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田看投资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做一个最会写财经段子的清华理工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田看投资

大兴机场的七种武器

小田看投资  · 公众号  ·  · 2019-10-12 18:26

正文

公众号“小田记事本”(xiaotianbook)是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的自媒体,关注产业金融、资本市场、互联网科技、VC/PE等领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筑奇迹是怎么形成的?

文 | 向小田


国庆假期结束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几天用过新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BDIA )的。作为载入史册的建筑奇迹,据说大兴机场现在已经成了网红打卡胜地。不少人结伴从市区乘坐机场快线而来,不是为了乘机,就是为了体验这座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新航空枢纽。我看到有媒体说道,跟世界很多机场相比,大兴机场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向未来的,它解决的不仅仅是当下我们遇到的北京航空流量紧张的问题,更是要解决未来北京、华北数亿人出行的问题。窃深以为然也。那么,站在当下,大兴机场究竟有哪些看点,可以支撑起它的历史使命呢?笔者认为,它有七种武器值得研究。


01

基建


大兴机场于 2014 12 月开始动工, 2015 9 月全面动工, 2019 9 月投入运营,从开工到投入运营时间不到 5 年,从实际全面动工到投入运营时间正好 4 年。机场的规模有多大呢?近期吞吐量 4500 万人次,中期吞吐量 7200 万人次,远期吞吐量 1 亿人次,在全球来说,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了。如此规模的机场,建设速度究竟有多快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几个关键的时间点:


比如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封顶,用时一年半。再过一年半,主体结构封顶。再过半年,成功试飞。再过两个月,高速公路通车。再过两个月,投入运营。


这个速度从绝对标准来看,读者的感受可能不会很明显。尤其是中国的读者,对国内风驰电掣的基建速度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拿到世界上一比,马上就会感受到,这个基建速度简直吓人。


远的比如说柏林 2006 年开始建设的新航空枢纽柏林勃兰登堡机场。对,你没有看错, 2006 年开始建设,现在是 2019 年, 13 年过去了,还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据德国媒体称,机场最早也要到 2021 年才可能投入使用。这个速度,给中国可以建三座大兴机场了。


当然,这是延误得不能再延误的极端案例,欧洲一贯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另一座位于亚洲的机场:桃园机场。 2017 年,因为客容量过载,桃园机场新建第三航站楼提上日程,并于 2017 5 月开始动工。如今也已经快三年了,结果是什么呢?承包方认为工期太短,难以完工,导致多次投标流标。据台湾媒体报道,新航站楼的完工日期将延至 2023 年底。也就是说,一个航站楼也要用 7 年的时间。这个航站楼新增多少吞吐量呢?也就 1000 多万人次。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这也难怪,不少一带一路国家看了大兴机场之后,都说,要请中国承包商帮助他们修机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啊。


02

难度


我们这里说的是工程建设的难度。在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大兴机场建设的同时,我们不仅拥有了一个超大规模的机场,也面临着世界少有的施工难度。


这个难度首先来自于规模,要对如此庞大的工程进行综合管控,协调各方面的建设和运营,在管理上的难度就相当之高。最后的结果是,上千家施工单位,施工高峰期间数万人同时作业,全部过程保持了 安全生产零事故


大兴机场的主航站楼是世界最大的减隔震建筑,需要建设世界最大的单块混凝土板,这些都成功建成了。


据统计,大兴机场建设中创造了 40 多项国际国内第一的纪录,技术专利 103 项,新工法 65 项,国产化率达 98% 以上,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 100% ,在 13 项关键建设指标上全部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超高的难度,更加凸显大兴机场以不到 5 年建成的可贵。


03

设计


如此庞大的机场,既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又要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体验,必须在设计上下硬功夫。大兴机场的设计方案由法国巴黎机场工程公司( ADPI )唯一中标,后来,英国伊拉克裔女设计师哈迪德的 Zaha Hadid Architects 事务所参与辅助。

(由左至右:Gratien Marie,CEO ADPI;Jean-Maurice Ripert, 法国驻华大使;Jean-Yves Coulot, 巴黎机场集团中国事业部经理)


ADPI 在全球范围内参与过 700 多个机场的设计,是全球最具实力的机场设计建造专家之一,在中国也发展了 25 年,参与设计过浦东机场 1 号航站楼、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南京机场 2 号航站楼、重庆机场 3A 航站楼多个项目,对中国基础设施的设计非常精通。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及象征 —— 凤凰。在布局上,没有采用传统的横向分散布局,而是将国际和国内旅客功能集中垂直叠加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单一、紧凑、集中的航站楼。这种创新性的垂直叠加式的航站楼可以在不同方向布置空侧指廊,最后形成了一个优雅的五星状。


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对于飞机而言,从航站楼中心放射出去的指廊,便于大量的飞机停靠。因为大兴机场的规模庞大,放射状的指廊之间的角度即便为 60 度,绝对空间也甚大,为飞机停靠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这个设计在中型的机场是不能实现的,可以说是大兴机场因地制宜的独特设计。



单体航站楼的集中化,让国际国内旅客可以在集中的区域方便的办理登机手续,不必乘坐捷运系统或小巴转换。从航站楼中心到指廊最远端登机口只有约 600 米,乘客乘机步行用时不到 8 分钟,这就使得乘客的步行距离、中转效率、飞机运行效率优于全世界其他同等规模的机场。航站楼的地下交通系统和高铁、城铁等连接,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到达机场后,可以乘坐电梯直达机场大厅。



这仅仅是设计方面的一些小的细节。 作为全球最新的超大规模机场,大兴机场在设计上独树一帜,带来了许多最为先进和人文的机场设计新理念,可以说是近十年机场设计集大成之作品。 在这种设计的基础上建设出来的大兴机场,想必也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让出行更加放松、舒适。 这也难怪机场刚开张,就已经变成了旅游胜地了。


可以说, ADPI 的设计这次真的很成功。


04

科技



大兴机场在科技上的应用是相当丰富的。暂且不提国内已经普及的移动支付(对于很多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现金社会很困难,但中国几乎已经实现了),我们就简单讲一下大兴机场是如何用到 5G 通讯网络的。


5G 的应用有哪些,恐怕现在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没关系,到大兴机场你就全部理解了。


联通公司和华为在大兴机场建设了完整覆盖的 5G 网络,在涉及到机场航空体验的地方,最让人瞩目的是人脸识别和行李管控两个方面。


人脸识别 —— 在大兴机场,旅客们无需打印纸质登机牌,也不需要出示身份证,通过与安检系统的对接,旅客只需要人脸识别,就可以完成从购票、值机、托运到安检、登机等各个出行流程。全球无纸化机场做到最为彻底的,恐怕非大兴机场莫属了。


行李管控 —— 旅客通过手机,将电子行李牌的信息录入后,可以全程可视化跟踪行李运输的过程。地面工作人员也可以更佳快速查询旅客的行李,提升行李的处理效率。


科技感是大兴机场体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全球对比来说,你也很难找到一个机场能达到大兴机场现在的水平,毕竟中国在移动支付、人工智能和 5G 通讯这几个方面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了。


05

环保


走进大兴机场航站楼的旅客,第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明亮、宽敞,即便是在阴天,也不用开灯光。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来看看屋顶的设计。大兴机场航站楼的屋顶中心由一个六边形天窗、六条条形天窗、八个气泡窗互相连接,组成顶部主要自然采光的体系。在屋顶的 8000 多块双层玻璃,中间安装了统一东西向排列的遮阳网。


以航站楼中心位置为原点,半径 90 米的范围内,是没有柱子的高大空间。这种无遮挡加上屋顶近全景天窗的设计,使得整个航站楼的自然采光面积超过 60%


如此高的自然采光比例,自然大大节省了能源的使用。


大兴机场也是国内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机场。世界最大的耦合式浅层地温能利用项目就建设在大兴机场。在大兴机场的北跑道南侧,还建设有中国首个飞行区光伏发电系统。


大兴机场的节能减排方面,顺应时代潮流,走在全球机场的前列。


06

人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