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DG资本
不只是VC,还有趣味和陪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我是腾腾爸  ·  带劲!2025年,牛起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DG资本

生日快乐,哆啦A梦!请在 94 年后等我

IDG资本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8-09-03 22:49

正文


94年后的今天,2112年9月3日, 哆啦A梦在机器人工厂诞生了。一个照顾人类的机器人。


原来哆啦A梦也是黄黄的颜色,但是在生产线上发生了一次突发事件,哆啦A梦因此掉了一颗螺丝。之后,哆啦A梦就经历了一系列的失意: 航时机实习课程失败,竹蜻蜓飞行器实习课程失败……以至于大家都担心他能否从机器人学校毕业。



后来,哆啦A梦终于有了去处, 就是去照顾 大雄的曾孙, 小世。有一天,小世决定为哆啦A梦做一个“哆啦A梦人偶”送给他。但是在快要完工的时候, 耳朵总是做不好。


于是,小世找来了工作用机器人,然而工作用机器人理解命令有误,把哆啦A梦的耳朵咬成了像人偶一样残缺不全的样子。而且又修补失败。之后,哆啦A梦哭了三天三夜,也从此变成了蓝色……


不过最终,哆啦A梦来到了大雄身边,一个最需要他的地方。


每个人大概都会幻想自己有一个哆啦A梦吧? 一个拥有四次元口袋,似乎无所不能 的哆啦A梦 。每当大雄受打击,遇到困难,愿望没办法实现的时候,哆啦A梦就会掏出各种强大无比的秘密道具,为大雄撑起一片小天地。


哆啦A梦的箴言:

放大电筒使用注意事项:

不要去放大你害怕的东西

关于哆啦A梦

讲述 | 梁文道

本文转载自:看理想(ID: ikanlixiang)

看理想,用文学与艺术,关怀时代的心智生活与公共价值。


我当然喜欢哆啦A梦,谁不喜欢啊?


它大概是我小时候最喜爱的动漫角色之一了。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它的官方译名已被统一成“哆啦A梦”,我们小时候从小到大都叫它“叮当”。


在我那一代的香港、台湾或者我认识的大陆朋友里面,我们很多人至今都坚持叫它作叮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叮当是属于我们从小到大的一个伴侣,但是哆啦A梦就好像是外来物一样。


不过说到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一个日本的动漫角色,而且仔细看整个故事设定的背景都非常日本,却被我们当成一个如此亲近的,跟我们共同成长的伴侣,并且让我们觉得它的名字不能改,必须要叫做叮当呢?这恰恰说明了日本动漫文化的强大威力。


就说哆啦A梦好了。它在几年前巴西奥运时,还被日本拿出来当成是宣传东京奥运序曲里的重要角色,日本文部省也宣布了叮当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一。


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作用,日本人这么看重它,那是因为它真实的有全球影响力。 目前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不同语言版本的哆啦A梦动画正在播出。不过在亚洲的影响力更大,直到最近几年才发现它在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成为儿童文化热潮,人人都晓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有趣课题。


比如说它在亚洲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它在东亚特别有魅力,有市场,是因为这个故事里有很多的人物关系都相当具有亚洲色彩。



比如说小孩子不听话。大雄每回不好好念书,妈妈一定要骂他,他也很怕被责怪为什么功课没交。 这么一种父母监督孩子功课,不交功课怕父母责骂的情况是普遍存在于亚洲社会的。难怪从韩国、中国、越南、东南亚,乃至到印度、巴基斯坦,它都那么受欢迎,因为我们在这方面好像是相当共通的。


但到南美洲或者欧洲,这个东西又好象说不通了?那又是怎么回事呢?也有人说,那是因为里面有一些真的具有普世价值或者普世吸引力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知道叮当或者哆啦A梦满身法宝,它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能够随时掏东西出来,忠心不二地对待着大雄。你想想看,这对小孩而言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梦想中的伴侣啊。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有一个叫读书面包、印书面包的东西,大雄到最后实在搞不定了,要考试怎么办?没关系,叮当从口袋里拿了一个吐司面包出来,就能够印在书上面。把它吃下去,整页书你就全记住了,多爽啊。



你想想看,这对全世界的小孩而言是不是都很有吸引力呢?这是普世吸引力,就跟好莱坞电影里的英雄爱情故事一样,为什么全球都通行呢?是因为那的确是普世的题材、角色设定,是全世界都喜爱、都需要的。


但有另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很多欧洲人、美洲人之所以喜欢以哆啦A梦为代表的日本动漫,并不全是因为它具有普世吸引力,也不是因为里面的角色关系或者情节模式跟自己的文化很近,而恰恰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异国色彩。


这才说明了为什么这几年在欧美通行很火的,比如像《火影忍者》这样的漫画能够流行了。它对很多欧美年轻人来讲,带着一种东方色彩、日本文化的味道,这让他们觉得格外迷人。


所以说回来,从叮当改成哆啦A梦,据说是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遗愿,这么一改之后,马上又把我儿时熟悉的伴侣蒙上了一层异国色彩。这种异国色彩是不是也会使得它更具有吸引力呢?这就是一个将来有机会再说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我得讲讲我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哆啦A梦。除了刚才说的那些之外,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觉得那真是一个小孩的世界,一 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圈子。


我记得后来,一个比较新版本的一集里面,我见过这么一个场面。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到末期时, 因为当时日本物资等各方面都非常紧缺,很多动物园里的动物不能够再耗粮食去养,所以日本军方决定要毒杀一批大象。



而日军其实也不忍下手,因为觉得这到底是一些很可爱的动物,要喂它们吃毒药是不行的。而且大象也不愿吃毒药,它一闻就能闻出来,于是到最后,他们打算干脆枪杀。


大雄和叮当就要回到过去拯救这批大象,劝阻这些军人别再这么干。结果后来双方争持不下的时候,就说到日本接下来怎么样。没想到,大雄和叮当两个齐声欢呼,没关系,还好,好在日本马上就要战败了,就要打输了,耶。



意思就说,日本就快战败了,所以我们现在再给大象一点粮食不要紧,马上就不需要把这些物资拿去给前线作战了,就可以拿来喂大象,大象可以活下去,太好了。


这个台词我记得当时在日本也惹起了一些争议。有些人说太反日了,日本头号动漫这么反日不爱国,大雄和叮当居然在欢呼日本战败,这是什么概念、什么情况。 但我觉得我们也不要过度解读,以为这个漫画就是骨子里要反日本军国主义,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一个很孩子的世界。


对他而言,你去跟他讲,要热爱一个过去的日本,一个充满军国色彩的、不断发动战争去侵略别国领土,鼓励国民盲目无条件爱国,就算自己国家干下再多坏事仍要效忠于它,把爱国当成唯一价值观,这种观念对孩子是行不通的。



这些小孩就觉得大象是好可爱的一种动物,他就是要去拯救大象。 在这个时候对他而言,大象能够活下去是第一位的。国家战败与否,在远方的战场上打赢还是打输,那太遥远了。


另外我还记得,以前我做小学老师,那些小学生们 平常不爱作文。为了要鼓励他们,我跟同事们想了一个方法,拿他们平常喜欢看的漫画,比如说哆啦A梦。 我们买了几本哆啦A梦回来,用涂改液把漫画中的雨云(对话框), 所有里面人物的对白全都涂掉。涂完之后再影印出来,每个同学一人一本,一翻开只有图画,没有文字。


我们发回给小朋友们,看图作文。依据看到的漫画,去想象这个画面到了这一格,大雄该说什么,到了下一个,吉安该说什么,到了另一个,叮当又该讲什么。 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想象 把整个故事 填回来、写出来。结果他们都很开心,那些小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同学,因此大概可能都会喜欢上作文课,如果作文课是这么教的话。 我自己到今天都还很骄傲,当年参与了一个这么有趣的小学作文实验。



你还不能错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