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企业告别科创板IPO的趋势,还在持续。
前几天益诺思在科创板注册成功,带来的微弱正面预期还没有持续多久,科创板又出现一家终止IPO的Biotech企业。
5月24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轩竹生物是港股上市公司四环医药的子公司,四环医药直接持有轩竹生物约62.39%的股权,此次IPO为分拆独立上市。
轩竹生物官网显示,轩竹生物成立于2002年。2012年国内大型医药集团四环医药全资收购其100%股权后,轩竹生物成为四环医药的创新药研究院,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2月27日,轩竹生物共有13个在研产品管线,包括3个核心产品、5个主要产品和5个其他产品。
虽然在研管线不少,但是从上市委现场询问的问题来看,监管层明显对轩竹生
物的核心技术和商业化前景存有疑虑。
轩竹生物的3个核心产品分别为KBP-3571安纳拉唑钠、XZP-3287吡罗西尼、XZP-3621。
KBP-3571安纳拉唑钠是一款PPI抑制剂,2023年6月26日获批上市。
目前国内PPI抑制剂市场竞争已经极其激烈,包括阿斯利康、石药集团、丽珠集团在内的多家药企已经上市6款PPI抑制剂,其中至少4款已经纳入集采,此外还有多家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准备上市。
创新药刚刚上市就要面临纳入集采的同类药物的竞争,其商业化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XZP-3287吡罗西尼是一款CDK4/6抑制剂,我国已有三款CDK4/6抑制剂获批上市,包括恒瑞医药的达尔西利、辉瑞的哌柏西利和礼来的阿贝西利,此外诺华和先声药业已于2021年向NMPA递交了各自CDK4/6抑制剂的上市申请。
更为致命的是,辉瑞的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的专利将于2023年到期,齐鲁制药的哌柏西利仿制药已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正摩拳擦掌准备入市,此外至少还有超过10家仿制药在研。
XZP-3621是一款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口服片剂,同样面临惨烈的竞争格局,国内已有1款一代ALK抑制剂,4款二代ALK抑制剂,1款三代ALK抑制剂上市,且临床阶段在研管线进入到临床III期或NDA的ALK抑制剂共有5款,均为二代ALK抑制剂药物。
总之,轩竹生物以上3款核心产品所针对的适应症,都是已经足够红海,不仅都要直面国内外头部药企的创新药销售竞争,有的还要面对自家产品还在研发但是同类竞品已经集采的窘境,最夸张的是甚至还要面临纳入集采的同类仿制药的降维打击。
不能说竞争格局不好,只能说十死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