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些看起来的“馅饼”其实只是装点着鲜花的“陷阱”。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连续工作六天后,“五一”小长假如期而至,去年“五一”期间,我国共接待游客1.3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为791亿元人民币,而综合历年市场数据和旅行商预订情况,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有望接待国内游客1.4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80亿元,增长近百亿。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五一”假日旅游指南》,“五一”期间居民出游意愿达36.6%,旅游需求迅速增加,市场快速增长时期还远未结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旅行无疑是人们放松心情,减缓压力的最好方式。然而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我们不由得担心出门旅行中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今天就来盘点下,旅行中都有哪些“陷阱”,如何才能避免“踩坑”。
◆ 旅行社
一、诱导、强迫购物:
一些旅行社经常会打着低价团甚至是零付团费的旗号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参团后却发现导游只是带着游客去各类指定的购物场所,诱导或强迫购物;这些产品往往质量得不到保证,部分商家甚至直接销售的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去年,央视财经节目就曾曝光过许多在九寨沟旅游的游客,会被带到当地某购物中心进行消费,而那里销售的不仅是特产,还有价格较贵的水晶、绿幽石、碧玺、天珠等,普通消费者往往难辨真假。
九寨沟当地购物中心实拍
旅游法规明确规定:
不
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的旅游项目等。
旅游景区附近、非当地人日常消费场所尽量不购买奢侈品。如果在购物店买到假货,游客在旅游合同约定或者旅行社指定的旅游商场购买的商品有在商品中掺假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游客可以要求旅行社赔偿,旅行社赔偿后有权向旅游商场追究责任。
二、哭笑不得的山寨景区:
游客往往人生地不熟,如果旅游前不做攻略,很容易上当。这些山寨景区没有任何观赏价值,但却经由黑导游宣传、黑车司机拉客获取了不菲的经济利益。比如,西安就曾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秦陵地宫、世界八大奇迹馆、鸿门宴遗址。这些景区呈现的诸如蜡像做的秦始皇棺樽、“双眼皮、红嘴唇”秦始皇陵兵马俑、四羊方尊、法老胡夫棺椁等历史文物让人哭笑不得。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拨打当地旅游局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并保留图片等证据,以便日后维权。
三、交通陷阱:
选择跟团游时,偶尔会遇到火车晚点、航班延误;或是有的产品里明明写了飞机出行,最后却换成了火车这类承诺的交通没兑现的情况。也有部分旅行社为了节约成本,会出现提供的实际行程、返程班机均与合同约定不一致的现象。
实际上,当
旅行社在旅途中遇到客观情况需更改行程,应当征得游客的同意,并签订书面的补充协议。
擅自缩短游览时间、遗漏旅游景点、减少旅游服务项目的,旅行社应赔偿未完成约定旅游项目服务等合理费用,并支付同额违约金。
◆
酒店
一、难以根除的卫生隐忧:
从快捷酒店卫生堪忧到去年的“蓝莓测评”揭露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床单毛巾等布草清洗不彻底甚至不清洗,茶具、漱口杯有水垢等酒店“卫生门”时有发生。网友不由得吐槽说:“住酒店不如住帐篷”。消费者入住后如发现房间卫生不符合标准,
应及时联络酒店打扫或更换房间,如酒店拒绝打扫或更换,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当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投诉。
二、防不胜防的安保漏洞:
近年来,除了在酒店内丢失行李财物的新闻偶有发生外,其它问题也令人对酒店存在的安保漏洞感到担忧,如2016年北京某酒店就曾发生了一起住店女子遇袭事件。
要提醒大家的是,依据《旅游法》第八十二条
“
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旅行社与酒店有义务协助游客报警处理。
◆
OTA
OTA这一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旅游产品预定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者线下付费的新型行业,本应为消费者带来更公开透明的信息、更便捷的服务,但
捆绑销售、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这三大问题却屡屡被人诟病。
购买机票时总是被迫多买一份保险或接送机服务;明明是某酒店的常客预定价格却比普通客户更贵;从照片上看光鲜亮丽的酒店房间到了现场却狭窄昏暗
。
一方面,消费者面对这种情况时应第一时间截图、拍照保留证据方便日后维权;另一方面,OTA平台如果想要获得长远发展,也应该积极负起责任,对本平台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真的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吗?实际上,近年来,经过各地旅游局和各行业的监察整改,上述许多情况都有所改善。但仍有不法份子打着低价的幌子行骗,作为
消费者依然要提高维权意识,并在消费时注意,有时候一些看起来的“馅饼”其实只是装点着鲜花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