陆风领域,除在2024年招标规模支撑下2025年国内陆风装机有望高增至90GW及以上之外,产业链的盈利提升拐点更为关键,目前国内陆风风机招标价格已经触底,且近期国央企招标规则积极优化,有望带动陆风中标价格修复,盈利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储能行业主要得益于系统经济性提升,2024年需求爆发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大储、户储需求表现优异,带来产业链格局优化和盈利改善机会,板块景气度抬升。不过,贸易政策和部分市场的需求波动阶段性影响板块表现。我们认为,储能行业正在从渗透率较低的初期阶段,步入渗透率快速增长期,短期波动不改中期高增长的趋势。展望2025年,大储海外需求爆发开始兑现,预计实现翻倍增长;户储新兴市场延续增长,欧洲户储需求逐步恢复。
电力设备板块,从国内市场维度看,考虑目前电网公司资产负债表杠杆率良好,未来电网投资规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引领多细分赛道的共振增长。具体看,特高压具备较为明确的项目支撑,考虑订单交付节奏,2025年特高压板块经营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国网对电网数智化提升的投入提升潜力依然较大,电网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深化应用。从全球市场维度看,电网需求依然持续向好,海外头部企业在手订单持续增加并加码产能,我们预计中东、欧洲、亚太等区域的需求增速有望支撑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出海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双碳战略目标坚定不移的时代洪流下,我们相信电新行业有望在行业内卷竞争破除、供需结构改善、技术革新不断、全球化步伐加快等有利因素加持下,进入全新的高质量成长阶段,助力我国加快双碳转型,贡献全球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