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又双叕拍新剧了,
然后不负众望地又双叕扑了。
这部新剧名叫《盗墓笔记之怒海潜沙&秦岭神树》,
虽然在豆瓣上只有5.2的成绩,
但纵观《盗墓笔记》的所有影视改编作品,
这个成绩居然还不是最差的。
当然了,作为一名曾经的原著粉,
影单猫强忍着看了几集。
惊喜地发现这部剧除了主演们的颜值外,果然再也找不到一个夸点。
整个观影体验只能用“魔幻”二字形容。
比如剧里光明正大的卖腐,
吴邪和小哥一起旋转跳
跃闭着眼,暧昧一笑,看得人眼睛疼。
比如剧里各种蔑视观众智商的桥段。
你能想象阿宁这位奇女子居然穿着高跟鞋下墓吗?
也不知道高跟鞋给了多少钱。
缺心眼儿的导演还特意给高跟鞋特写!
你能想象在漆黑幽深的古墓里玩视频通话吗?
感情这古墓也与时俱进地通了5G网了?
要说全剧最让人膈应的,还是三叔的那支考古队。
你们是考古队呀,能不能有点专业素养!
不戴手套不做笔记,还在遗迹上蹦蹦跳跳。
讲道理,每年春天晚上趴在窗台干嚎扰民的书单狗都比你们有素质好嘛。
算了,不说了,再说我自己都要被气笑了。
过年那会儿,影单猫曾经推荐过另一部盗墓剧--《怒晴湘西》。
当时,影单猫还在文章开头给大家盘点了一下近几年盗墓题材影视作品的乱象。
其实那会儿影单猫就发现,
大部分盗墓烂剧,都出自同一个故事。
很不幸,那个故事的确就是《盗墓笔记》。
说起这个IP的全线崩塌,
还要从14年李易峰主演的第一部《盗墓笔记》网剧开始说起。
这部网剧以一己之力,
奠定了后来几乎所有《盗墓笔记》改编影视的两大艺术特色:
猛用流量,加剧情智障。
它的整体风格,
就像是导演和编剧自作聪明加进去的角色“
high
少”一样,
用自high式的表演,达到了欠扁式的高度。
说实话,
影单猫至今都无法相信当年的自己是怎么能把这部剧看到一半的。
因为它在第一集,
就毫不掩饰地炫耀和
放大着自己的雷点。
故事一开始,
男主角吴邪从原著里一个古董店少当家,摇身一变成一位高学历的德国海龟。
这样瞎改人设也就算了。
过分的是,你不能强行抬高吴邪学历的同时就贬低观众智商吧。
在这部剧的开头,
无数观众看到了一个相当彪悍的开场:
李易峰饰演的吴邪开着越野,载着high少,被三辆摩托从德国一路追到内蒙古,
先不问这是哪家的摩托和哪家的车,
能够横跨两大洲还不断油。
就问问编剧和导演,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这么多天野外的风吹日晒,
李易峰是怎么保持一出镜还满脸嫩得跟猪肉炖粉条似的?
亡命天涯的路上都不忘每天早上起来补妆吗?
诸如此类的槽点不胜枚举,
但影单猫懒得再举的原因是因为我还要抨击《盗墓笔记》的其他改编作品。
这部至今仍在豆瓣上闪耀着4.3的光辉成绩,
和《小时代》并驾齐驱的网剧影单猫就吐槽到这里。
这么说有点侮辱《小时代》,
毕竟《小时代》起码满足了原著粉的幻想,
而当年这部网剧则亲手粉碎了不少原著粉的幻想。
但是,
扑街的口碑并没能阻止《盗墓笔记》被继续翻拍。
一年后,
由鹿晗,井柏然主演的电影版《盗墓笔记》闪亮登场。
这部请来了香港著名导演李仁港指导的作品,
差点让李仁港这位曾经也拍出过《星月童话》的老艺术家断送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豆瓣4.7,至今仍是李仁港导演名下口碑最差的一部作品。
它秉承了网剧《盗墓笔记》的艺术理念,
不但大胆启用了几位毫无表演经验的流量大咖,
剧情方面也如同踩了油门一般从头雷到尾。
刚登场的战国寡妇墓博物馆就让影单猫误以为主创们是来说相声的。
请问谁家博物馆取名字这么随便啊?
关键是既然是博物馆,居然连个安保都没有。
就那么让吴邪跟进自己家一样大大咧咧摸进博物馆里拿通关道具。
这种赤裸裸污蔑国家机关的电影作品当年是怎么过审的?
至于服装道具,来,影单猫放张图给大家感受下:
半年后,隔壁鬼吹灯的电影版《寻龙诀》拿下16亿票房,
更在豆瓣上获得了7.5的口碑。
不知道看到这些的《盗墓笔记》,汗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