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最新演出资讯、优惠购票、会员中心、活动频道~小桥与您相约,精彩尽在天桥艺术中心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初五南方大范围降雨持续 ... ·  22 小时前  
微观三农  ·  新春走基层丨好日子还要更上一层楼! ·  昨天  
微观三农  ·  新春走基层丨安徽九华山:祈福迎新年 ·  昨天  
微观三农  ·  今日学习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看名师如何点评法国戏剧《吝啬鬼》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公众号  ·  · 2017-07-02 20:10

正文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优秀教师 万黎明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优秀教师 常春


500年前的这部莫里哀的法国喜剧《吝啬鬼》到现在500年后由原汁原味的法国来演绎,由法国原版引进,法国的编导来呈现,你自己的感想如何?

【距离上的亲近感】

首先会有一个距离上的亲近,我在教学中看了很多这些关于莫里哀的《吝啬鬼》的版本,但商演的我是正儿八经第一次看。所以我首先觉得是很亲近的。这相当于莎士比亚皇家剧院,他们的莎士比亚的戏在我面前呈现,那种熟知感让我能够感觉的到对于专业的这个戏本来应该有的面目的那种强烈的热望。

法国喜剧《吝啬鬼》精彩剧照



毕竟是专业的从业人士,从学习到教学,都看到了这出戏,从商业的高规格上看,让你有种亲切感,那跟你看到的课堂教学相比,有没有可比性可谈性?

【专业上的亲近感】

首先对于阿巴贡的这一段独白,在中国境内任何一个戏剧学院的课堂,特别是以斯坦尼为教学体系的里面,这一段独白都是被作为经典台词剧目推出的,所有的表演系的学生无一例外的在台词课上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一段阿巴贡的独白拿下,尤其是对于男性演员来说,这段独白是我们在台词课上的经典范本。总而言之阿巴贡这个人物在中国范围内,从50年代起,在我们的这个戏剧学院的教学上,一直是不乏经典的一种赞颂。在区别上,第一个感觉,两个字,自由,没有条条框框去限制演员对于角色以自身出发的这些理解,好的演员在稍微规制的事件的叙述体上自由的发挥。因此,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那个人物是否鲜活之说。这部剧的剧本我看了无数遍,但依然有它的创新。因此昨天我第一次感受到整部剧有演员的创新,有导演的创新,有舞美的创新。实时的把我这份亲切感引向惊奇和惊喜。这种既熟知又惊喜的感觉让我兴奋。这就是我一个从戏剧学院课堂走出来的教师所感受到的最突出的特点。

法国喜剧《吝啬鬼》精彩剧照



惊喜的根源能不能再稍微展开一点儿?不同点在哪里?

【惊喜在于体现当下生活的亲近感】

比方说,仆人追求他女儿的处理。虽然是恭维,虽然是有一些讽刺,但在我看来那个人物的处理就特别好玩儿,而且特别像我们周边的某一个人,而不是像我们传统的戏剧观里那四堵墙让我隔开一定身份去看的那个世界,我认为这也是人物鲜活的保证。这是另外一种亲切。再比方说媒婆,我没想到她把醉酒的这一场戏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安排。再比方阿巴贡这个人物的设计,这个人物不是从面儿上的某种邪恶,对金钱的贪婪。而是让我觉得他对金钱的喜好很讨观众喜欢,他不讨人嫌。甚至可以切合当下很多那种有了资产的人就把资产死死绑在身边,这样的一种人物是当下资产者的写照。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剧目是结合原著几乎一个字都不改的前提下与现实生活拼接得很好的戏剧范例,因此我觉得有很多惊喜的地方在这里,也让观众从这部戏里看到现代生活的影子。

常:贴合当下,处理得很特别。最惊喜的地方还是贴合当下,这是另一种亲切。前面一种亲切是万老师作为教学作为一个行内人的一种亲切感。第二种亲切是对于五百多年前的剧本,贴合当下人当下生活的,因为是当下,所以可爱。因为可爱,所以更亲近。

题材感的亲切感

而且这部戏是以闹剧的形式,法式的世俗滑稽,它和英式的纯语言性质的幽默是不一样的,英式幽默它靠语言靠那个味道让观众品一品,笑一笑。而法式幽默它一定是注重当下的即可感,特别注重外部行动的外化,我很喜欢。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一个法式幽默的传承和继承,在文化交流上做出了贡献。在莫里哀的时代,戏剧已经贴近老百姓了,很多八十年代法国的电影,例如虎口脱险的男主角路易·德·菲奈斯,以他为系列的法式幽默,不加任何辞藻,没有硬要把角色拉到某种高度的情况下,使角色具有那种最大众性质,最普通人的性质。八十年代引进的法国电影跟三十年后我们在看到的法国戏剧,在这之间,我们还能感受到法国喜剧不变的精华和光辉,这既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同时很有传承的概念。

法国喜剧《吝啬鬼》精彩剧照



最后主题的结局改编,你有什么看法?

主要主题和副标题的主题

这个戏肯定经过了反复敲打。他把原剧作的大团圆改为人跑到钱箱里,然后人把钱箱盖住。从面儿上说,看似是一个人物的悲剧,但是我仔细了想,它还是一个戏剧的核。主角守到最后,哪怕守到坟里去了,哪怕,众人皆笑我,我也无所谓。喜剧的境界就是把一个丑恶的东西用很美好的方式告诉观众。非常切合题材。在副标题上,也反应了当下金钱与爱情,金钱与亲情的微妙关系,他把戏里面点点滴滴可以挖到的东西都呈现给了现在的观众看。

法国喜剧《吝啬鬼》精彩剧照



表演样式上跟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来说比起来观感如何?

演员肯定很踏踏实实的经受过很多年的表演训练,在没有话筒的情况下在一个可以坐满上千人的剧场里面,很自如很洒脱很生活的去展现,他们的形体在场景里面有一种很好的搭配。在表演理念上,即使是一个很多年前的剧本,但演员在里面所有的处理都很生活化,没有拿腔拿调。我们国家的演员和导演都应该学习,要给演员自由发挥,而不是漫天的导演意识,当然演员也要做到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剧目的理解。

法国喜剧《吝啬鬼》精彩剧照



对该剧有什么诚恳的建议?

戏稍微长了一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看两个小时以上的外国剧太长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要么中场休息,要么节奏加快。应该考虑到中国观众的观演感受。不可以太陷入进去,而忽视中国观众。有些观众都笑不动了。

对人物的解释上,也应该配一个中方导演,结合中国的文化,比方说里面的马夫雅克,当他对阿巴贡说出了对阿巴贡真实的看法的时候,阿巴贡把马夫雅克的手砍了。再比方,阿巴贡把他儿子克莱昂特的耳朵割掉的这些情节。其实对中国观赏角度来说,这种直接的呈现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呈现更好些。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