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sy1230
明德书院以传统文化、圣贤思想启迪成长智慧,帮助孩子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先养道德、后学文化、再立志向,以创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突发!张兰直播间被禁! ·  11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株洲开年大片,满满的科技感! ·  昨天  
湖南日报  ·  热搜爆了!沈腾否认 ·  昨天  
新闻株洲  ·  陈恢清调度政府系统值班值守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dsy1230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糖尿病?

mdsy1230  · 公众号  ·  · 2018-02-07 17:35

正文

授权图片 | 王晓红 摄


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近几十年来呈爆炸式增长:从80年代的0.67%升高到2010年的11.6%,增加了17倍!


区区30年间,为什么中国人就变得这么容易得糖尿病了?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问题:是不是糖吃多了?


不可否认,吃了太多血糖生成指数(GI)较高、升血糖很快的食物,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但比起「吃糖」,遗传因素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真正要小心的敌人。



专家们的解释是:中国人由“节约基因”,“由俭入奢”之后,就更容易肥胖、得糖尿病!


所谓“节约基因”,意思是人在吃糠咽菜时,身体的某些基因会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


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得当然不差,可基因还在让我们大幅度地吸收能量。消耗的远远小于吸收的,就会造成营养过剩。


每次出去搓一顿的时候,想吃啥?清水煮菜……不要!油炸、油煎、油烤、大鱼大肉这些「重口味」才是首选。


大鱼大肉,各种各样的美食,看起来很好很丰盛,实际上却不一定健康。


富裕会让我们过得更精细,比如选择吃一些精米细面。谷物在加工的过程中,其表皮上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会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升糖速度大大加快。


中国传统的饮食以五谷为基础。就在三十年以前,我们大多数人吃的还是糙米,没有经过深加工。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粮食越吃越细,现在,精米细面是我们经常选择的。可精米精面几乎不含纤维,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会让血糖急速升高。


吃的越来越好、越精细,活动量却越来越少,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马上消耗掉,活跃的胰岛素只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


如果我们每天吃进去的热量总是消耗不掉,就造成了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来越高。身体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便易得糖尿病。


所以,现在更提倡的是粗细搭配,给白米饭添些杂豆(红豆、绿豆、芸豆、豌豆等)、杂粮(糙米、大麦米、玉米碎、燕麦等)。如果爱吃面,就在精白面粉中加些玉米粉、黄豆粉、紫薯粉。


糖尿病不光是「吃出来」的病,运动也和它关系密切。


1. 运动少会长胖,得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升高。


这就好比每个月的工资不花完,存折上的数就会增加一样。如果运动量小,一天的能量消耗不完,就会转化成脂肪和糖原存在体内,让人变胖。


肥胖不仅会改变体型,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2. 久坐不动,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很多人白天上班坐着打电脑,晚上回家坐着打游戏,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都在椅子或沙发上度过。


就算晚上去运动 2 小时,也无法弥补白天久坐带来的伤害,患糖尿病的风险仍然会比经常站起来动一动的人要高一些。


01

控制饮食


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议,多吃蔬菜、适量肉蛋、少油少盐;少吃精米细面,多吃燕麦、薯类、红豆等粗粮杂豆。


至于那些烤肉烧鱼炸猪排……偶尔就好。


02

调整运动习惯


「打断」久坐不动,每隔一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


例如可以买个小点的水杯,把水喝完了就站起来再接一杯。而且水喝得多了,还能多去几次厕所……


还要养成运动意识,能骑车就别开车,能走路就别骑车。


多走两步,不仅对身体好、也能让自己的心情放个假,一举两得。


03

训练肌肉


锻炼肌肉可以进行适度的负重练习。


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快走三四十分钟的话,最好还能保证每周两次的负重,无论是举哑铃,还是给腿上绑沙袋后抬腿或者步行,总之胳膊和腿上的肌肉要绷紧。刚开始的时候肌肉会有酸痛感,是正常情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