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学霸
「生物学霸」是丁香园旗下科研资讯平台。专门为科研人员打造,致力于让科研更简单更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制品圈  ·  近视中靶向MicroRNA的研究:当前见解 ·  3 天前  
生物探索  ·  202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Victo ... ·  6 天前  
生物学霸  ·  IF 骤降 14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学霸

正当我国自然要放弃 miRNA 时,它居然得了 2024 年诺贝尔奖

生物学霸  · 公众号  · 生物  · 2024-10-11 17:49

正文

来源:青椒医学


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下午 5 点 30 分公布。此次获奖的是 ——Victor Ambros、Gary Ruvkun,二人因发现 microRNA 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奖。


非编码 RNA 研究,尤其 miRNA、lncRNA 为何还能在 2024 年继续中标国自然项目,这确实是近年来科研圈的一大槽点。曾经,lncRNA、miRNA 等非编码 RNA 研究被捧得很高,结果没过几年,因撤稿风波成了「学术不端重灾区」。即使到了今天,很多类似的课题仍然能成功中标国自然项目。


首先,非编码 RNA 研究并没有完全过气,尽管过去几年因为一波又一波的撤稿事件让大家对它心生怀疑。客观来讲,非编码 RNA 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它们在基因调控、信号传导、肿瘤生物学等方面依然发挥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疾病研究里,非编码 RNA 还算是拿得出手的技术手段。虽说不像前些年那样风光无限,但不能说它完全没用了。


非编码 RNA 项目能中标,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就是某些科研领域的发展不均衡。大家都知道,现在国自然的竞争已经卷得飞起,尤其是在一些热门领域,什么免疫治疗、细胞治疗这些「顶流」方向,申请项目的人简直不要太多,淘汰率高得吓人。你要是拿非编码 RNA 去跟这些热门课题硬刚,几乎没戏。但是在那些竞争还不那么激烈的领域,比如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研究或应用不广的疾病领域,非编码 RNA 就有了施展空间。换句话说,竞争小,机会就大,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道理。


再者,评审专家的「口味」差异也让一些非编码 RNA 项目钻了空子。国自然评审虽然程序公开,但评审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专家的个人认知。有的专家对非编码 RNA 可能不怎么感冒,觉得是「过气网红」;但有的专家则可能觉得它还「有点东西」,尤其是当这些课题跟某些新技术结合在一起时,比如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学这些「时髦」技术,那就更容易让专家眼前一亮。别的不说,跨学科评审时,这种「看不懂但觉得很高级」的情况屡见不鲜。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的是科研圈里那些绕不开的「人情世故」。国自然评审中,打招呼、递条子的事谁都听过,这也让一些看似「老掉牙」的非编码 RNA 项目还能中标。虽然这种现象大家都不愿意公开承认,但在实际操作中,谁又能完全排除它的存在呢?项目申请写得再牛,如果背后没人「撑腰」,也未必稳拿;反之,一个中规中矩的项目,只要背后有人帮忙打点,过关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不说破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个硬伤不得不提,那就是发表文章的问题。现如今,科研界评资助项目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你发了多少高水平的文章。而非编码 RNA 研究,虽然撤稿多,但在发表上相对容易。特别是只要实验设计不出大问题,结果看起来「赏心悦目」,一般还是可以发在中等影响因子的期刊上。这些「拿得出手」的文章,自然在项目评审中为研究者加分。毕竟,国自然评审专家也是看实打实的数据和发表记录的,不是光听你嘴上说得天花乱坠。


总的来说,非编码 RNA 项目依然能中标国自然的现象反映了当前科研资助体系中的复杂性。这个领域虽然经历过不少风波,但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科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评审专家的「各有所好」,都为非编码 RNA 研究留下了生存空间。当然,未来的非编码 RNA 研究能否继续保持竞争力,依然需要研究者们在选题、技术应用和研究深度上多下功夫,不然很可能随时就「掉队」。


2024 年度国自然医学部 50 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与同行、国自然资深讲师交流,并获取一手动态和热点方向,可以加入「国自然基金撰写交流社群」哦。群内也会定期为大家分享优质课程、撰写经验、模板资料等。


因加群火爆,达到 200 上限后无法直接进群,

麻烦先加小助手企微再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