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中位数-2.3%,4150只跌,仅1150只涨,悲观的氛围再次笼罩A股,我晚上去逛了一下几个股票社区和论坛,舆论都很悲观,认为这波流动性盛宴已经到头。
其实最打击信心的是今天在网上流传的两段视频,是前前前任给学生讲课的内容,时长5分钟,但信息量有点大,我总结一下:
1. A股上4000点很困难,6000点不可能。因为现在才3400点,总市值就97万亿了,我们的GDP才126万亿,再往上涨,A股总市值就超过GDP了。
2. 神秘资金不看沪深300和中证500,只看上证指数。低于3000点,才会出手,3000点以上是不可能买的。
3. 他们有一个心里点位,3000点以下是熊市。
前前前在任已经是10年前的事,我在百度百科上查到2016年后他就没担任职务了,所以上面的观点没有代表性。但毕竟是前前前任,这个话说出来杀伤力还是不小的。
他重点聊到两个指标,一个是上证3000点,另一个是股市总市值/GDP。
说实话,在两个指标在A股是挺好使的。
你们还记得我很久之前给你们讲过的大盘高抛低吸策略吧,3000点以下分批定投上证综指ETF,3100点以上分批卖出,这个策略历史胜率是100%。
做了一个简单的回测,2014年至今,年化在12.7%左右,回撤非常小。逻辑是把资金分成5份,只要在3000点以下,每周定投一份上证综指ETF,然后3100点以上,每周卖一份,空余的资金买银华日利。这策略暴富不可能,但确定性非常高。
另一个股市总市值/GDP,这个指标是巴菲特用的,以前他老用这个指标衡量美国股市,不过后来在美股失效了,2015年就这个指标就超过了100%,今年已经突破200%。
但在A股目前还有效,黑线是占比接近100%的临界点,用这个指标可以在2007、2015、2021,三波大牛市中逃顶。不过目前仅在77%,离100%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我一般不看这种择时指标,我奉行不择时策略,就是满仓轮动,只要符合选股指标就买入,不符合就卖出,一直处于满仓状态。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笨,但如果选股指标有效,是能大幅跑赢指数的。
------
消息面:
1.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2025年将分别上涨15% 、13%。
他们主张把消费板块纳入投资组合,并且上调医疗和券商的评级。高盛是懂“老乡别跑”的,每次A股一跌,他就来给股民按摩,感觉是专业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