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整个大形势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我们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
1月18日,华为总裁任正非连续签发两份总裁办邮件,要求华为推行人力资源改革,放弃一部分平庸的员工,减少人力成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信有这种做法的并非华为一家。2018年以来,整体经济形势下行,一些公司不断爆出裁员、降薪的消息。
你有没想过,如果自己的公司也启动人员优化,你将是那个平庸的被放弃的人,还是被力保留下来的人?
从公司的角度,保留哪些人?这些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课题。本篇文章,我们管中窥豹,邀请鹅厂一位经验丰富的PM,以一个具体的项目团队为例,为我们分享在PM的眼中,
什么样的团队成员是合格靠谱的、要保留下来的,
作为一个团队PM,
又会如何筛选出这样的成员。
如果你一贯是个靠谱的项目团队成员,是很多PM都想争夺的对象,想必真正人员优化时,你也绝不是平庸的将被抛弃的那一个。
经过这么多年的项目历练,我越发感觉,找寻到合适的项目成员,才是高效完成项目至关重要的因素。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项目团队中那些靠谱的成员,需具备的主要素质包括:
•
专业技术
专业技术是基础,也是首要条件,应试者必须具备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
•
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在不需要别人指导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地解决工作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使工作顺利开展,达成项目绩效。由于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创新的载体,自然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难题,因此,
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会对项目效率的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效用。
•
人际互动和团队合作能力
如今的项目,早已不是单兵作战,对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际互动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都是考察团队成员非常关键的点,而这些也是项目管理层面重点考察的方面。
结合这些年做项目遇到的情况,以挑选项目成员为例,我将详细谈谈以上能力。
毫无疑问,无论是开发,策划,设计,测试,都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才可能胜任岗位要求,这是首要条件。这方面的考察,有更专业的负责人来考察应试者的专业能力。
考察了基础的专业技能后,着重需要考察的是应试者运用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用专业技能解决问题,才能体现出对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
Q1:
当你准备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你运用了哪些方面的技能,举一个详细的例子,说明解决问题的情形。
目的:
考察应试者是不是清楚自己的专业技能,其拥有的专业技能是不是可以帮助解决实际的问题,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什么效果,这些技能是不是成为了应试者的财富。
Q2:
针对你前面提到的问题,详细描述你是如何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的,工作中,是否还有同样的经历,可否举一个其他例子进行说明。
目的:
主要考察应试者解决问题时的思路,逻辑,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全新的问题,是否有解决的方式方法。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可以进一步验证应试者是否有总结归纳的能力,是否可以在解决不同问题间,寻找出问题的共同特征。
Q3:在上一份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为你后续工作是否带来什么启发?
目的:
考察应试者是不是可以在工作中提出解决方案,是不是可以在工作中持续改进,让应试者证明自己有能力提出解决方案。
Q4:如果计划内某些事情出错,你感受如何?怎样去处理?在工作中,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举个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如果没有,假如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目的:
这个问题,实际是从另一个层面,考察应试者如何应对压力,TA是否可以冷静地应付工作中遇到的突发情况或挫折。
人际互动,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心理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影响方式。如今,不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都是“大兵团”协作时代,因此,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时间观念,以及良好的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
作为PM,希望团队成员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达成预期目标,还可以带动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同时还保有高昂的激情。
关于人际互动能力方面,从以下几个细分方面来考察:
Q1:你认为做一个好员工和当一位好的团队者有什么区别?
目的:主要考察团队意识。前面已经提到,项目是协同作战,因此需要着重考察应聘者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是喜欢单打独斗还是协同作战,一位好的员工并不一定是好的团队者。通过此问题可以了解应聘者对两者的理解,以此判断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
Q2:你有事情必须要外出,而恰巧你负责的事情又是在项目关键里程碑时间节点上,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处理?
目的:同样是考察团队意识,但侧重点不一样。因为大家是协同完成项目,当确实有事情需要外出的时候,具备良好团队意识的人,应该是会和项目主要负责人沟通汇报,做好交接,不会因自己个人的原因,而影响项目里程碑目标的达成。
Q3:在工作中,难免会被打扰,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你是用什么办法来应对工作中的打扰?
目的:在人际互动能力方面,对时间的管理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既然大家是协同工作,那么工作中,就难免有各种沟通或者打扰,应聘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同时,又不能太过于生硬,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Q4:项目计划排期时,分配了一个系统模块,在该模块需求评审完后,评估的时间是7D可以完成,但做到第3天的时候,发现需求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复杂,评估的时间估计要14D才能完成,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
目的:考察团队意识的同时,也考察时间管理,以及和项目负责人的沟通能力。这种情况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场景。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同学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选择知而不报,如果只是偏差1-2D,可能加加班、赶赶进度也就完成了,但往往会导致版本效果不好,或团队成员心里不爽,有时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如果是时间偏差比较大,那肯定是会影响项目里程碑目标的,这样一来,就会相对被动。
(不过在新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晨会,主动check进度,这种问题还是会提前发现的;但如果团队成员可以提前沟通反馈,更是管理层所期望看到的。)
Q5:在工作中,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以你的角色,讲一个你和其他团队成员在工作协调时发生冲突的经历。当时发生了什么问题?你如何解决的,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起了什么作用?
目的:
重点是考察应聘者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尤其是组建团队后的第二个阶段——冲突期,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这个时候,人际关系是容易变得紧张的,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
那出现冲突之后,应试者是否能和他人友好相处,是否能解决这些冲突,且不影响项目进度。不仅如此,管理层也可以进一步考察,应试者是否还具备可以调节其他成员间冲突的能力。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既然是合作,那么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沟通能力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尤其是工作主动性。
工作积极主动的人,不仅可以不断探索新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且还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当然团队中不乏一些主动性相对较差的成员,没有遇到问题还好,一旦遇到阻塞性问题,就一个人在那里不停琢磨,这样的成员容易对里程碑目标的达成造成很大影响,给项目造成风险。因此,PM所期望的是,团队成员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积极主动,做一个靠谱的人。
Q1: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在自己尝试着1-2个小时去解决后,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处理?又怎样去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目的:重点考察工作主动性。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未知的问题。而项目推进的节奏是非常快的,每天都有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如果是因为一些难点阻塞了进度,那可能会对目标的达成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