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亿元保单”的消息刷爆了保险圈——中邮人寿和太平人寿相继开出 1 亿、5.3 亿保单。
其中中邮人寿的产品属于快返型产品,第 5 年领 1000 万,第 6 年开始每年领 300 万,终身领取。
而在更早的 2 月份,香港汇丰保险签发了一张 2.5 亿美元的人寿保单,折合人民币约 18 亿,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也有朋友质疑,
这些钱拿去存银行或者理财,收益也不低,为什么要买保险?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看看那些花大钱买保险的人是为了什么,有没有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
3 张亿元保单中,太平人寿的产品没有切实消息,咱们就来看下另外两张保单的基础信息:
2 份保单的控制权,都在投保人手中,未来无论是减保、退保,都可以自主决定。
出于隐私保护的目的,保险公司不会公开保单详细信息。但从基础信息也可以看到,2 份保单有两个共同点:
被保人不幸身故,受益人可以获赔一笔钱。如果自己当被保人,
受益人可指定孩子、伴侣等直系亲属
,避免遗产纠纷。
邮爱一生年金保单可以从 5 年开始领钱,领取终身;汇珑环球寿险计划可以终身复利增值。
对这些天价保单,常有一些网友疑惑,钱放银行收益也不低,或者买三五十年的长期国债,不比保险差吧?
咱们直接用「30 年超长期国债」来对比一下,以 30 岁女性,100 万一次性交为例:
30 年超长期国债票面利率 2.57%;邮爱一生为快返型年金,第 5 年开始领钱;增额寿为预定利率 3% 的普通型增额寿。
可以看到,超长期国债从第一年就开始有利息,前 8 年生存总利益都一路领先。
到第 9 年,
快返型年
金和增额寿的生存总利益追了上来
,满 30 年后依然继续增长,而国债到期,不再产生收益。
其中快返型年金在第 5 年后,每年都能有一笔钱到手,增额寿则是将钱一直留在账户内增值。
持有期间,这两类产品还可以通过减保的方式取用现金价值,满足比较大额的用钱需求。
总的来说,
年金险与增额寿的长期收益更高、灵活性也更强
,对有财富保值增值、传承需求的富豪们来说,确实是更合适的方式。
当然,这种天价保单离我们太遥远,大家或许觉得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我们也找了两个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会更适合大多数人参考,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筛选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做生意的李女士,一个是刚退休的王姨,咱们分别来看看:
李女士自己做生意,在二线城市生活,有房,有两个孩子,手中有 100 来万闲置资金。
钱放在手里用不到,只有贬值的份。
所以她想在一线城市再买套房子当投资
,以后孩子以后去那边上学也方便。
但自前两年房企暴雷、烂尾楼批量出现以来,房产市场一直比较萎靡,房价跌跌不休。
今年 5、6 月份,全国购房利好政策基本全面落地,下半年房价或许会有回暖。
可在“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下,房价能回到何种地步?在出生率逐年走低的人口结构下,房价又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
没人能预测,所以
投资房产,长期来看,升值、贬值都有可能,波动较大
。
对这一点,李女士还是很清楚的。也因此,她最终选择了稳定性和灵活性更强的增额寿:
-
稳定性:
收益写进合同,能稳定复利增值,不受市场影响。
-
灵活性:
有减保功能,可以灵活取用现金价值
,资金流动性大大超过房产。
这样除了自己用,以后孩子上学,增额寿也可以用来规划教育金,解决孩子的教育费用。
相比普通的增额寿,它写进合同的保证收益要低一些,但每年都有机会拿到额外分红。
虽然分红不保证,
但稳定的情况下,长期预期收益率能超过 3.5%,更有优势
。
“那港险里的分红险怎么样?”在选择分红险时,李女士提到了这个问题,相信不少朋友会有同样的想法。
内地的分红型增额寿是保证收益比较高,长期收益率在 2~2.5% 之间,预期分红收益率超 3.5%;
港险保证收益基本不到 1%,预期分红收益率可以达到 6% 或更高,但实际分红还得看保险公司的投资效益。
内地的朋友买港险,有诸多限制,
比如外汇管制、法律差异、汇率风险等
,没有办法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及时使用。
所以除非未来有国外定居计划、想让孩子海外留学的计划,不然还是内地产品会更合适。
2、王姨:200万买储蓄险,解决自己和儿子的养老问题
“自己攒点养老钱,再把娃管一管”,这是刚退休的王姨买保险的想法。
经过了解后,王姨同时购买了增额寿与养老年金,其中增额寿可设置第二投保人。同时她自己当投保人,儿子当被保人。
王姨是退休教师,退休待遇还不错,不用额外补充养老金。
她自己当投保人买增额寿,日后就可以结合需求自由减保取用现金价值。
养老年金给儿子买,等他老了每年都能领一笔钱,就算社保养老金不多,也能保证生活质量。
日后有什么变故,或者自己不太需要用钱了,可以将投保人设置为儿子,一张保单两代人用,也算是资产传承。
上面的配置思路还是很全面的,大家在购买储蓄险时可以参考。
不过要注意,养老金的钱是发给被保人的,所以如果是咱们自己补充养老金,就要以自己为被保人。
在沟通过程中,王姨提到
自己有一笔理财,想着要不要等明年到期再买储蓄险
。
资产配置比较多的朋友,可能也会有这样纠结的情况。我们的建议是
有需求、有预算,还是先买更好
。
寿险预定利率下调是一种趋势,个别保险公司甚至已经着手上线预定利率低于 3% 的产品,后续很难说整个行业后会不会有变化。
就以一次性投入 100 万来说,3%、2.75% 和 2.5% 三种预定利率,长期收益差距可以达到几十万。
所以最终王姨也选择了先买上来锁定利率,避免错过好产品。
从以上两个例子能看出,
无论是手上有一笔闲钱想打理增值,还是有其他的资金规划需求,其实都可以选择储蓄险
。
不过在产品类型上,还是得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接下来就结合具体产品给大家讲讲可以怎么做。
如果想直接了解有哪些优秀产品以及如何选择,也可点击
预约咨询
,有专业人士讲解产品、协助购买。
咱们直接以具体需求为例,看看该怎么选择合适的产品。
养老所需要的,不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而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就算活到百岁,也依然能有养老钱用
。
建议首选养老年金险
,女性最早 55 岁领钱,男性最早 60 岁,积攒时间长,领的也比较多。
要是给父母的养老钱,
如果父母年龄比较大
,那养老年金险的领钱时间就可能比较晚,不太合适。
以
吉享福
为例,陈女士给 60 岁妈妈买,61 岁领钱,趸交 50 万:
妈妈 61 岁开始,每年能领 1.3 万,活多久领多久,同时现金价值持续增长。
到了 70 岁,领了 13 万。此时,现金价值有 46.8 万,跟已交保费就很接近了。
就相当于交的钱安全放在里面,每年还能领一笔钱,既帮父母补充了养老金,也能帮自己攒下一笔钱。
想详细了解这款产品,可以点击
预约咨询
,有专业人士讲解。
比如
大富翁 3.0
,最早 40 岁就能领,最高 60 岁也能买,65 岁就能领。
如果父母年龄较大,比如母亲 61 岁,
那我们也可以自己给自己买,领钱后就把钱给母亲用
。
以 40 岁陈女士,趸交 50 万,45 岁领取为例:
可以看到,陈女士 45 岁开始领,每年能领 2.3 万,活多久领多久。
这样前期领的钱给她母亲当养老金,等她老了,自己也可以用,
一张保单实现两代养老保障
。
总的来说,不同的年龄和领钱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产品来满足。
如果不清楚几类年金险该如何选择,或想制定合适的养老金方案,可以
点击下方卡片
预约免费咨询,有专业人士为大家讲解产品、制定方案。
如果暂时对手里的钱没有什么安排,只是想稳定增值,以后有需要再用。
那可以优先考虑增值比较快、更灵活的增额终身寿——
持有个六七年,等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就可以灵活取用,不会有损失
。
比如 30 岁王女士,刚生了个女宝宝,想着攒笔钱,以后自己用的同时,也能当孩子的教育金。
以
鑫玺越
为例,
王女士当投保人,0 岁女宝当被保人,每年 10 万,交 3 年,共 30 万:
可以看到,现金价值在第 5 年超过已交保费并持续增长,退保也不会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