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库(zhczyj)摘编自金一南所著《胜者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本身就是对机遇的寻找、把握和利用。机遇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把握机遇就要把握不确定性。大多数人讨厌不确定性,真正高超的领导艺术恰恰是利用不确定性。越是存在不确定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余留空间也就越大。
毛泽东以前讲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觉得小家小气的太平稳,掌舵人的本事显不出来。机遇永远存在,抓住机遇的人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在机遇面前没有做好准备,只有少数人准备好了。
越存在挑衅,越有改变现状的机会。挑衅就是机遇。不要以为挑衅就是捣乱,实则危险中包含着机遇。南海是我们长期的问题,大量岛屿被越南占了,被菲律宾占了,被马来西亚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6个低潮高地——渚碧礁、南熏礁、东门礁、赤瓜礁、永暑礁、华阳礁;只有6个礁盘,1988年“3·14”海战,6个礁盘一举拿下,加上20世纪90年代恢复美济礁,一共7个礁盘。1988年“3·14”海战不是上级交代的,海军官兵主动进行这样的行动,是我们抓住了这样的机遇。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海洋观察站,相当于联合国间接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来从没有到过南沙群岛,于是502编队立即出动。1988年1月23日,502编队抵达南沙群岛。海军第一次去,中央高度重视。
中央首长做出指示:
第一,不准惹事;
第二,不准先开枪;
第三,不示弱;
第四,不吃亏;
第五,不丢面子;
第六,赶走占我岛屿者。
前方将士回应:“不好操作啊,到底要干什么?要赶走他们,赶走算不算惹事?又不准开枪,对方开枪了,怎么办?”
领导者切忌做这一类的指示,你面面俱到,会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
海军502编队一头雾水,到底该怎么做?但我们的行动还是很坚决。1月31日,我七名官兵首先强占了永暑礁,在那里建立海洋观察站,我们的行动迅速被越南发现了。2月18日,我军与越军几乎同时登上了华阳礁(当时叫礁,海水涨潮,都在海平面以下,没有露出来),双方涉水登礁,水深齐腰,站在水中对质。3月14日登赤瓜礁,越南人先上去,凌晨四点半我方发现后,喊话、发警报,要求对方退出,对方置之不理。八点,我军登礁,双方对质,我方指挥员编队司令陈伟文要求拔除对方的旗帜,杨志亮拔除对方的旗帜,扔到海里。
双方彼此推打,冲突开始。最终越军首先开枪,把杨志亮打伤了。我们有一个规定,叫“枪声就是命令”,我方军队一听前方枪响,一排机关炮就打了出去。
由于越军开了第一枪,中国海军登礁人员立即开火还击,礁上战斗打响了。中国海军登礁人员一边还击,一边按预定方案潜入水中迅速后退,与越军拉开距离,以利我海军舰炮实施火力支援。八时五十七分,越方礁上未被击毙的人员见604船已被击沉,便举起白衬衣表示投降,我海军登礁人员即停止射击。十时五十七分,根据命令,中国海军登礁人员全部返回舰上。
当时是我们席卷南沙群岛最好的机会,但是编队接到指令,立即返航,两条船靠岸,不许登岸,所有官兵不许上岸,工作组直接上船调查。
礁上战斗中,中国海军登礁人员行动迅速,组织严密,对武装挑衅迅速反击,夺取了礁上战斗主动权,政策与还击的时机均把握较好,既避免了先发制人遗人以口实,又避免了我方人员因双方距离过近和不能先敌开火而可能导致的重大伤亡,胜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守礁任务。
虽然是越军首先开枪,但这场大的武装冲突正式开始会不会干扰到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帽子很大。幸亏当时军委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杨尚昆讲了:“第一,起码南沙群岛是我们的;第二,起码这场仗打胜了。”这才免除了对我们海军的责罚,3月底立功受奖,陈伟文提前晋升少将。
当年我觉得中央好像也没有错,着什么急打仗收复,先闷着头建设经济,建设强大的经济,再建设强大的国防,回过头来解决问题,那就游刃有余。想法很好,忘掉了一点实际的问题,忘掉了解决历史的问题需要历史的契机。有的机会稍纵即逝,有的机会一去不回,今天南海舰队不知比1988年强大多少倍,收复南沙群岛的机会却永远失去了。
南海建设全部在七礁八点进行,这是陈伟文这代军人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指令留下的巨大资产。陈伟文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人民族气节,随着历史的进程,会永远标记在民族史册中。
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欢迎新朋友关注“云石”查看更多精彩好文。关注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自动识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