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莆田系医院”获捐口罩比大三甲还多?湖北红会解释来了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01-31 21: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没有“内幕”,只是“失误”?



今天下午,湖北省红十字会就向“莆田系医院”捐赠1.6万只N95口罩一事,做出了回应。




1月31日下午15:07分,湖北省红十字会在官网发布了《关于“N95口罩36000个”接收和使用情况更正说明》称,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开的信息不准确。

现将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


说明称,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当时,武汉仁爱医院申请紧急救助,有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


以下为公告全文:


2020年1月29日和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分别在“博爱荆楚”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上公布了第一批次防控新型冠状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 有网友对《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一)》中第14 条记录“N95口罩36000个”的接收和使用提出疑问。 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有关信息进行了复核,发现确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开的信息不准确。 现将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


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0年1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 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 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本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 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在此向广大捐赠人和社会公众进行更正说明,我们对因工作失误导致捐赠信息发布不准确表示歉意。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公开捐赠信息的审核,欢迎社会各界对省红十字会工作进行监督。


事件回顾


1月29日和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分别在“博爱荆楚”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先后公布了第一批次防控新型冠状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


公布清单显示,由北京森根比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捐赠的36000个N95口罩,分别分配给武汉仁爱医院、武汉天佑医院各1.6万个。协和医院获得了由个人捐赠的N95口罩3000个。


图片来源: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


1月30日,“人民日报”发布消息称,“物资即将用尽,武汉协和医院再次求助。不是告急,是没有了!” 就是这家宣布物资已经“没有了”的医院获赠了由陕西韩女士捐赠的3000个口罩。


网友纷纷质疑:为何收治肺炎患者的一线公立医院获得的口罩数量较少,而一家非定点的民营医院却能获得相对数量更多的N95口罩。


据武汉市卫健委1月20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武汉天佑医院在全市61家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中,而武汉仁爱医院并非其中之一。


“医学界”查询武汉仁爱医院官网发现,昨日 (12月30日) 上午10点58分,武汉仁爱医院在官网公布了一份《关于征用部分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发热病人收治定点医院报告》。


图片来源:武汉仁爱医院官网


该报告显示,包括武汉仁爱医院在内的25家民营医疗机构被征用为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武汉仁爱医院被征用了100张床位。


物资如何分配? 何时能到一线?


针对口罩分配一事,湖北红十字会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分配权不在红会,红会只是接收捐赠物资入库,并进行登记,具体物资分配和调配交给卫健委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根据医院需求申请进行调配。


除了物资分配引起网友质疑外,许多人也纷纷留言表示:捐赠的物资为何迟迟不能发往一线?


自1月25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在官网公布首批受捐情况以来,截至1月30日,一共发布了6批受捐公告,直到昨天 (1月30日) ,官网 首次公布物资使用情况。


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官方微博置顶的消息下,不少网友也纷纷留言:


“倒是赶紧往一线发啊,求求你了。”

“你准备疫情结束后再发?”

“请尽快送往一线。”

“麻烦尽快划拨,提高效率!”



肺炎疫情爆发后,1月26日,民政部发文,要求慈善组织为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


捐赠经过红十字会,是为了统一归口管理。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1月27日曾在例行发布会上就此解释,“ 可能有些不方便,在此我也抱歉,为了避免现在疫情防治的过程中由于混乱,被某些人钻空子。”


据财新网报道,武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耘表示,武汉市红会只有十个人,湖北省红会有二十多个人,确实人手非常紧张。“我们提供捐赠物资的清单,需求政府最清楚。我们没这个能力。这样就和政府无缝对接。靠我们这几个人没办法。”


物资保障是前提,要想使物资充分发挥支援一线的作用,还需要依赖于精准调配。


北师大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红会最大的问题出在调度上,根据汶川救灾的经验,必须建立现场调度机制,由执行层面的领导坐镇指挥,副市长一级最适合此角色。


高华俊表示,现在的灾害特点是多点发散,所以指挥层级要下放,这一点特别重要,确诊百人以上的城市要以市为单位建立指挥系统,居中调度,让抗疫有条不紊的进行。


就湖北红会“失误”发放口罩一事,“新京报”发表评论:


没有“内幕”,只是“失误”——湖北省红十字会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但这样的解释能否经得起质疑,舆论场有不少讨论。而要避免很多乱象,一个可行的办法是:管理社会捐赠的抗疫物资,不妨吸纳更多社会力量,而非“统一归口”。




“讲出你的故事

抗新型肺炎故事征集中


疫情严峻、医护再上战场;

一方有难、全国人民支援!

欢迎一线医生、护士、院长、患者等

讲述自己的故事


有故事? 请微信联系:

田编辑: 15811355643

关编辑: 13524393306

(注: 添加好友时请注明身份)




病毒传染力究竟有多强,牵动所有人的心。

点击 原文阅读 ,查看疫情更新更全信息


来源: 湖北红十字会、第一财经、财新等

整理: 杨丹丹

责编:郑华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