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城市剧院
上海城市剧院 官方微信平台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89号(地铁莘庄南广场) 上海城市剧院最新演出资讯,最新购票优惠活动。 剧院可供音乐会、芭蕾及舞蹈、话剧、音乐剧、儿童剧、地方戏曲、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场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城市剧院

它像一个轮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轮回,我们都会在这个轮回中相遇。

上海城市剧院  · 公众号  ·  · 2017-08-21 18:22

正文




它像一个轮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轮回,我们都会在这个轮回中相遇。


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中,循环——能量圈——代表着永恒的能量,不断旋转。






记得年初的《歌手2017》上,林志炫唱了一首《御龙铭千古》。在演出现场,他邀请到了格莱美音乐大师 吴彤





提起吴彤,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吴彤是 轮回乐队的前主唱 。1992年,轮回乐队的凭借一曲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谱曲改编的 《烽火扬州路》 一鸣惊人。

(关于这首歌还有一个小传说:据说吴彤当年上中学的时候就写出了这首歌,在班内广为传唱,以至于在大家考试的时候,没有一个把这首词默错了。)



轮回乐队旧照(左一为吴彤)


轮回乐队不是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字的,他最早是叫做 Again ,后来乐队成员们为了称呼方便,就以“轮回”命名。



“轮回”,是梵文名词。

其意是 “轮转” 或者是 “生命的循环”

今天,小编就想和你们聊聊这个词—— “轮回”



1

最早起源于道教和佛教。

这个词自然很宏大。

“轮回”二字最早起源于道教和佛教。

道教徒和佛教徒认为,人死后会进入来生。这个来生就称之为“轮回”。

并且,根据平生所作善恶,会有六个可能的去处。平生造恶就去三恶道: 地狱、饿鬼和畜生 ;平生行善就去三善道: 天、人和阿修罗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就是因喝醉酒调戏霓裳仙子并大声喧哗惹来纠察灵官,到人间投胎,“轮回”道去了畜生道,才成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嘴脸与野猪相似的模样。



2

古埃及笃信“来世信仰”

作为“生命的循环”的含义,“轮回”的概念不仅存在于佛教和道教中, 许多古文明和宗教都有“轮回”的相似概念。


作为三大文明古国之一的 古埃及就是一个笃信“来世”的国家

古王国早期,来世是法老的专属特权,普通人获得永生的唯一机会是对王室的效忠,为此,把陵墓设在王墓附近是最大的荣幸,哪怕只是在那里一块墓碑,也是平生的一大幸事。



古王国末期,来世观开始以奥塞里斯为中心。

奥赛里斯是古埃及的一位贤明的国王,他的弟弟塞特嫉妒他,将他杀害,并且把他的尸体切成13块,扔到了尼罗河。

奥赛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将这些碎片找回来拼在一起,痛哭不已,伊西斯的真情感动了神,遂让她怀孕产下了遗腹子荷鲁斯,荷鲁斯长大后立志报仇,打败了叔叔塞特,当上了国王,而奥赛里斯也成为了冥界之王。


古埃及壁画《奥塞里斯与法老王》


奥赛里斯死后,被做成了木乃伊,他征服了死亡,又复活,成为了冥界之王,主宰着人们的来世生活。奥赛里斯崇拜最终具备了伦理道德因素,产生了来世审判的思想,即 认为人死后,将会受到奥赛里斯的审判 来世审判这种思想在普通人当中很是流行


3

基督教也曾信奉过“轮回”


即使是相信“末日审判”的基督教,它也是曾经信奉过“轮回”的。

作为基督教源头的 犹太教 对轮回转世的信仰已存在上千年,轮回转世观一直是犹太教的信仰基石,转变也不过是近两世纪的事。在正统的犹太教采施地(Chasidic)社区,轮回的信仰至今仍未动摇。

在犹太神秘哲学秘典Kabbalah中,轮回转世的观点满书皆是。

犹太学者路查脱在 《神理》 一书中说,


一个灵魂可透过不同躯体,轮回转世无数次。如此,它会修正前世的错误;同理,它也会达成前世的理想。


犹太教是基督系宗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的总源头,Kabbalah 是犹太教的密宗,也是基督系宗教的密宗。


《新约圣经》中原本存在轮回转世的教言,但在公元四世纪当基督教成为罗马的法定宗教时,被君士坦丁大帝删掉。君士坦丁大帝觉得 这种转世观念,会危害帝国的存在 ,因为相信有另一世的国民,比起相信有审判日的人,更不服从命令或遵守法令。


君士坦丁大帝


公元六世纪,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议会,更特别支持君士坦丁大帝的做法,并规定 凡公开倡导轮回转世者,皆属异教徒。 当时,教会也和君士坦丁大帝一样,害怕前世的观念减弱教徒的信心,不再找寻救赎之道。他们同意,审判日的鞭策是必要的,才能确保信徒的信仰态度和行为。


其实,

无论哪个宗教,他们不过是把线性时间思维转变成了循环时间思维。

也许是为了弥补此生的不足,也许是为了政权管理的方便吧。


在许多唯一作品中,“轮回”也成为了亘古不变的话题。


且不论《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所表现的“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 历史循环论



1

小说《时光之轮》

《时光之轮》是由罗伯特·乔丹创作的书。这就是一个“轮回”的世界。

是光与暗对立的世界,善与恶进行着永无止尽的战争。这是时光之轮编织的世界。一部最伟大的奇幻史诗巨作。



时光之轮旋转不息,岁月来去如风,世代更替只留下回忆,残留的回忆变为传说,传说又慢慢成为神话,而当同一纪元轮回再临时,连神话也早已烟消云散。在某个被叫作第三纪元的时代,新的纪元尚未到来,而旧的纪元早已逝去。一阵风在末日山脉刮起。这阵风并非开始,时光之轮的旋转既无开始,也无结束。但这确实也是一个开始……


2

纪录片《轮回》

《轮回》是2012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纪录片,最早公映于2011年多伦多电影节。本片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荣获2012年都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最佳纪录片奖。


纪录片《轮回》剧照


影片的名字“ Samsara ”来自藏语,表示生命流转循环之意。它的词义包含了人类生前的过去以及死后的永生,并为人类如何在未知的生活中和谐相处作出指导。


下面,为你们介绍一部关于“轮回”的舞剧。

舞剧《摇篮》即将于9月27日登陆上海城市剧院。



《摇篮》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制作的舞剧。

《摇篮》是一场舞蹈盛宴, 每次都有不同的开场,不同的结尾。

《摇篮》与我们息息相关,从中都能找我们自己的经历与变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摇篮》这部剧内 包含了12个故事

《摇篮》 没有试图探索什么亦或寻找不同的文化差异 ,它不受影响。



它像一个轮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轮回,我们都会在这个轮回中相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