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上面⚡
蓝字
可以关注我们
底部菜单:任意关键字
🔎
搜索
往期内容
~~~~~~~~~~
文/阿芝
2017年
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曾几何时,我也是个喜欢购买小物件儿的女孩。我的宿舍里有蜡烛、香熏、各式各样的盘子、杯子、各种颜色的口红指甲油、榨汁机、野餐用的编草包等等,但后来我把这些都扔掉了,因为这些东西不方便带走,又确实很占地方。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其实没用,一只口红的效用多半只产生在你买它的那一刻带给你的愉悦感。
为
了促进消费提倡做精致的女孩儿,其结果就是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钱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而且做精致女孩真的很累,假如买了一件真丝睡衣,还要买真丝洗衣液,还不能把衣服丢在洗衣机,必须要手洗。我还是只能被迫不做一个精致女孩儿了。
生
活中有不少消费是活生生创造出来的。比如“每个女孩都应该拥有一支XXX口红”,但实际发现买回来根本不会用。找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很重要。如果我平常只用手机打打电话、上上微信,那么我买一个小米就好了。如果我其实对晚上穿什么睡觉不是很在意,旧t恤就ok。流行的展览要是自己不喜欢看就不用看啦。自己喜欢什么很重要,很多时候别人喜欢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
还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对于妹子来说护肤品是很重要的一项。现在护肤品的种类五花八门,从水到乳液再到精华再到霜,从保湿的到抗皱的到提拉的到美白的再到抗衰老的。现在我把护肤品都换成自然品牌的了,只留下洗面奶、霜、眼霜、唇膏和清洁面膜,护肤步骤少了很多,皮肤负担也变小了。我皮肤本来就很好,用了其他有各种功效的产品反而太刺激,就用最自然的东西加上合理的作息还有防晒就够啦。
现
在的我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消费规律,明白了自己必须在想买的东西中做出取舍。消费的改变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平常的气候去健健身,有时间就去博物馆看看展,去春饼来一碗红烧肉、一份娃娃菜,看书累了去图书馆的咖啡厅坐坐。虽然还是会焦虑,但真的比以前要舒服得多,心思不会在各个地方漂浮不定,也能体会一种简单的快乐。
2018年
我打算把生活的重心
更多的转向精神层面:
1.不会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别人的所谓看法通常只是动动嘴皮子。这种嘴皮子大多数情况下不但没有善意,甚至连恶意都没有,如果因为这些陷入烦恼和虚荣,实在是愚蠢。
2.发社交动态的出发点是为了记录和分享,而分享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记录,别人看不看,怎么看其实与我无关。
3.物质生活固然重要。
但精神生活其实更重要。
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早睡早起心情好。
4.大众舆论不值得去看,因为大众只表达情绪却不付出任何成本(思考)和责任(匿名),并且这种情绪还是被媒体引导的,而媒体的目的只是得到流量。书籍能帮助我们去理解世界的本质,否则,很可能永远都只能看到世界的表面而不自知。
5.做肤浅与琐碎的事情得到空虚和沮丧。
微博、朋友圈、资讯、网购、游戏、短视频、侃大山等。
6.做需要深度与专注的事情得到满足和自信。
观影(慢节奏)、读书(非功利)、写字、画画、拍照、做饭等。
7.聚会场所越大、人数越多,也就越无聊,这样的社交活动尽量避开。
8.旅游获取的乐趣取决于心境,节假日出行糟糕的体验完全背离了旅行的初志,与其为了凑热闹去体会那必然的负面情绪不如安心宅在家里面。
9.除了食物,大多数东西都没有必要买,使用频率很低的东西放在家里不如放在购物车里,放在购物车里我见到它们的机会还会多一些。
10.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的东西,
就不要了罢。
喜
欢本文?
赞
一个可以吗?
已经在准备过年了吧,早点休息,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