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这个顺序错了等于白用! ·  3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徐景和在广东调研化妆品监管工作 ·  2 天前  
GSP办公室  ·  这种情况,可以共用上次的随货单吗? ·  2 天前  
药明康德  ·  渤健超5亿美元囊获潜在“first-in-c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当来访者陷入哀伤无法自拔,如何提供有效的干预?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24-10-20 11:00

正文



《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罗伯特·A·内米耶尔授课

穿越哀伤,获得 拥抱生命的力量

10月24日开课!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丧亲之痛,失去亲人是人生的一种巨大丧失,并会引发哀伤。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

2020年10月,一位父亲在8岁女儿患病去世后辞去工作,成为了一位守陵人,每天擦拭并亲吻女儿的墓碑,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

八十年代北大生物系的学生曾周,在陕西佛坪考察大熊猫时跌落山崖。他的父亲总是在他祭日当天从广州赶到他的墓旁待一整天,二十年如一日。最后一次临行前,他的父亲对着大山喊:周周,爸爸来看你了,爸爸老了,以后不来了。

哀伤是人类的一种古老而深邃的痛苦情感,是对故去亲人不舍的情感表达。哀伤反应是哀伤的自然流露,亲人离去对个体来讲是影响非常重大的生活事件,轻则情绪低落、重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抑郁、自杀。

延长哀伤障碍 (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 就是指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

美国精神病协会对于PGD的诊断中,以下几点是重要的标准:

持续悲痛


在所爱的人去世的一年后,仍持续地感到极度的悲痛和哀伤。并且,哀痛感受和行为超越了社会文化规范下正常的范围;

过度怀念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死亡的事实,会非常回避谈及丧失,对于逝者有持续的、大量的怀念;

情感失调


麻木、冷漠,情感反应减弱。对于任何事物、活动都丧失兴趣;或者对于丧失会产生爆发的愤怒,易激惹;

严重自责


偏执地认为所爱之人的死是自己造成的,或者因为自己没能早发现一些迹象,导致他人去世;

失去自我


常有跟随逝者(通常是重要的他人)一起去了的想法,怀疑自己生活的意义和角色使命。

当咨询师面对陷入哀伤情绪无法自拔的来访者,如何帮助他们呢?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哀伤与创伤干预。

原价 1520元 ,团购价1320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为何迟迟走不出哀伤?

面对重大丧失,人们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


否认 denial: 认为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人们遭遇突然丧失时的缓冲剂,防止被强烈的情绪淹没。

愤怒 anger: 反击阶段,人们会对他人的死亡产生愤怒:“为什么要抛下我/离我而去?!”,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指责感到内疚,进而更加愤怒,并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讨价还价 bargaining: 试图争取时日,也可以称作「与死神的交涉」,例如在亲人去世之前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这个生日/这个冬天再走吧。”

沮丧 depression: 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人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杀。

接受 acceptance: 最终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并且把爱人去世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义。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依照顺序经历全部5个阶段,这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处境的手段。

常人能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最终接受的状态。 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往往在前四个阶段中来回反复,无法挣脱。

他们留恋丧失,“ 我必须不断悲伤,否则就会忘掉/背叛Ta,只要我不停地怀念,Ta就不会离去 。”

👇点击试听,了解哀伤五个阶段👇

推荐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它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士经历丧失后与自我和解的道路。

主人公Lee因为在家中烧壁炉时的一个疏忽,让自己的三个孩子葬于火海。

第二天在警察局录完口供,却发现自己连过失杀人的罪名也不用背,从审问室出来,Lee直接从警察腰里抢过一把手枪就企图自杀。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妻子无法原谅他,并与他离婚了。失去了父亲和丈夫身份的Lee同时也失去了一切希望,从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他关闭了情感阀门,没有力气再愤怒,就算听到哥哥的死讯,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绝望。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近末尾时,Lee对他的侄子说:“I can’t beat it.(我走不出来了)”

这种「走不出」的境遇,像一个沼泽,困住人们的大脑。

研究者认为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在怀念逝者时的脑部活动与常人不同,他们对过去的回忆 只限于那些有逝者参与的,好像过往的生命中,一切与逝者无关的记忆都被清除掉了。

并且,他们在想象、计划未来时有很大困难,他们认为“将来不会有任何好转,Ta死后,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他们会一直陷于过去,无法继续生活。

如何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中国有一千多万“失独”家庭,且以每年7.6万个的速度增加着。 这只是失去子女的家庭数量,更何况还有一般丧亲的情况。

丧亲这个话题看似小众,但其实极为普遍。由于丧亲引起的沮丧情绪主要与过度怀念相关,因此抗抑郁的药物效果甚微。

通常,来自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对于缓解哀伤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常常听到的这些话却也是很难起作用的:

  • “发生这种事情,大家都不想的。”
  • “振作点,Ta都去世这么久了,你要停止自怨自艾。”
  • “你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你的伴侣/父母/孩子需要你。”
  • ……

如果你身边有沉浸于痛苦无法自拔的人, 不要试图强行把它们拉出悲痛。 如果他们暂时无法接受帮助,那么 耐心地等待和陪伴,适当的共情和支持, 是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

如果他们愿意寻求帮助,那么 心理咨询 是很好的选择。

哀伤咨询的核心干预目标:

第一,建立一个具有意义的联结 让来访者可以感觉到被倾听,被关怀与温暖。

第二,识别那些阻碍来访者适应的想法或者感受, 正常化它们并且讨论它们,看看来访者是否可以在这件事情上学习到一些东西。

第三,我们同样要关注咨询中取得进步的部分, 例如:来访者接受了丧失,重建自己身心健康,对这些部分加以肯定及强化。

逝去的人们已经无法回来,留下的人们仍要继续生活。


简单心理Uni精心研发 《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特别邀请全球哀伤疗愈领域中的领军人物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对课程进行研发和讲授,期望打造出一个了解、学习、应对丧失与哀伤的场域。

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见遭受丧失或哀伤困境的来访者、亲人朋友,或是自己深陷其中时,通过这门课程能够实施专业的自助及助人的干预措施。

权威导师,10月24日即将开课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

罗伯特·A·内米耶尔是谁?

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 在当代哀伤研究与干预领域是令人瞩目的领军学者,被称为当代教科书式的导师。

罗伯特·A·内米耶尔

作为孟菲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博士积极从事相关临床实践,他于2001年提出了 后现代建构主义意义重建理论 (Meaning Reconstruction) 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哀伤咨询中

内米耶尔博士 曾担任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 (ADEC) 主席,以及死亡、临终和丧亲国际工作组主席。

目前,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担任 波特兰丧失和变迁研究学院(P I )的院长, 该学院 在哀伤咨询方面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继续教育, 专注于帮助、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生活教练、牧师,以及其他与努力重建自己生活的人一起工作的专业人士建立专业能力。

罗伯特博士还 出版了30多本关于悲伤咨询技术和悲伤与表达艺术的书籍,包括《咨询丧亲者和悲伤的创造性实践》、《表达艺术:创造意义的实践》等,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专家、学者、老师。

注:罗伯特·A·内米耶尔著,豆瓣评分8.3


为表彰他的学术贡献,他被 孟菲斯大学授予 杰出教师奖 ,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部的会员,并被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授予 终身成就奖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


这门课学什么?


罗伯特·A ·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 士以 建构主义心理学流派 为基础,提出 重新建构生命意义在解决哀伤问题,应对哀伤障碍的重要意义



重新建构生命意义最常用的方式包括: 理解建构 (Sense Making)、寻求益处 (Benefit Funding) 、身份认同改变(Identity Change)。

我们的课程正是与此相结合,分为三个模块:

  • 理解哀伤: 哀伤的评估与干预;
  • 重建联结: 重整依恋关系;
  • 重建意义: 整合丧失、疗愈创伤。


确保学员学习完成后,能够在临床中进行哀伤咨询,能够有效帮助来访者,将丧失的现实融入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故事中,同时也重建他们与重要他人的持续联结。


👇上下滚动查看课程详情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