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辛德勇自述
發佈本人學術信息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辛德勇自述

晨思錄之十四

辛德勇自述  · 公众号  ·  · 2019-12-29 06:55

正文

感謝黎明先生幫助拍攝


早晨起來,看到《新京報·書評周刊》在推薦我的《生死秦始皇》。
感謝《新京報·書評周刊》的推薦,更感謝衆多讀者的支持,使本書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售罄初印的1萬冊。
這部書的寫作,是緣於西漢竹書《趙正書》的發現和既有研究。其學術追求,儘管有些讀者完全沒有理解,但我是爲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的:

——通過具體的論證,清楚闡明了《趙正書》的小說家著述性質(儘管頗有那麼一些人,按照他所知道的像《金瓶梅》這樣的後世所謂“小說”來理解我研究,所以根本理解不了我的觀點是啥),這是對如何利用《趙正書》來研究歷史,至關重要的問題。一部書,僅僅有這樣一個確實有自己看法的觀點,我覺得也夠了。 當然我這部書不僅這一個與衆不同的新看法, 還有:

——重新詮釋了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的真實涵義,針對的是古文字、古文獻、考古學和歷史學多少年來喋喋不休地講卻完全不符合常情事理的理解和發揮,我做出了與通行說法完全不同的新解讀,這同樣是中國古代歷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論問題。

——結合對所謂“二重證據法”的剖析,強調了《史記》等歷代正史的信史地位。這也是當前中國古代歷史研究中的根本性問題。

——揭示了秦始皇與儒學的真實關係,展示了秦帝國統治的“法”、“禮”兩手。初步闡釋了儒家學說自戰國以來的衍變和李斯的儒家本色,這雖然有些給秦始皇洗地的嫌疑,但歷史就這麼複雜,總比簡單地貼“焚書坑儒”標籤要更能深入地認識歷史(對“焚書坑儒”我也做出了全新的解釋,後來發表的《秦始皇與儒學》這一講稿,又進一步深入闡釋了這一問題)。

——按照我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等於全新地闡釋了所謂“中國小說史”的早期階段(儘管有些人根本沒看懂我在說啥就表示反對),這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重大問題。

——等等,關於趙高的宦官身份,關於秦始皇的姓氏,關於“始皇帝”的諡號性質,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