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开采参与主体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等大型央企为主,
首华燃气是少有的民营天然气开采企业
,天然气业务主要基于收购的子公司中海沃邦与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合作合同》。
首华转债
大跌始于23年业绩预告大亏
,受抽采量下滑、天然气价格下降及商誉大额减值影响,净利润亏损2.53亿元,后续跌可能伴随股东减持消息冲击、机构出库等,7/4收盘价74.5元。
当下投资风险点在于:
1)
股权结构分散,股权质押比例高,财务投资人减持。
截至24年3月末,实际控制人吴氏家族合计持有公司17.62%的股份,累计质押其持股的74.42%;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亿元的股票,可能对股东结构及治理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
2)
天然气老井产量递减、新井开发进行中,后续开发风险&资金投入大
,未来若自采矿井业绩无法实现增长,可能会扩大天然气外购进行分销,做大收入但盈利下滑。
3)
对中油煤依赖度大
。共同销售模式下中海沃邦与中油煤开采的天然气,由双方共同销售并各自取得分成收入,投入回收效率越高,中海沃邦分配比例越低,中油煤是中海沃邦唯一的客户;自主销售模式下公司上游气源仍全部来源于中油煤。
偿债能力
:
截至24年3月末,公司有息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债务5.22亿元、昆仑信托的信托借款12.00亿元、可转债13.79亿元(回售起始日为25年11月1日),
偿债主要依靠
1)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23年净流入4亿元(往年6-8亿元);2)
流动性强的货币资金、银行理财及存款类产品
合计约1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不大,长期偿债能力一般,且未来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支出较大,消耗现有资金的同时债务规模可能继续提升。
首华转债的转股能力较弱
,虽暂无退市风险、下修触发条件“10/20,90%”较宽松,但下修紧迫性不强、转债余额/正股市值高(>70%)。
整体而言,首华燃气走到十字路口,23年大亏,24年一季度仍亏,但在新投产气井的贡献下天然气抽采产量同比增长26%。转债也局势未明,赌对了,抽采量能稳定上升且体现在业绩上,转债也会走出困局,赌错了,可能要眼睁睁看着公司把原可用来偿债的资金消耗到产出甚少的募投项目,
目前转债对风险接受程度不高的投资者仍不友好
。
2.1治理:股权结构分散,股权质押比例高,财务投资人减持
2.2经营:天然气勘探开发风险&资金投入大,对中油煤依赖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